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薛理泰:打破南海僵局须有创新思维

  

  今夏南海风云陡起。为了南沙群岛及周遭海域主权归属的问题,若干东盟国家同中国勃谿相向,龃龉频生,甚至剑拔弩张。南海上空顿时笼罩着一片阴霾,团团杀气自里往外急剧膨胀。南海局势紧张,成为媒体聚焦的热点。

  近年,南海问题之所以凸显,说到底,是因为巨大的油气资源惹人注目。如果当地没有油气资源,可能过半百的岛礁至今仍然是无人居住的乱石堆而已。周边国家竞相开发油气资源,成绩亮丽,又惧怕姗姗来迟的中国以武力挤进来,于是寄希望于把南海问题国际化。美国经济振兴,目光聚焦于亚洲,又出于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于是同多数东盟国家一拍即合。南海纷争日趋复杂化、尖锐化,其因盖出于此。

  

  80年代失去了南进的时机

  

  回顾一下南海情势演变的历史过程,发人深省。症结即在于美国的立场,在列国夺取南沙的纷争中,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官方向来对于群岛主权归属问题的口径是,美国不持有既定立场。然而,过去30年以来,美国在南海主权归属问题上的立场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自上世纪至今,美国对于南海争端的立场一再改变。可以认为,对于南海群雄角逐的局面,美国立场的改变甚至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

  在80年代,美国的立场是不介入南海争端;进入90年代,美国表示希望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至于美国将以何种方式对非和平方式作出反应,则是三缄其口。该政策本身就是一种威慑。

  中国对美济礁实施了进取性行动,在90年代中期触发了美济礁事件,菲律宾以强硬姿态作出反应,并把美国牵涉进来。1995年5月10日,就南海事态演变,美国高官约瑟夫?奈伊代表美国发表了最强烈的警告,声称美国无法容忍中国“蚕食兼并”的行动。

  中国乃在南海采取“稳南保北”的战略,质言之,即在南沙海域改取稳健姿态,稳住周边东盟国家,集中力量保住西沙群岛及北部湾。

  2010年7月,国务卿希拉里在河内指出,南海主权争议涉及“美国国家利益”,美国关注南沙、西沙群岛的主权争端,不支持任何一方对有关地区拥有主权。美国立场又发生了不利于中国的变化。这意味着如果中国在南海用兵,则不能排除同美国兵戎相见的可能性。

  鉴此,上世纪70年代后半期至80年代,是中国对越南蚕食鲸吞南沙岛礁的行径采取反制措施的好时机,令人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之感。想当初,中国收复了西沙群岛,除了越南对此深怀不满,至今国际社会中又有谁持异议呢?假如当初中国不作为,让越南占领了西沙,如今中国形格势禁,还能做些什么呢?

  

  越南远略近策高人一筹

  

  1986年,阮文灵接替黎笋担任越共总书记以后,开始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在大战略层面上,体现为“北稳南进”,即在北边改善同中国的关系,终止中越边境交战状态,以稳住中国,同时在南海大举占领更多的岛礁,并致力于维持既成事实。

  越南在长达三四十年的期间,在中国曲意容忍的情况下,蚕食鲸吞了南沙大部分岛礁及其周边海域,每年从其占据的油气田攫取了2,000万吨原油,还安然无事。中国拟采取反制行动时,越南居然还能从宿敌美国取得军事支撑。

  早先越南纠集若干东盟国家,在南沙主权纷争中,以“打群架”的方式对付中国。后来中国以强势姿态出现,今日中国综合施加外交、经济、军事诸层面的力量,仍足以影响南海情势演变的趋向。

  越南看到联手东盟同中国周旋,力量仍嫌不足,于是引进美国撑腰。越南外交部在今年6月宣布,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协助解决”南海领土争执,用意很明确,即劝诱美国及其盟国闯进南海趟浑水,矛头直指中国。

