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关怀”?这可是一个陌生化的文化概念。首先,中国向来没有这样的说法,习惯上我们只会说“道德治国”、“道德规范”和“以德服人”等等一类冷冰冰的道德政治管治概念。其次,现代-后现代社会殿堂里没有“道德”的一席之地,现在是物质主义-娱乐至死的社会,讲的是“游戏规则”,不讲道德,也不讲道理。
“道德关怀”表明这是一个从心理学出发的温暖人道、宽容人性但促进人人反思的文化行为,“关怀”,是一心一意地、执着地重视和爱护,专注地想念着,不是什么抽象的原则规范,而是用心感觉着具体的人的状况,人际关系,人怎样生活的问题,特别是体贴人的心理困境。在“道德关怀”语境里,“道德”先天地表明它是一个二律背反的难题。
说到“道德关怀的文学与文化批评”,这差不多就是英国伟大的文学批评家利维斯(1895-1978)的专利成就。利维斯是一个注重在心理分析和文化评论方面研究作家的大师,“道德关怀”就是他批评的中心概念,而且他是从心理分析和心理洞察角度对伟大的作家之道德关怀加以研究的。例如他在比较奥斯丁和霍桑的时候,他指出,奥斯丁的道德关怀是与社会风俗密切相连的,但是霍桑的艺术与此相反,他对道德问题的处理是心理学的手法,而且他的心理学乃是直觉所取得的一项突出的成就,成为被认为是现代探索所获成果的先声(试比较托尔斯泰和劳伦斯)。利维斯指出,霍桑和乔治·艾略特一起影响了詹姆斯,弃绝了法国传统。(《伟大的传统》,P215,三联书店,2002-1)
一、利维斯分析康拉德小说的道德关怀
下面首先通过一个例子,看看利维斯怎样从道德关怀的角度进行心理分析的文学文化批评。
英国伟大的小说家康拉德有一篇杰作《特务》,讲革命分子特务魏洛克奉某国使馆一秘弗拉迪米尔之命,要去炸掉格林尼治天文台,魏洛克一向是指使手下搞破坏的,他不想自己去冒险,于是心生一计,让自己的妻弟、弱智的斯迪威身携炸弹,绊倒在格林尼治公园里,炸得粉身碎骨。警察在破布碎片里找到的标签,清楚地显示出与魏洛克的干系——那是魏洛克的妻子温妮为防斯迪威丢失而缝在他外套衣领下面的记号。
温妮一下明白了是魏洛克把斯迪威置于死地时,她的“天良经受的震颤之巨,自然界有史以来最强烈的地震只能是它虚弱无力的表达。”向来温妮泰然自若,不怒自威地打理着店铺,把革命分子的来来往往视为理所当然的事,而且,作为一个尽职尽责、温良贤淑的妻子,她巧妙妥贴地关心着男人的健康和安逸,她只知道最基本的事情,除此之外,她便不再多问了:“魏洛克太太不浪费这短暂一生的丁点儿时间去寻找重大根本的信息。但求拥有一切表象再得一些审慎小心的便利,这也是一种简洁利落之道。显然,不去知道太多的东西对人也许是有好处的。而这种观点就甚合生性懒惰之人的胃口。”
温妮这次不可能那样泰然自若、不闻不问地面对丈夫拿自己弟弟做牺牲品的恐怖情节了。然而魏洛克此刻要做的,是要帮助妻子对这一不幸事故采取一种通情达理的态度,他说:“适可而止吧,温妮。要是你失去了我,又会怎么样?”
