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孙东东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对那些老上访专业户,我负责任地说,不说100%,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偏执型精神障碍属于需要强制的一类。因为他扰乱社会秩序……”“你们可以去调查那些很偏执地上访的人。他反映的问题实际上都解决了,甚至根本就没有问题。但是他就没完没了地闹,你怎么和他解释都不成。”如果认真读他的话,就知道,他所讲的是“上访专业户”,而且还是“老”“上访专业户”,不是普通上访百姓,更不是有事找政府的公民。但是,网络就是这么奇怪,本来一本杂志上一段话,上网后就被“标题党”了,成了“上访户是精神病”了,于是就“有上千民众签名要求他澄清并且致歉”了。而孙东东竟然就道歉了。他说:“其中一些内容因我语言表述不当,引起一些争议和误解,对此深表遗憾。如果因这些内容伤害了一些人的感情,在此我诚恳地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歉意。”但事实上,重读他接受采访时说的话,仍可以认为,他当时说的是真心话,是自己认为的事实,并已经形成了“心中的确信”。我们只能认为,孙东东的道歉只是为了缓解所谓“上千民众”给予自己、给予北大法学院、给予北大的的压力。这,是最新的一个语言暴力或者舆论压力战胜了事实和真理的例证。
这里,不必讨论老上访专业户是不是99%都有心理疾患,尽管那对于接访的人来说已经可能是基本公认的事实。我们更应该讨论的是,社会允许不允许有不同意见或者说“个色”的意见发表?说深一点,允许不允许一个人说出自己心目中的事实和自己认为的真理?还是说,无论是作为教授也好,作为专家也好,只能说大家爱听、大家基本能接受的话?
形成了妥协文化传统的西方有句著名的有关言论自由的谚语,很多人都知道:我坚决反对你说的话,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而言论自由也是写在我国法律上的公民基本权利。如果孙东东的话被唾沫星子淹没了,可能就再也没有人去关注那可能事实上存在的、必须通过心理治疗手段才能解决的上访户的心理问题,更需要担忧的是,如果这样的事实屡次发生,谁还敢于发言呢?那么,我们的言论自由权会怎么样?这对于老百姓来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幸事还是憾事?
一个社会能不能进步,关键在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是要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有不同事实认知的人。也许,象很多“民众”认为的那样,孙东东也有心理疾患,但如果真是那样,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接受他的并不算过激的、甚至可以说字斟句酌的言论呢?我想,这些所谓的民众,关心民生的心意可嘉,但这种靠“文攻”的方式打压不同言论的行经,不过是一种新形式的“文化大革命”。作为知识分子的孙东东,完全不必道歉,更不必向他们道歉,因为他们既不是老上访户,也不是具有心理疾患判断能力和资格的专业人士。相反,应该起来坚决捍卫自己说话的权利。创新历史证明: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如果北大的教授都丧失了捍卫自己言论真理性和生存价值的勇气,那么,我们还指望谁来对抗网络语言暴力呢?当然,捍卫的前提是你真的形成了内心的确信,你要明知道自己捍卫的是真的“真理”,而不是象北京搞限行调查那样,是拿了人家的金卢布来捏造的“真理”。
200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