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暴力:现实与解释
随着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播出,夫妻暴力成了人们饭后茶余的热点话题,许多媒体都在大力炒作,北京电视台甚至还要重播此剧。这当然有积极作用,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严肃而沉重的问题,显然不能指望一个电视剧来说明白;所以过去和未来的观众们,还是多知道一些社会现实情况及其原因更好。
笔者带领的课题组于1999年8月到2000年8月,在全国60个地方对20-64岁的总人口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我们调查到的3815个男女,足以确切地反映这个年龄段的所有中国人的情况,而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我们调查的主题是人们的性生活与性关系。我们请被调查者到旅馆房间里来,由同性别调查员使用笔记本电脑进行调查。这种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最有效的,在世界上进行过这样调查的国家目前还屈指可数。
结果,我们发现:
1.夫妻暴力=打老婆?
在全国总人口中,到调查时为止,一辈子里曾经有过夫妻暴力的人总计占37.2%。在夫妻暴力的各种形式中, 丈夫打过妻子的占18.9%,妻子打过丈夫的占3.3%,夫妻相互对打的占15.0%。
但是,上述的数字其实意思不大,因为这些夫妻并不是一直在打架。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调查之前的一年里(1998年夏天到1999年夏天之间),发生夫妻暴力的人总计12.1%。其中,丈夫打妻子的占5.6%,妻子打丈夫的占4.1%,夫妻互相打的占2.4%。
这些数字说明:虽然打老婆的现象仍然最多,但是夫妻对打的也并不是很少。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像电视剧所表演的那样,把所有的夫妻暴力都理解为是丈夫单方面地打妻子。这不仅不符合事实,而且实际上是对中国女性的一种贬低。
时至今日,难道所有妻子还都会逆来顺受、束手待毙吗?如果像电视剧演的那样,被打的妻子几次三番都逃不掉;全靠那个丈夫“多行不义必自毙”;那么就不仅否认了中国妇女的一切进步,而且也会使得反对“打老婆”的呼吁变得十分滑稽:既然妻子都是“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那么“打老婆”又怎么可能反对得掉呢?莫非真的需要像电视剧演的那样,每个女人都必须有一个当警察的而且大义灭亲的小叔子?
还是电影《兵临城下》里说得好:在最苦的时候,要给人们希望!
我们的调查表明:一生里曾经被打得很重(青了、肿了、流血了、受伤了)的丈夫只有3.5%;而妻子却占8.6%。在98年夏天到99年夏天之内,被打得很重的丈夫只有1.5%;而妻子却占3.9%。这说明:在夫妻暴力中,妻子受到的伤害远大于丈夫。这就是她们最苦的时候。
那么希望何在?就是妻子的反抗。在98年夏天到99年夏天曾经被打过的妻子里,如果是单方面地被丈夫打,那么被打得很重的妻子占到67.6%;如果妻子与丈夫对打,那么妻子被打得很重的就只有53.8%,减少几乎14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尽管人人都知道,妻子奋起反抗的可能性目前确实还比较小;但是反抗毕竟会减少一些对自己的伤害。况且,如果自己已经被打得很重,那就早已恩断义绝,还不该来个鱼死网破?
2. 越来越多的,仅仅是打老婆吗?