康拉德这样描述魏洛克:“在情感的事情上,魏洛克先生一直是大大咧咧而慷慨的,不过又一直认为他本人就是可疼可爱,除此而外,再无别的什么想法了。对于眼前这件事,他的道德观与他的虚荣心是对应一致的,因而他完全无动于衷。就他这位贞洁而法定的亲属而言,事情正该如此,这一点他是绝对有把握的。他老了,发福了,笨拙了,然而他相信,他一点儿也不缺乏魅力,他就是可疼可爱。”
“他平生头一回把这个不爱多管多问的女人当作知心。这件事之奇特,在这场坦白的过程中所激发出来的个人情感之有力和重要,一下就把斯迪威的命运完全从魏洛克先生的脑海中驱赶了出去。那孩子活着时结结巴巴表达恐惧和愤怒的样子,连同他的粉身碎骨,一时间已从魏洛克先生的视线中消失了。故而,他抬眼看时,便被妻子那不相适宜的凝视目光吓了一跳。那不是失魂落魄的凝视,也不是漫不经心,但那份关注却古怪而令人不快,因为它像是专注于魏洛克先生本人身后的某一点上。魏洛克先生感受非常强烈,禁不住回头望了望。身后什么也没有:只见粉刷的白墙。温妮·魏洛克的好丈夫没看见有什么凶兆。他又转向了妻子…”
魏洛克还心安理得地拿切肉刀切割冷肉并狼吞虎咽地大块吞下,酒醉肉饱之后,他松松垮垮地靠在沙发上,以一种奇特的声音向妻子发出求爱之声:“到这儿来”,结果温妮赏给他的是拿起切肉刀刺进了他的肋骨。
利维斯是这样分析康拉德的故事和描写的:
“魏洛克先生根本就是个普通正派的市民,(在接受恐怖任务时)他就像其他人一样,关心的是维护自己和太太的安全舒适:他的店铺做着肮脏的交易,常有无政府主义者前来光顾;他的行当充满着错综复杂的背信弃义,而我们却站在他这一边,把这些看作是习惯和例行常规的事,是达至目的的手段。”在温妮明白是丈夫拿自己弟弟做了牺牲品之后,她的天良经受无比的震颤,“我们也彻底领会了那使魏洛克夫妇,在正经的婚姻家庭生活中,彼此始终形同陌路的精神隔绝的意味。…隔膜的紧张是致命的,且以谋杀而告终,但魏洛克的道德情操与其自私自利之间是有关系的…他不仅麻木不仁而令人反感…于是促发心智着了魔的她去采取行动。”——其实,在上面描写温妮“那不相适宜的凝视目光”中,作者透视出主人公突然之间对人与人关系以及人性的反思、洞察及其觉醒。
“我们认出,在以其全部的精湛技艺处理这类素材的过程中,把一个复杂的道德关怀变成一个中心指导原则,这却是典型的康拉德的作为。他的反讽针对的是道德信仰上自我中心主义的幼稚、传统道德立场的因循性以及习惯和利己之心在断言绝对是非曲直时所表现出来的愚钝的自信。作者对小说结构的设计,意在让我们感到,形形色色的行动者或生命乃是彼此隔绝的感情和意图的涌动——虽然彼此隔绝,但却在一个他们不加置疑的共同世界里,被迫共生共存而相互作用着,有时候就通过这种隔绝状态,进行着令人窘迫不安的接触。”(《伟大的传统》,P350-359)
《特务》作为惊险小说之故事很普通,它不是简单地归结为因为丈夫拿老婆的弟弟做牺牲品,所以妻子谋杀了丈夫那样的问题,而是表现夫妻之间关系的存在状态。康拉德在夫妻之间完全隔膜的精神关系中表现人性的自我中心主义和麻木不仁,甚至残忍、愚钝和自信。可悲的是,一向以来,温妮对丈夫的所作所为不管不问、视为理所当然,并且温良贤淑、巧妙妥贴地关心着丈夫的一切。直到丈夫做出这样恐怖残忍的事情,她才真正认识丈夫的为人和道德本质:原来她从来没有关心过最亲密关系的人的人性、精神和道德,他们之间的灵魂隔膜达到了什么地步!这个悲剧是属于魏洛克夫妇的,更是属于温妮的!——读者是否深刻地感受到这种“精神隔膜”的主题表现呢?我们这个世界无数的夫妻又何尝不是一直生活在这种完全不加置疑、共生共存又互为隔绝的共同世界中,并且每天通过这种隔绝状态进行着令人窘迫不安的接触!——读到利维斯的分析揭示,我才深感利维斯的道德关怀之真正深刻和犀利。
