快好知 kuaihz

日常生活中的类比论证

一、日常简单的类比论证

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可以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经意间就使用了一个类比论证。当然,由于是日常生活中的,它往往没有完整的结构,使用的也是自然语言,不那么规范、标准。

领导在鼓励群众、员工时,经常这样说:我们单位与那家单位,实力相当,人员素质也差不多,又都处在一个地方。我们缺少的就是信心和苦干精神。所以,大家只要树立自信心,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取得超过他们的好成绩。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这样唠叨:人家那孩子与我们家的孩子,年龄一般大,又在同一所学校读书,家庭条件也差不多。可人家勤奋学习,不玩游戏,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所以,你这孩子一定要克服爱玩手机的毛病,刻苦努力,一定能超过他。

这样的例子多如牛毛,可以信手拈来,这里就不举那么多了。

不过,日常的类比论证由于没有考虑逻辑要求、逻辑形式,随意性很大,可靠程度也非常低。

二、日常复杂的类比论证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出现复杂的,能够基本符合逻辑要求的类比论证,论证的可靠程度也是比较高的,能让人信服。

下面,我们举个例子,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类比论证解释了一件有点蹊跷的事情: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牛顿起了床,准备去附近的一所教堂做礼拜。他每个星期天都去那里做礼拜,已经形成了习惯。

当他拿着毛巾正在洗脸时,这位物理学大家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他觉得这个问题应当补充到他刚刚写的论文里去。脸上的水珠还没擦干,他就跑到书桌前提笔写了起来。一提笔,他就进到自己的物理世界中去了,甚至连脸上的水珠滚落到稿纸上都不知道。几行字写完,他才又抓起毛巾,把脸上的水擦干,换了件干净的衣服,向教堂走去。

在教堂做完弥撒,牛顿就走了出来。他抬头看了看已经升得老高的太阳,感到一丝惬意。何不享受一下这日光呢?于是,他就慢慢地在街上行走。

走了一会儿,他才进了家门。进门一看,只见仆人正慌乱地向书房跑去。原来书房着火了,仆人在全力地扑救。幸亏发现得及时,火很快就被扑灭了。然而,凝聚着自己许多心血的论文原稿,却化作了一堆黑黑的灰烬。这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啊!牛顿呆呆地望着眼前的情景,不知如何是好。

书房怎么会起火呢?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火是怎么着的?”牛顿向仆人发问。

“不知道,老爷。”仆人喃喃地答道,“我见书房里冒烟,想是起火了,就赶紧过来扑。会不会是老爷您忘了把蜡烛吹灭呢?”

“不,我是吹灭了的,我记得非常清楚。”牛顿认真而自信地说,“我把蜡烛吹灭了才去洗脸。这时天也大亮了,不用点蜡烛了。后来,我又到书房,在我的论文上加了几行字,就出去了。”

这个仆人跟随牛顿多年了,耳濡目染,竟也懂了不少物理知识。他说:“老爷,您桌上是不是放着实验用的镜片呢?如果有凸镜片,受到阳光照射,会形成焦点,从而引发火灾。”

听他这么一说,牛顿赶紧查看了一下被烧坏的桌面,没见到任何镜片。桌子上只放着一块用来压稿纸和书的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玻璃板。

“老爷您瞧,这不是有一块玻璃板吗?”机敏的仆人说道。

“可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玻璃板啊,”牛顿说,“它是不会引起火灾的。”

牛顿实在想不起能有什么东西引发这场灾难,就说:“也许有人嫉妒我的研究,就从窗外投火进来。要不,这火从哪儿来呢?”

可是,仆人没见过什么人进出啊。起火前,他正好在院子里收拾东西,要是有人进来,他肯定能发现。

这场火灾真是太蹊跷了。没想到,多项研究成果就这样付之一炬。

一场虽然不大的火灾,却对牛顿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在后来的两年内,他的心情一直很糟,甚至有点精神错乱了。他时不时地想着这场莫名其妙的火灾。

两年后,这场蹊跷的失火谜案,偶然地被牛顿自己揭开了谜底。

又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牛顿按照惯例去教堂做礼拜。走之前,他还是先去洗把脸。正在低头擦脸时,他不经意间看到了溅在洗脸台上的小水珠,并联想到两年前为了在论文上加一句话竟不管洗脸水滴落在书桌上。

这时,他忽然一拍脑门,自言自语道:“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牛顿在心里埋怨自己真是太笨了,这么简单的起火原因,怎么会一直没有想到呢?

牛顿是这样分析那场火灾的起火原因的:当时匆匆忙忙地坐到书桌前,脸上没擦干的水,便滴到那块玻璃板上。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自然就成了半圆形,这就形成了与凸透镜一样的结构。于是,通过开着的窗户射进来的阳光,照在水滴上,就使水滴下面形成了一个焦点。玻璃板被书架着,这个焦点正好落在蓬松的稿纸上。时间稍微一长,稿纸就起火了。

原来,这场给自己的科学研究造成严重损失的火灾,竟是自己一个不知不觉的疏忽酿成的。尽管牛顿非常惋惜,责怪自己的大意,但他终于搞清楚了谜一样的火灾原因,心情好多了,神经错乱的症状也随之消失。

在这桩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疑案破解中,牛顿就是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了类比论证。

在所使用的类比推理中,凸透镜类比物,即类比原型。那么,凸透镜有哪些属性呢?一般来说,凸透镜有如下一些主要属性:从形状上说,它是一个椭圆形物体;从物理上说,它是一个透光物体;从作用上说,它可以把平行光线聚集在一个点上(即焦点)。由于以上特性,它有了能将位于焦点的易燃物点燃的功能。这些,早已是科学常识性的东西了。

在这个类比推理中,被类比物,即我们所需要关注的认识模型,是小小的水滴。如果一个小水滴停留在被稍微架空的玻璃板上,它也就有了如下属性:形状呈半圆形,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也能把平行光聚焦在一个点上。

我们把以上两个物体的主要属性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它们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或相似的:第一,形状相似;第二,物理透光性基本相同;第三,有共同的作用——把平行光线聚集为一个点。

根据科学实验和无数的经验我们知道,凸透镜具有这么一个功能:将位于焦点的易燃物引燃。那么,既然玻璃板上的水滴在起码三个属性上与凸透镜一致,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它也具有将位于焦点上的易燃物引燃的功能。

这就是类比推理的方法。我们可以将上述思维过程整理成以下的形式:

已知类比原型凸透镜有属性:圆形、透光、有焦点,并能将物体引燃

已知认识模型水滴有属性:圆形、透光、有焦点

所以,推知:认识模型水滴也能将物体引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日常生活中的类比论证  类比  类比词条  论证  论证词条  日常  日常词条  生活  生活词条  
学堂

 感性思维的形成过程

感性思维是怎样建立的,如下图所示。首先,第一阶段是在知识体系中建立的感性思维,它无非是从混沌感性到清晰感性的整理过程。所谓混沌感性是指认识建立在感觉基础上,以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