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主持人的介绍,言过其实,不管在学校还是商业机构就是混口饭吃。很高兴参加成思危先生新书的发布讨论,今天的讨论我们只是进行简单的研究,我们过去一直在做课题,最近的项目是我和樊刚老师和我的同学,我们一起为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做的报告课题,人民币国际化或者货币国际化是什么意思,就是你这个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功能,也就是刚才说的计价、组织和结算。人民币能不能走出去、最终能不能在国际市场上发挥这三个方面的作用?我的看法不是我们主观意愿单方面可以决定的事,是国际市场决定的。与此同时,国际市场是根据什么来决定的,最后的功课要做在国内。我想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大概的结论,大家现在听到一些人民币到底在国际货币体系当中,现在可能应该占一个什么样的位置,IMF每个季度都会公布一些报告的国家在储备货币当中每一个货币的大概比例是多少,现在人民币基本上接近零,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放开来,人民币可以在国际总的储备当中大概占什么样的位置。我们听到过有的人估计大概10-12%,因为现在我们是第二大经济体,我们金融规模很大、我们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从各个方面都是很大的,但是我们做的这个研究上面有五条线,发现如果用不同的变量解释或者一个预测一个国家货币在国际货币储备当中占多少比重是不同指标来决定的,。所以第一条线我们发现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当中可能占到12%,如果我们只用中国的经济权重、经济规模来看,大概可以用这个数字来预测中国在国际储备体系当中的比重可以高达10-12%。但是随着我们增加一些质量性的、结构性的指标,比如国际资本市场的开放、金融市场的深度、经济的自由度,把所有的指标全都放进去之后解释我们中国人民币在世界储备体系当中可以占到的比重大概是2%左右。那么12%和2%是什么区别,区别就在于我们规模足够大,但是质量不够好。我们简单用中国经济权重来预测,可以在国际货币体系当中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把经济金融政治各方面的制度都放在一起,再用这个来预测中国在国际储备当中可能占到的比重,大概只有2%。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可信的结果,所以人民币国际化要做什么,就是要做克服2%-12%之间的这样一个空间,怎么样让我们今天的可能比较现实的一个2%的数据能提高到12%?我觉得这是我们人民币国际化要做的工作。
后来我们就对国际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做了很多具体分析,最后我们发现比较有效的国际化的进程大概这个策略是有三个方面构成。我们说的三点策略框架,第一个框架是你必须要让国际市场有机会使用你的货币。有机会使用你的货币就意味着你的市场是要开放的、你的经济规模足够大,要跟国际上发生各种各样贸易投资的联系,这样其他国家才有可能使用。举个例子说如果你是北朝鲜,北朝鲜推国际化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家没有跟你发生任何经济关系,它怎么可能会用你的货币做交易。现在国际上对人民币有需求,是因为我们的贸易合投资增长非常快,而且对于很多周边国家来说,中国是最重要的经济伙伴,这样的话对人民币是油需求的。因为我们的贸易、我们的投资都可以用人民币,但同时经济规模也不是一个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给大家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瑞士法郎是很重要国际货币,但是瑞士经济在国际经济当中的比重根本谈不上,所以并不是说你有规模一定就能成为国际货币,也并不是说没有规模你就不能成为国际货币。反过来的例子,一战以前的美元,一战以前美国经济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世界第二到第五个经济加起来的总和,也就是说美国经济规模已经远远领先。但是在一战以前美元不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主要储备货币还是英镑。恰恰在一战尤其到大萧条以后美元才占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规模很重要,但不是决定性的。但是对我们来说如果没有规模连谈都不要谈,所以我们要走国际化的道路,第一条是保持我们的可持续增长,只有当我们的规模越来越大和世界经济的交流越来越多,对人民币的使用的需求就会越来越高。这是第一个指标、第一方面的策略。
第二方面策略,我觉得应该让非居民在专业术语,就是外国机构或者外国个人有机会有意愿可以使用人民币。第一要把资本项目放开,我们现在一直推人民币国际化是有意义的,跨境人民币使用,投资也好、贸易也好,但如果钱拿到他手里以后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使用,这个人民币的国际化是走不远的。最后他有了钱需要用,比如说前段时间在香港搞离岸市场,发现有一段时间大家对人民币需求非常高,有一段时间不太高。后来发现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人民币升值的时候大家都想要人民币,人民币贬值的时候就不想要人民币,这其实是把它作为一个简单的增值产品放在你的银行存款帐户里头,这是不可持续。第二个重要原因,既然给了他人民币,他必须要做投资,要做国际化,我们刚才说的三大功能,你要让人家有投资的机会,不管是离岸市场还是在岸市场,金融市场要放开,而且要有足够的深度。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举个反例是日本的例子,日本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一直推日元的国际化,最高的时候日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当中的比重大约9%,现在又回到3%以下。为什么?一方面当然是过去八十年代很强的升值压力现在没有了,现在变成来回波动,因为经济比较疲软长期趋势不是很清楚。更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的资本市场不是一个很开放的市场,而且它的市场尽管金融市场规模比较大,流动性很低,其实给外国投资者没有太多的机会。他的债券市场在国际商是数一数二的,但是每个人持有到期才会还手,换手率很低,他没有很多的金融工具也没有很多的流动性。那么对投资者来说有地方投资是一方面的问题,第二方面是要很容易退出,我们做投资退不出来对很多投资者没有吸引力的。所以我们要让国际投资者有地方可以投,也可以使用,就是你要把资本项目放开,把金融市场发展起来。