为什么叫做“道德关怀”?其实就是人性关怀,是生存状态和方式的关怀,是心理性格的关怀。但为什么用“道德”这一概念来涵括人性、生存状态和方式以及心理性格呢?因为“道德”是一个二律背反的困境,真的道德问题是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过程中活生生地表现出来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如何合适、合理地对待、处理生活难题时的态度、观念和价值观,还有能力、方法等等。我们的习性和文明标准(道德)就在这种复杂性和种种冲突中表现出来。简言之,道德是完全融化在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心理人性的具体判断和选择之中。——道德不是传统中国的圣人道德教训,不是抽象的千古不变的规范,也不是高尚标准,更不是他律的压迫,而是涉及每一个人的独立、自由、幸福、尊严和自我实现的文明态度难题。它是自律的。关怀它,是我们怎样生存才是合适的难题。
二、利维斯批评詹姆斯小说缺乏道德关怀和心理分析
利维斯在高度评价乔治·艾略特时,说道:“为能从正面标示她的地位和特色,我想到了一个俄国人,不是屠格涅夫,而是伟大得多的托尔斯泰——我们都知道,托尔斯泰在抓住‘生活本身的灵魂’方面造诣极高。当然,乔治·艾略特的伟大不如托尔斯泰的那般卓绝盖世,但她的确是伟大的,而且伟大之处与托尔斯泰的相同。《安娜·卡列尼娜》(我认为是托尔斯泰最重要的杰作)所具有的非凡真实性,来源于一种强烈的对于人性的道德关怀,这种关怀进而便为展开深刻的心理分析提供了角度和勇气…乔治·艾略特她最好的作品里有一种托尔斯泰式的深刻和真实性在。”(《伟大的传统》,P208)
出于对乔治·艾略特和托尔斯泰的热爱,我特别注意利维斯对他们两人共同性的高度评价。为什么说艾略特和托尔斯泰所具有的深刻和非凡的真实性来自于对人性的道德关怀呢?而且是同心理分析息息相关呢?
原来“道德关怀”是通过心理分析来展开的。因为道德关怀的主要方式是“自律”(法治是他律的),所以道德关怀必须通过人自我的道德反思和心性觉悟才能实现。在艾略特的巨著《米德尔马契》中,多萝西娅、利德盖特和拉迪斯拉夫,他们都是通过自我反思才发现自己的理想主义如何幻灭,人应该怎样才能找到自我实现的道路。即使高明的奇女子玛丽·高思,因为她具有非凡的自知之明和善于反思的智慧,她才自始至终地保持着低调、正直和洞察力,并且可以克制住自己的爱情希望,帮助爱人弗莱德走上生活的正道。
利维斯指出,奥斯丁作为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的奠基人,“道德关怀正是这个小说家独特生活意趣的特点”,所以《爱玛》才能成为一部优秀小说。《爱玛》完美之处在于:它是通过爱玛本人的戏剧化的反讽意识,逐步反思自我的问题,她才得到成长的;爱玛对自我的道德关怀与作家对主人公和人性的道德关怀是水乳交融的。正是这样的奠基,才使到艾略特继承了奥斯丁的伟大传统,以她的大智大慧,成为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而超过奥斯丁的成就。
但是在后来的继承者詹姆斯那里,虽然他也是这个伟大传统的杰出成就者,但是他的道德关怀就显得不足了。我在读詹姆斯的巨著《一位女士的画像》中,最不满意的就是最终没有看到女主人公伊莎贝尔在上当受骗之后,像爱玛一样对自己的道德心性加以反思。这成为《一位女士的画像》最大的缺陷。正如利维斯所批评的:“(在詹姆斯那里),艾略特对于良心的研究消失了。一个聪敏而迷人的姑娘,一心要过‘优雅的’生活,她自信地运用自己的‘不受羁绊的伦理感受’,却发现她的判断可以铸成灾难性的错误(这也并不奇怪,她毕竟太过稚嫩,而且她置身于其间的清谈世界又全然是讲究含糊、弦外知音和精差细别的天地)。这是一出悲剧,她在里面既没有悔恨自责,也没有一般意义上的良心的痛苦,不过她的‘伦理感受力’无疑变得成熟了。”(《伟大的传统》,P24)
