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前中国来说,30后垂垂老矣,可以忽略不计。
40后因年龄关系,严重缺乏行动基础。文革结束后,清理三种人,使得对文革有感情的或者在文革中得益的40后都被边缘化,领导基础也缺乏,最多还有点思想基础,成不了大气候。
50后的情况与40后相似。由于清理过三种人,如今在社会上有地位的50后,大都是文革的受害者,因此,他们反对文革,不喜欢文革,缺乏再搞文革思想基础,从而也谈不上什么领导基础。再说,50后的年纪也不小,文革那种愤青式造反精神也不是这个年龄段人的特征。所以,总的来说,50后也不可能成为重新搞文革的社会基础。
60后沾了点文革的尾巴,未必在文革中受过迫害,因此,与当下中国现实做比较,60后容易只看到文革的好处,有一定的思想基础。但是,60后今天大多只在社会中层,难以形成发动文革的领导基础,自身也很难再去做打砸抢、大批斗的事情。所以,少数60后喜欢文革基本上只是嘴上说说,是在缺乏完整理论的状况下,对社会现实不满的一种代用表现。
70后差不多从小学起就开始接受否定文革的系统教育,大部分70后还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如今,70后在事业上正是奋力拼搏的时候,计划着自己人生如何更上一层楼,而不想失去已经到手的成果。在家庭方面,70后的负担也比较重,不想有太大的动荡或不确定性。如果文革重来,对70后的威胁很大,加上年龄因素,整个70后都缺乏重新文革的领导基础、思想基础和行动基础。
80后对于文革最多只有行动基础,领导基础谈不上,思想基础也很差。在这个问题上,80后与90后基本一样,他们甚至连文革是什么都搞不清,他们所受的教育也以西方文化为主,父母辈即便说点文革的事情,他们也未必感兴趣,他们喜欢向前看,不太可能想回到过去。
80后、90后最大的问题是,由于社会竞争的残酷、生活的压力、社会公平正义缺乏,看不到希望的80后、90后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这也许能算做重新文革的行动基础。但他们未必清楚自己朦胧的想法与文革有多大关系。反过来说,80后、90后有这种冲动,也是因为如今占据社会主要舞台的50后、60后造成的。文革结束后,清理掉三种人后,能够在改革开放中呼风唤雨的,大都是理想坍塌的人,他们提倡个人主义,消解一切神圣,非常现实地追求一切物质享受。实事求是地说,正是这些人在缺乏理想、唯利是图的道路上走得太极端,才使80后、90后因看不到希望而有了行动基础。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50后、60后应该调整他们对道德的淡漠以及对财富的疯狂,改变追求及时行乐的生活方式,利用已经掌握的社会权利,转而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80后、90后的思想基础就不会产生,行动基础也能消解。
如果说当前中国还有文革的基础,大致只在80后、90后那里。如果要让年轻人远离文革,中老年人就要以身作则,避免为老不尊。如果当今掌握权力和占据社会重要地位的中老年人“吃相”很难看,难免让年轻人看不起,古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老年人歪风邪气盛行,会促使年轻人的不满,甚至走上愤青的道路。换句话说,中老年人如果一意孤行地制造社会不公,等于在培养文革的基础。而解决之道就在共同富裕和公平公正。文革时期的大锅饭,计划经济、抛弃法制、输出革命之类,在今天没有多少社会基础。但是,如果贫富差距悬殊又无法改变,人们很可能宁愿要大锅饭;如果自由市场经济搞得一团糟,人们可能就会怀念计划经济;如果社会精英视法制如无物、玩弄法制,民众也可能视法制为粪土。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关系是我们理解文革基础的关键。社会精英如果恣意妄为,文革情绪就有可能抬头;社会精英如果做出良好的社会表率,文革就不会再有重来之虞。所以,共同富裕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