但是这两条可能还不够,第三个是大家持有你的货币,从根本上对你的制度有信心,如果就是一个高风险的国家,你吸引来的不是长期投资者,而是短期投资者,比如一些人到非洲去投资或者到有些国家投资风险很高的,他需要的是短期回报不是长期投资。美国风险这么大,为什么大家还愿意把外汇储备放在美国,是因为市场比较大、流通性比较足,大家对他的增长潜力创新能力有信心、对他的制度稳定性有信心。所以最后的考验不光要经济规模要我们的市场开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要我们的总体的制度能够给国家投资者提供长期持有这个货币的信心,最主要的起码可以考虑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能不能比较透明,能不能让国际投资者觉得这是一个可以预测可以信任的货币政策决策。第二你有没有一个非常好的法律法制环境,如果你想搞一个金融市场,但是过程都不可能,谁会把钱投到你的金融市场来。第三个,不可避免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因为所有因素最后涉及到你的政治市场经济能不能长期稳定,这个光靠经济制度是不行的,需要有一些政策性的改革。这是我的一个简单的探讨,我觉得我们现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肯定有很远的路可以走,因为中国经济保持现在高速增长,我们在世界各地都看到他们对人民币有需求,但是这个需求并不是完全看好中国经济或者是人民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全球危机发生以后,大家对全球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了怀疑,对美元的前景产生了怀疑,但是对美元的看法其实也在变化,08年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大家觉得美元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美元就从此走上了一个不可逆转的下坡路,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我们面对风险的时候,大家把钱放到哪儿?放到美国市场,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并不是说美国市场是一个不可克服的市场,但其实这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尽管大家觉得美元有问题,但是放眼世界,没有一个更好的能够替代美元的货币。原来大家觉得欧元有希望,现在短期内来看没有可能取代美元。人民币有没有希望?人民币当然有希望,但这可能是相对长期改革的过程。如果大家同意我刚才说的三个方面的框架,可见未来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是有可能的。但是真正说哪一天可以取代美元,或者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能不能?我觉得短期内难度是比较大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如果人民币能成为一个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体系,在历史上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例外,因为目前来看,世界上最主要的世界货币基本上都是发达经济体的货币。如果中国在今后十年、二十年能发展出一个最主要的国际货币,那么其实意味着可能在历史上,起码是在二战以后的历史上第一个新兴市场的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当中发挥很重大的作用。
这个是不是不可能?我觉得不能这么说,因为整个国际货币体系、国家经济体系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是它必然意味着对国际货币体系和对中国经济都提出非常新的研究课题,而这个课题可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学习成思危先生的著作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不光是对决策者,但其实是对每一个人,因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可能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且会深深地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经济活动、每一个人的生活。谢谢大家。
本文为1月16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学院联合中信出版社举办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一书研讨会上,黄益平教授的发言。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曾于2002年至2009年间任花旗集团的亚洲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来源: 《人民币国际化之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