在我们的调查数据里,一生中丈夫曾经单方面打过妻子的情况,在30-49岁的人里最多,达到22.1%-23.4%,可是在60-64岁的人里却只有8.8%。这足以说明,打老婆现象现在已经有很大的增加,因为现在30-49岁的人即使今后再也不打老婆了,等他们到60岁的时候,“曾经打过老婆”这个百分比也仍然是22-23%,不可能再降低了。结果,总人口中的打老婆比例也就必然上升。
可是前途也并非完全暗淡,因为现在是20-29岁的人只有10.9%曾经有过打老婆现象。如果他们从此以后再也不发生了,那么等到他们步入中年的时候,打老婆的比例就会从现在的23%左右下降到11%左右。从而减少总人口中的比例。
说白了,我们的前途不仅在于如何严惩现在的打老婆,更在于如何使得现在年轻的丈夫们将来不打老婆。
可是,如果我们的眼界从打老婆这一点上放开,就会发现一个全面的危机:其他形式的夫妻暴力也已经增加了。夫妻对打的情况,在40岁以上的人里只有11%左右;可是在30-39岁的人里却达到17.7%;在20-29岁的人里更达到18.4%。同样,妻子打丈夫的情况,在50岁以上的人里是1%左右;在30-49岁的人里是2.6%;可是在29岁以下的人里却达到7.7%。
这两种夫妻暴力的比例虽然都小于打老婆,但是它们却都是越年轻的人里越多。这说明了两个更加深刻的问题:
首先,在20-29岁的人里,打老婆现象之所以少,恐怕并不是因为年轻的丈夫们的道德更好,而是因为他们的妻子更敢于跟他们对打,甚至更敢于单方面地打他们。说白了,还是上面讲过的话:妻子的反抗即使无法消除至少也能减少打老婆现象。
其次,如果我们不去区分谁打谁,那么凡是有过夫妻暴力的,在60-64岁的人里只有21.2%;可是在30-39岁的人里却高达42.5%;即使在20-29岁的人里也有37.1%。也就是说,日益增加的不仅仅是打老婆,而是所有暴力行为。
在时下这样一个处处大讲“献爱心”的时代,我们的夫妻到底怎么啦,我们的婚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非要拳脚相加呢?难道我们真的要追随最近从东洋传来的所谓“暴力美”?
3.想打就能打?
电视剧一播出,一些传媒就在讨论:什么样的丈夫喜欢打妻子?于是各色人等都出来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而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实,这是一个提错了的问题。在生活中,哪怕没有任何法律与道德的约束,难道仅仅因为我喜欢打人,就敢什么人都打吗?就能打得了吗?恐怕首先是因为我的“实力”至少不比对方差,才敢动手,才能打得下去。
夫妻之间也是如此。正是由于目前中国的妻子,在总体上的地位仍然低于丈夫,所以打老婆的现象才会远远多于打丈夫。同样,夫妻对打和打丈夫之所以是越年轻的人里越多,就是因为越年轻的人,男女越平等;妻子才可能“该出手时就出手”。
我们的调查证明了这一点。不过,为了避免招人烦,这里就不再列出那些繁杂深僻的统计过程了,只举出一个例子:
在当今中国,农村人口在一生中有过打老婆现象的,比城市人口多8.5个百分点。可是,这能说是男农民们“素质低”吗?恐怕还是因为女农民的地位更低。
不过,这种状况也正在改变,因为农村中夫妻对打的也比城市多4.2个百分点。这说明:即使是农村妻子,逆来顺受的也在减少。最有意思的是:在那些从农村进城的流动人口中,妻子单方面打丈夫的现象,比农村多,也比城市多;夫妻对打的也比城市多。这,还不是因为脱离了农村的“打工妹”们的腰杆子更硬了?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固然可以公允地主张:最好谁也不要打谁。可是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的其实是这样两个问题:
在当前这个男女角色剧变的时代里,男人应该如何适应女权意识的兴起?是不是也该学习学习怎样做一个“新好男人”?
女人则不得不选择一下,在男权依然强大的社会里,什么样的斗争方式才最有效?从1980年代的“秦香莲告状”到1990年代的“秋菊打官司”到2002年的这个电视剧,传媒给我们塑造的受害妇女的形象,总是惨兮兮地向社会哭诉,而且总是要“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很久以后,才能靠别人的恩典而“终成正果”。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夫妻对打也搬上荧屏?大概还是因为心底深处仍然觉得那太“女强人”了吧。
总之,虽然中国的市场经济已有大约20年的历史,但是我们在婚姻中,还没有来得及学会“讨价还价、公平交易”的人际交往方式;男人是不肯,女人是不能,所以才去使用最原始的办法。或者说,恰恰是因为我们太崇拜婚内的恩爱与温情,反而使得我们在双方的基本利益发生冲突时,无从选择,只能走到另一个极端去。所以我要说:反对夫妻暴力当然要大声疾呼,但是“授人以鱼”却肯定不如“授人以渔”。
潘绥铭(200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