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同志对不感恩现象比较关注,也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下面,笔者就此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和看法,供大家参考。
笔者认为,不感恩问题实质是一个社会发展中多方面问题的一个具体表现。
首先,社会制度不完善是产生感恩稀缺的制度根源。一是在人治的环境下,由于财富获取的不合理性和随机性较大,这种情况既增加了人们的仇富心理,也淡化了受助者的感恩欲望。二是在等级制度下,由于财富的分配不是按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而定,而是按一个人的社会等级地位和权力的大小而定,这种财富分配的不合理性也是加剧人们仇富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三是在财产制度不清晰的情况下,人们对财产所有者合理权利的尊重意识必然就显得淡薄,从而感恩欲望也就比较淡薄,因为感恩也是对别人财产权利尊重的一种表现。四是在社会转型的情况下,人们的感恩意识也有可能淡化。社会转型本质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它将引发一系列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这里既涉及观念的变革,也涉及现实利益的变化。所以,社会转型将导致一部分人心理的失衡。其中仇富心理就是这种失衡心理的一种表现。
其次,经济发展水平低是导致感恩稀缺的经济根源。从一般情况看,感恩虽然也有物质方面的表示,但主要是一种精神和人格境界的体现。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誉。从经济学角度看,感恩行为包含一个精神收益与物质收益的替代问题。一个人在贫穷的状态下,会更倾向于以精神产品的损失换取物质产品的收益。“人穷志短”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因为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物质收益的边际效用相对较高,而精神收益的边际效用相对较少;所以这时人们会倾向于以小的物质收益替代较大的精神损失。但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物质收益带给人的效用就会减少,精神收益的效用就会相对变得较大,这时人们将会越来越看重精神收益,而不是物质收益。所以社会财富的增加,一方面既能增加慈善行为,另一方面也能增加感恩行为,也就是经济的发展将使感恩在更高水平上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再次,特定的文化结构是产生感恩稀缺的文化根源。一是面子文化将导致慈善与感恩都成形式化,不能进入本质层次。面子文化的实质是内在心灵与外在行为的不统一。但慈善与感恩不仅应当要求表现在行为层次,本质上更要求体现为一种心灵的自觉。所以,面子文化只会导致一种异化的感恩和慈善,而不是一种真正的感恩和慈善。二是平均主义意识减少了受助者的歉疚心理,这也将减少受助者的感恩欲望。三是机会主义的人格也是影响感恩正常表达的一个重要因素。机会主义心态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有便宜就占、有不好处就溜。而感恩是需在物质方面或在精神方面要有付出的。但对机会主义者而言,拿别人容易,但付出就面临困难。四是血缘文化与熟人文化将导致感恩更多体现在血缘层次与熟人层次,从而使感恩失去了普遍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效应。五是权威主义人格将导致感恩更多集中在向权威感恩上,而不是社会一般大众。上级对下级是施舍,而下级对上级就是感恩。当然,下级对上级感恩也不一定是真感恩,可能还有一个更长远的个人利益的考虑。六是缺乏对超越界的追求也是影响感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慈善和感恩都容易功利化和世俗化。而功利化与世俗化本质是不利于慈善与感恩的。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虽然不感恩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结构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所以不感恩问题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总是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在有些国家和地区,不感恩问题并不是什么问题;但在有些国家和地区,不感恩问题又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由于导致感恩稀缺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所以解决不感恩问题的对策也应是多方面的。
首先,社会制度创新是关键手段。要大力建设法治社会;要坚决铲除不合理的等级制度,社会财富分配要真正体现公平和公正原则,要让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享受更多待遇,而不是相反;要建立和完善对个人财产的尊重和保护制度,要进一步明晰产权;在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中,要更加注重公平和公正原则,而不能一味以效率为重点。
其次,经济发展是重要基础。要大力发展经济,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解决不感恩问题的基础。
再次,文化创新是实质和灵魂。要不断进行文化创新。诚信、理性、平等、秩序等理念应当真正成为影响人们行为并且是内在的主导价值取向,而不是外在于人的行为或是仅仅停留在一种意识呼唤和理论追求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