  近年越南向俄罗斯订购了大宗先进武备,包括6艘基洛级常规潜艇、13架苏-27战机、20架苏-30战机以及大批对海导弹、雷达等。今年底,苏系列战机将全部交货。2013年底,这些新锐武备中的大部分将形成战斗力。对中国军方而言,未来二至三年内,存在一个“时间差”,是对越南动手的良机。过了这个时间节点,再动手,就未免伤筋动骨了。

  河内在今春对中国一味耍横之后,突然在6月底派遣特使访问北京,同中方会谈,双方确认要推进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显然,河内出于稳住中国的用意,在维护南沙群岛既得利益寸土不让的前提下,同北京虚与委蛇,实现缓兵之计。一旦越南利器在手,“试看明日之南海,竟是谁家之天下”!半世纪以来,河内外交政策中体现的远略近策确实高人一筹。在其策略中,兼顾了紧迫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因而体现出实用和利己的价值。

  

  创新思维打破僵局

  

  如今美国着眼于维持亚太地区稳定及遏制中国势力南下,而越南出于维护其在南海既得利益的需要,两者一拍即合。美、日、澳等国有意在南海趟浑水,情势丕变。

  众多中国网民疾呼在南海用兵,爱国精神可嘉。然而,他们根本不知道中国军队是否具有实力和经验,在远离大陆1,500公里以上的海空域与强敌打一场联合战役。强敌很可能已经在那里布下了迷魂阵,结网以待,就等着中国军方往里钻呢。设若如此,北京就犯下了历史性的战略错误。至此,中华民族的崛起必然遭拦腰一刀。

  古语:“谋定而动。”北京需要运用创新思维,另作战略规划,以打破僵局,否则时不我待矣。北京在抓紧军事准备的同时,不能操切行事,宜以军力做后盾,将视线移往经济层面,也着手开发资源。

  中国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去年消费量达4.39亿吨,对外依存度为53.8%,同比提高2.7%。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上涨22.8%,与去年同期相比,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从7.7%上升至12.8%。据此,中国进口能源受制于人,成为综合国力持续增长的一个瓶颈。

  台湾匮缺油气资源,严重程度无以复加,与大陆不可同日而语。2006年,台湾自产能源仅占总能源供应量2%,石油几乎全部仰赖进口,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高达96%。可见台湾渴望拥有油气资源,比大陆有过之而无不及。

  世纪之交,中国开始专攻深海采油技术,并于去年制成最先进的钻井平台,从而在技术上为深海采油提供了可行性。同时北京决定大力发展海军,近年海军实力的壮大最引人瞩目。当年军委作此决定,势必考虑到有朝一日在南海进行军事博弈的需要。

  台湾枉占南沙群岛主岛太平岛半个多世纪,却从未着手开发海洋资源。列国竞相挤入南海,开采油气发大财,并视为禁脔。这番情境足以令廉者心动而懦者色舞。台北想必心旌摇动,歆羡不已,如今却无法染指,只能徒呼荷荷。

  南海局势复杂。台湾是国际孤儿,又缺乏经济、军事实力。设若日后南海战云密布之际,在强敌环伺之下,其控制的太平岛难免岌岌可危,恐怕连“进则不足,退则有余”的地位也难以确保。

  至于大陆,经济、军事能力固然稍胜一筹,却迄今未在南海获得立足点。尽管大陆拥有强劲的经济、金融实力,也拥有开发深海油气资源的技术设备,然而,南沙距离大陆1,500公里、距离西沙近800公里,中海油迢迢千里前往开发油气,毕竟鞭长莫及,力有不逮。

  倘若大陆承担勘探、采油所需的资金和技术设备,并提供军事保护,台湾则以太平岛作为大陆转运、储运支援物资的后勤基地,两岸合作开发南海油气田,其后并可以优惠条件,邀请美国石油公司以技术、资金参股,如此不失为合则三利的一个良机。这项工程启动后,两岸“四两拨千斤”,在南海足以化被动为主动,并可扩展立足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南海  南海词条  僵局  僵局词条  打破  打破词条  思维  思维词条  创新  创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