“伊莎贝尔最该尊重其判断的那些人——拉尔夫·杜歇、杜歇夫人、沃伯顿勋爵——无一不是据己对奥斯蒙德的评价提出了中肯的反对意见。然而,他们异口同声的反对竟不能令她对自己的判断起疑,这即使不能说明她极其愚蠢固执(我们在书中所看到的事无一能够减缓这一印象),至少也能证明她是甚少见识的——至少,我们会这么想;但是詹姆斯没让我们觉得他也抱有同样的看法。我们看到的是,伊莎贝尔在婚后,出于自尊而掩饰着自己的悲哀孤寂,享受着别人满含赞赏之意的怜悯,那是一个超越批评的高尚受害者当享的荣誉。”(《伟大的传统》,P188)
“詹姆斯要我们不带任何疑问地去认同对伊莎贝尔的评价,而这种评价是与一个真正批判性的反讽不相一致的。美国人的理想主义孕育了伊莎贝尔对生活、对她自己选择能力的浪漫自信,针对这一背景,我们甚至不能说詹姆斯在暗中给予了批评:他太欣赏她了,还要读者也那样去欣赏她、膜拜她,以至于我们不能称赞作者,说他给伊莎贝尔这个令人赞叹的美国姑娘所体现的情境‘定了位’。詹姆斯下笔缺少具体性而爱回避躲闪,而这种回避躲闪,只要细加分析,便会现出缺乏连贯一致性,这种不能连贯一致,在某种程度上,便使《一位女士的画像》的主题丧失了道德要义。”(《伟大的传统》,P187)
“我们要问,我们对伊莎贝尔的兴趣其实质何在呢?在《一位女士的画像》第四十二章里,有一段文字写她发现‘望尽纷繁多样的生活之路,前景是一条黑暗的胡同,无限遥远的尽头处,立着一堵死气沉沉的墙壁’,尽管有这样一些妙笔,我们还是意识到,詹姆斯的非凡艺术并没有要以伊莎贝尔内心世界来满足我们的意思,相反,他是专心要以一种心理侦探小说的东西来吸引我们的兴趣——让我们一直在外面极度地疑惑好奇,并根据极少可用的迹象,来构想人物的内心活动。”(《伟大的传统》,P185)
归根结底,由于詹姆斯对主人公缺乏由内至外的心理分析,是与他对主人公的性格缺陷和没有反思性智慧之心智弱点缺乏道德关怀有关,伊莎贝尔正因为这样一种来自美国过度自由的自信和固执自大,导致得到“报应”而精神性格仍然不能提升。这是一种美国文明的道德缺陷,主人公的固执与作家的缺乏深究,最终表现出小说在道德文明层次的局限性。
在文学作品中,主人公自我的反思内涵往往代表着小说道德关怀水平的层次。人物自我反思的结构和过程,表现了作家心理分析手段对人性和生活文明的道德关怀之复杂性和深度。我们不妨以乔治·艾略特的巨著《米德尔马契》中的玛丽·高思为例来探究一番。
这部作品中可以作为典范的道德关怀是对玛丽的表现,同情和赞叹并没有过度感情用事,特别是要在道德的角度表现人物的文明高度。作家并不因为玛丽是全书中最正面而理想的人物而对她滥用道德赞赏。玛丽家境穷困,不得不去给费瑟斯通先生做看护,费瑟斯通是一个一生除了为非作歹,什么也不干的老家伙,仗着自己有钱,待人颐指气使,横眉瞪眼的专意找你的岔子,尖酸刻薄。玛丽日夜看护着费瑟斯通,老老实实地侍候他,尽了最大的努力,从没用粗鲁的话顶撞过他,但是也毫不为他担忧,也不为他伤心,甚至也不会装出悲痛的表情,也不会在她的脑海里留下痕迹。在她眼睛里,费瑟斯通先生始终显得面目可憎,他从不尊重她,她只是供他使唤的工具。——正因为她具有强大的精神自足自信,所以她不会那么轻易地被恶人伤害,然而“责任理性”在玛丽身上体现得恰当自然。
玛丽二十二岁,在这样青春的年华,她只有一般凡人的相貌,皮肤黝黑,卷发乌油油的,又粗又硬,身材又矮。如果为了抵销这一切不足,硬说她性情贤惠,那未免也是不实之辞。艾略特议论道:不美和美一样,既有自己的动人之处,也有自己的不良习性。它往往容易伪装和善,或者撕下一切伪装,露出愤愤不平的狰狞面目,因为不论怎么说,给人呼作丑丫头,而你的朋友却被奉承为可爱的少女,对比之下难免会产生一种反应,使你在言谈举止上有失稳重,不能实事求是。——玛丽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可以对一切置之度外,接受通常向这一类少女提出的闺训,自叹命薄,承认她们只是掺在美女中间的大量杂质,应该怀着自我捐弃的美德,听从上天的安排。