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刘军宁:杨朱“一毛不拔”的政治意涵

   圣王不作,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

   ——孟轲

   在中国思想史上的诸子百家中,不是靠等身的竹简而是靠一句话一个观点就牢牢占据一席之地的大概也就杨朱一人。杨朱未留下任何单独成篇的文字,更不说有什么专著。杨朱的思想只有一句话,还是由孟轲来总结的:“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据观察,杨朱学说的影响当时甚至在儒家之上:“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对此,孟轲心里甚为不平衡。

   杨朱的学说,究竟意义何在?儒家,尤其是孟轲,对杨朱的态度,或许提供了最有力的答案。孟轲认为孔子的学说与杨朱墨翟的学说不共戴天,两者的关系是你死我活,并发誓要辟倒杨朱墨翟。从某种意义上,孟轲及其后儒几乎达到了他们的目的。经过无数次罢黜诸家之后,杨朱的思想及影响已经消失殆尽,只能剩下国人皆知的“一毛不拔”。

   最让孟轲恨得嚼牙的,就是杨朱主张的“为我”。“为我”的要害在于完全没有把君王放在眼里。杨朱明知,江山是君王的江山,天下是君王的天下,却放肆地声称,就算拔一根毛给君王的天下,他也不乐意。这不仅是心中没有君王,而且简直是犯上作乱。跟这样的态度相比,八佾舞于庭又有什么不可忍的?

   为什么孟轲如此气急败坏?因为在孔、孟所设计的社会政治秩序中,君王是全部政治秩序的中心点。一旦这个中心点被质疑、被否定、被动摇,整个政治秩序的框架也将随之坍塌。

   古今中外,人类的社会政治秩序模式有两种大的基本类型:一种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伙伴秩序;另一种是人与人不平等的君臣秩序。伙伴秩序的典型在政治上是共和国。君臣秩序的典型在政治上是加冕与未加冕的君主专制。伙伴秩序基于自由与个人主义,君臣秩序基于权力与集体主义。伙伴秩序中的每个个体是大写的个体。君臣秩序中,只有君王是大写的,每个个体都是小写的。

   孔孟所主张的社会政治秩序,是君王统御臣民的君臣秩序,其组建原则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君臣秩序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尊卑差等格局之上的。在君臣秩序中,臣民的身体与性命是君王的,所谓“君让臣死……”。君臣秩序中的个体,是小写的个体。每个个体都不过是依附于君王、服从于君王的王臣。君王是领导核心,高高在上,对所有臣民的命运、人身和财产握有绝对的支配权。土地与臣民不过是君王的财富,连臣民的每一根毫毛也都属于君王

   杨朱的为我论蕴含着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个人主义价值观所理解、所认同的社会政治秩序是基于作为个体的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伙伴秩序。就是说,自我是最重要的,比任何组织、任何君王、任何集体的事业都更重要。在伙伴秩序下,个体与个体是平等的伙伴关系。这种秩序下没有君王的一席之地。每个个体的身体与性命是属于自己的,每个人拥有自己的一切:命运、人身、财富,当然每一根毫毛都是属于自己的。自己对这些握有绝对的支配权。就算是一根毫毛,未经自己同意,包括君王在内的他人也休想取走。这个个体有权拒绝出让自己的东西,也有义务不去强夺别人的东西,哪怕是一根毫毛。

   在今天看来,孟子思想的危害在于其尊君,杨朱思想的价值在于其无君!孟轲认为主张无君的人就是禽兽。不知道,今天还有多少人同意孟轲的禽兽论?还有多少人会选择生活在孟轲所主张的那种连一毛也不属于自己的君臣秩序之下?

   发表于 三剑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意涵  意涵词条  刘军  刘军词条  一毛不拔  一毛不拔词条  政治  政治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