她精明机灵,但对一切总带有一丝冷嘲热讽的意味,这种情绪固然变化不定,只有对某些人,她才会在感激的热流冲击下,改变这种态度,因为这些人从不向她谆谆告诫,说她应该知足,而是用自己的行动使她感到知足。——艾略特堪称第一流伟大的小说艺术家,正在于她对在变化的境遇中复杂而变化的善恶人性把握拿捏得非常精深细腻,恰到好处,并不会用抽象的原则和理想主义篡改心理真实性。对一般丑丫头的心态和异化心理,她有准确而普遍的人性概括,而对玛丽,她既不将她写成市民丑女与天使心肠交织的反差巨大的人物,也不将她归入一般丑丫头自暴自弃任性粗俗或有阴暗心理之列,玛丽之特别正在她具有自足的独立精神优雅价值观,却也不失一般丑丫头的心理伤感,不过她的理性善于调节平衡心理,并给自己增加高尚价值。艾略特的议论给玛丽布置了深厚延伸的道德文明背景,既是人性洞察,也是人物分析。在精细的辨别中,将玛丽的特别之处巧妙勾出:“她精明机灵,但对一切总带有一丝冷嘲热讽的意味,这种情绪固然变化不定”,冷嘲热讽是玛丽自我解嘲和自卫防护的好手段,微妙在于,这是“一丝”,而且根据不同的对象来表现:对来者不善的教训家,她不会无原则地表现贤惠;本质上,只要你对她足够尊重,她一定会抱着感激的善良心情给以回报。——这一段足以代表艾略特非凡的锱铢必較的心理分析所显示的道德关怀层次。
玛丽的理性、自信和自尊来自哪里呢?她酷爱读书,非常博学,即使在照顾苛刻的费瑟斯通的时候,一有空闲,她就坐在窗前灯下专注地阅读,她说:“我怎么会跟你吵架!我情愿跟我的每一本新书吵架”。她静静地坐着,一动不动,陶醉在周围宁静的气氛和柔和的光线中,红艳艳的炉火发出隐隐可闻的窸窣声,仿佛这是一个庄严的生命,它超然物外,独自安详地生活着,与世人那种渺小的恩怨,那些愚昧的欲望,那每天引起她鄙视的毫无意义的争名逐利,完全无关。玛丽喜欢自己的思想,以沉思默想为乐,因为从童年起,她已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事物的安排不会尽如人意,更不会满足她的要求,她不想在惊讶和懊恼中浪费时光。生活在她看来,几乎已成了一出喜剧,但由于她的高傲,不,她的豁达,她决心不去扮演卑鄙的,或者奸诈的角色。她很可能变得愤世嫉俗,幸亏她有她所敬重的双亲,又有一颗充满深情的赤子之心,何况她明白,一个人不应抱不合理的奢望,因此这颗心灵才毫无芥蒂。
玛丽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超凡的理性,在理性引导下,她获得自我的定位,和对自己与世界有清晰的分寸感。因为她是一个出身贫困而不美的女孩,她才会倾向于从智慧去寻求出路,她便学会了理解生活的真谛。所以当她受到无理对待或遇到有钱有势的大美人来挑战时,她不仅冷嘲热讽以还击,而且有充足的智慧与人平等周旋,不卑不亢的自信心使自己不会受伤。她说,“我只是对世态人情感到愤慨。我希望人家对我讲话时,不要忘记我也与别人一样是有头脑的”。当费瑟斯通在临终时向她贿赂,要求帮助他改变遗嘱,她严辞拒绝;当她面对深爱着自己然而一直找不到自己生活方向的弗莱德时,她具有超然而深厚的理性爱情:“弗莱德一向对我很好,他心地善良,待人诚恳,尽管随心所欲,但据我看,并不虚伪。不过我永远不会爱上一个没有男子气概,不能自立的人,一个游手好闲,蹉跎岁月,指望侥幸得到别人的恩赐的人。我知道怎样维护我的尊严。”——玛丽的理性使她具有高贵而深刻的分寸感,一切全在她内心里思考过。(《米德尔马契》,P135, P164, P307, P374,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7)
利维斯对玛丽的概括非常精准:玛丽同样是真实的,
同样也是一个女人的创造,同样具有女人味,然而她身上的女子气却是全然令人钦佩的——这使她与任何人在一起,都显露出一种全然令人赞叹的优势来。她明智而反应敏捷,性格柔韧;表现在谈吐上,则是一种沉着而活泼、于泼辣中透出机敏与和善更兼率真坦诚的风韵。倘若她的优点里不包括天生缺乏崇高之志这一点的话,没准倒可以说她代表了乔治·艾略特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呢——她肯定是代表了乔治·艾略特自身大半的典型优点的。(《伟大的传统》,P116-117)——玛丽的性格优势完全来自于善于反思的道德心理,一个人只有具有了这样的反思力,才会有调节自我与世界关系的文明智慧。小说家和批评家的任务,只在于完整而深刻地揭示和解释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中的道德关怀内涵而已。
艾略特对玛丽的刻画表现了一种作为一个平凡者之文明取径:冀望得到所有人的尊重是不现实的,同时对世界报以张牙舞爪的粗鄙狠辣或者任性无赖,也很不足取。每个人都会遭遇遗传和习得的困境,怎样生存得有自我的优势,同时也不因为自己的缺失而伤害他人,做一个有文明教养的人,从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里争取得到人性的尊严,这便是最好的道德关怀。
四、托尔斯泰对安娜·卡列尼娜道德反思之表现
利维斯对基于主人公自我反思所进行的心理分析而体现的道德关怀之批评具有哲学意义上的深刻性。他在分析艾略特的《费利克斯·霍尔特》中关于特兰萨姆夫人一部分时,这样说道:“特兰萨姆夫人是作者对天谴报应的研究。”“天谴报应”一词触目惊心,使人情不自禁想起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卷首语中的题词:
“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这句圣言出自《新约全书》《罗马书》第十二章十九节,全节为:“亲爱的兄弟,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托尔斯泰引用圣经的名言作为小说的卷首题词,向来称为难解。要解释它,需要关注安娜强烈的羞耻感、罪恶感以及由此而生的爱情绝望。在第二部第九章,当安娜正在情欲释放热恋而将要出轨之前,丈夫卡列宁和她有过一次正式的谈话,卡列宁警告安娜,不要在世人眼中犯了过失,有些礼法,谁要是违犯了就一定要受到惩罚的,安娜听了之后,很不以为然,连她自己也诧异自己那种确信、平静而又自然的语气和措辞用语的妥当。显然安娜是在说谎。于是卡列宁说了下面一番话:
“我没有权利来追究你的感情,而且我认为那是无益而且甚至有害的。挖掘自己的心,我们常常挖掘出顶好不被注意地摆在那里的东西。你的感情是你的良心的问题,但是向你指出你的职责所在,却是我对于你,对于我自己,对于上帝的责任。我们的生活,不是凭人,而是凭上帝结合起来的。这种结合只有犯罪才能破坏,而那种性质的犯罪是会受到惩罚的。”(《安娜·卡列尼娜》,P216,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
安娜当时听了卡列宁的话时,说“我一句都不明白!”但是在终于如愿以偿地满足了情欲的刹那,她就被强大的良心责备控制了,她低下她那曾经是自负和快乐的、现在却深深羞愧的头,她弯下腰,从她坐着的沙发上缩下去,缩到了地板上他的脚边;要不是他拉住的话,她一定扑跌在地毯上面了。她抽抽噎噎地说:“天呀!饶恕我吧!”显然,作为她“第一天性”的道德感觉从潜意识里渐渐强烈泛滥地升起来,在情欲本能放荡地释放之后,人可能一下子就清醒了:忽然间明白了丈夫说过的话的深意,恢复了掩盖了她一段时间里来完全被心魔笼罩了的知性,于是她感觉得这样罪孽深重,这样咎无可辞,除了俯首求饶之外,再没有别的办法了。当她想起用羞耻这种可怕的代价买来的恋爱,她就觉得可怖和可憎!无可阻挡的联翩而生的羞耻感和犯罪感,几乎让她不能同时感觉到性欲的疯狂享受。从此,她就在这种良心责备下,一天天变得烦躁、不讲理、粗俗和疯狂,完全失去了她原本具备的道德尊严和文明美感。
“反思和惩罚”是《安娜·卡列尼娜》的主题,这是良心惩罚、带着宗教意义的道德惩罚。小说主要表现的是一个道德关怀即人性关怀的过程:安娜如何被情欲心魔迷惑,丧失了一向的高尚品性和优雅节制,然后在出轨之后,道德心理自我反思渐渐控制了她的灵魂,这是一个心性逐渐败坏的懊恼、怀着强烈不安的羞耻感、在潜意识深层痛苦忏悔的、自我审判的全过程。安娜变得一点不美了,这是人性从优美端庄变得放纵任性,继而变得狰狞粗俗甚至狠心极端,是人性异化的典型状况,是所有人都会出现或者存在的心理状态。托尔斯泰用心性异化的悲剧向世人展示了人性并不理想的悲观主义,这是忧郁的关注。
安娜原来热烈向往和抑制不住地追求的爱情,其实只是一种情欲心魔,得到之后,才知道并不是原来想象中的爱情。安娜的悲剧是得到了的同时亦失去了,人们得到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么就要质疑当初渴望的、奢望的东西是否存在,或者是否恰当,是否合乎理性。许多幻想在这个世界上原本就不存在,但是我们出于贪婪,不顾一切地攫取之。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包括安娜的社会地位、儿子和家庭,最重要的还是安娜一直引以为荣的道德尊严和高贵性格。性格和心理的改变是人类在人生过程中令人不堪回首的事情,一个曾经自觉静好美满的心性,渐渐发觉自己变得不可思议的丑恶狂躁,于是她的内心会充满了失败感,她会丧失掉一切尊严和自信心。安娜变得猜疑、嫉妒、狭隘、刻薄和心理敏感,完全不讲道理,忍不住要去伤害人,由此她对自己完全不满意,对一切产生了绝望。她在完全失控的心理变态下,选择自杀。
“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这个“我”便是上帝,上帝代表了超我的道德良知,从精神上惩罚有罪的人,上帝与我们每一个人同在。卡列宁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宗教家,他对安娜说的“挖掘自己的心,我们常常挖掘出顶好不被注意地摆在那里的东西。你的感情是你的良心的问题”,就是说我们的欲望隐藏在潜意识里,非常强大,我们需要时时反思,挖掘自己的心,挖掘出潜在的情欲心魔,用良心去审判自己的感情问题。
有强大宗教感的人,才会用与上帝结合的道德良知来自我反思、自我审判。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悲剧之道德关怀在于:事情的苦果完全不是出于他人之手,也与社会没有太多关涉,而是通过自我良心、出自上帝之手来伸冤。托尔斯泰同时告诉世人:感情最细腻丰富的人,也是神灵最锺爱的人,只有他们,才是被自己的情欲与良心双重折磨之主。这就是放纵与被报应的二律背反难题。人应该关注自我的报应,而不是专注于他人的报复与互相折磨。有良心的人才会体验到道德的追究责任。
西方的道德良心是和宗教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道德关怀”的意义,不是说以一个高尚的道德和规范的社会伦理来控制人们,不是让人们去做一个高尚的圣人,而是关怀作为人性道德的真实而复杂状况,关怀人性的困境,关怀人的良心反思过程,关怀人的恰当正义问题。人都会犯错,人们都会有欲望,人性如此,事实如此,命运如此,“天谴报应”是我们不可回避的命运。
结语:“道德关怀”的简要归纳
“道德关怀”这个中心词在现代社会被久违了。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一向没有对“道德关怀”进行过严格的文化定义和有理性的对待,甚至我们从来不知道有“道德关怀”这样熨贴人性的理念,以致我们经常犯了一个最严重的常识错误:满嘴里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只高谈道德说教、道德治国而没有严肃法治的民族一定丧失道德,不尊重人性和人的心理的社会一定不会尊重道德,没有道德反思和没有羞耻感、罪恶感之个人习惯的国民,一定不会理解什么是真正文明的道德。
根据利维斯的批评实践,我以为“道德关怀”之批评的基本含义大约有三点:1,从“怎样生活才是合宜的”之角度考察主人公生活方式的道德选择和心性表现。2,考察作品所表现的寻常生活中的道德复杂性和平常人性。3,以经验主义的感性方式对心理道德进行相互联系的过程分析及其复杂因素组成之分析,简言之,即心理分析。
本文详细阐释了几个文学典型的生活情境以及他们的人性态度,从不同的角度以显示道德人性难题怎样无微不至地存在于我们周延的生活与性格中,怎样生活为宜,我们道德之复杂性,人性的平庸性,通过种种心理分析详细展现出来。足以给普通人有许多深刻的可资反思的范例。
劳伦斯说过:“人要有极虔敬之心,才能成为艺术家。”(《劳伦斯书信集》)艺术家的虔敬之心是他们道德关怀的品质基础。有所敬畏,然后有所认真执着。利维斯对大作家福楼拜的批评是严厉的:“福楼拜疏离生活就像避开麻风病人一样,他是以一种偏执的英雄气概坚持着这种态度的,到了后来的唯美主义者那里,这种态度又以一种虚弱的面貌再度呈现了出来。对他们来说,形式和风格本身就是追求的目标,而首要专注之事,则在如何炮制出一种优美的文体以施之于既定的题材。”(《伟大的传统》,P13)
而他评价艾略特时,是这样说的:“艾略特的伦理习性并无任何拘谨或怯懦之处:她从自身福音派教徒背景里所获,乃是面对生活的一种极端虔敬之态,
是一颗深沉严肃之心——任何真正才智的首要条件,是对人性的一份关注——这使她成了伟大的心理学家。”“她赞赏真诚、正派、勤劳和自律,她反对放荡、马虎、伪诈和恣意纵情。。。在我看来,这些信念好恶是有益于产生出伟大文学来的。我还要补充一点是,开明也好,唯美主义也好,世故老道也罢,尽都可以在这些信念面前怡然生出一份优越感,但其结果,在我看来,却只能是琐屑和腻味,而且由此琐屑,再生邪恶。”(《伟大的传统》,P22)
道德首先是关乎到“怎样生活”的根本方式之问题,它不是一个说教表彰和禁锢规限的问题,而是每一个人自我选择生活方式与坚持某种心性的问题。假若我们不能坚持端正的心性,像安娜·卡列尼娜一样陷入心魔,你将如何处置自我的精神危机?对主人公而言,需要的是反思,继之以修正。《爱玛》中的爱玛、《米德尔马契》中的玛丽,可爱的就是善于反思,面对自身的不完善处,使自我显出高尚有效的理性。这是人之所以为人之高等文明之处。像《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对自我、对生活的反思。在是否有反思的品性方面,甚至可以看到一个民族是否伟大的人性文明。我们的贪、瞋、痴、慢、疑常常遮蔽和笼罩了我们的良知,在物质主义的社会时代尤其如此,除了反思,我们无法去除智障,无法回复本性,无法复活基本的人性文明。
利维斯说艾略特的特点就在于能够从“道德平庸”中造出悲剧来,她对人之平庸与陈腐在其中看到了可予以同情的东西,而且她写它们,为的是强调人性的尊严。能够以这种方式证明人性尊严,自然是了不起的成就:由此而与福楼拜所形成的反差对照是值得一番玩味的。(《伟大的传统》,P103)
公正而深刻的道德关怀是关注着人性的弱点和平常之处,并不以为其卑劣可鄙,既不敌视,也不自欺欺人地纵容之,坚持此乃人性,此乃事实,此乃无可变更的后果(命运),他们是我们中间的一员。坚持从心理关怀和经验主义的分析批评入手,去辨别复杂纠结的心理道德真实状态,真正的道德关怀是恰如其分地洞察完整的生活复杂性在心理道德上的反应状态和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