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王小东:中国是天命所归的大国

  

  翻开波澜壮阔的人类历史,大国兴衰堪称其中最宏伟的篇章。尤其是近现代以来,西班牙、英国、美国等大国的崛起,深刻影响着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和方向。今天,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关于中国能否加盟这一行列的话题日渐热络,对大国崛起的分析也成了学界和坊间的时髦。

  著名学者王小东的这部新作,以“中国是天命所归的大国”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证了中国的未来定位和发展道路。作为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作者通过生动风趣的文笔,或探索大国兴衰原因,或辨明自由民主真义,或针砭社会时弊,力图于嬉笑怒骂中探求大国崛起的奥秘。

  

  1.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大国

  

  中国究竟是个大国,还是个小国?大体上说,中国的专家、学者们,多数认为自己的国家除了人口多、面积大之外,还算不上一个大国。他们列举了种种“大国的标准”,认为中国压根儿就不符合这些标准,并据此嘲笑那些认为中国已经是个大国的国人。

  然而,不管中国人自己怎么看待自己的国家,大多数外国人坚持认为,中国不仅早已是个大国,而且具有成为未来超级大国的潜力。对中国友好的人这么看,对中国不友好的人也这么看。前者期盼中国能够改进自己的不足,在未来参与领导这个世界;后者则呼吁加紧防范“中国势力的扩张”。这样,就出现了中国人和外国人对中国国情认知的差异——外国人认为中国行,而中国人认为自己不行,这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从中国文化中的传统美德看,中国人认为自己的国家不够大国的标准,至少是一种谦虚的表现,无论如何没有什么不好吧?外国人却不这么看。他们中的有些人认为,中国老讲自己不是大国,是一种自私,是逃避责任,是贪图继续搭别人维护的国际秩序的便车。

  美国记者霍华德·弗伦奇就是一个持这种观点的人。他在2005年8月19日的《国际先驱论坛报》上撰文《中国优先,坐失良机》,文章认为:中国“低头弯腰,只管自己内部的发展”,既是自私的,又是短视的;中国作为“一个大块头的搭便车者”,既“削弱了国际秩序”,又让自己“坐失良机”。

  这种观点表明,那些对中国比较友好的人士,希望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对中国的“无为”不大满意。那些对中国不怎么友好的人士呢?我们的那种谦虚的美德,我们的“无为”是否就让他们放心了呢?恐怕也不见得,他们认为这是在隐藏实力,是一种战略欺骗。

  在我看来,中国是一个大国,这根本不是问题。就说一条最为简单明了的理由:如果中国不是大国,那么,联合国安理会具有否决权的“五大国”的实际地位和称呼从何谈起?历史上的中国不用说了,就是近现代,东西方列强的侵略既然没有能够彻底肢解中国中国就还是个大国。实际上,二次大战的结果之一就是重新确立了中国大国地位,而中国受之无愧:即使我们确实如一些人所说的那样,在战争中的表现不够好,但毕竟经过了浴血奋战,没有投降。所以说,中国是个大国这一点根本不是问题,早在二战中就是了。非说中国不是大国的那部分知识分子,无非是出于一种民族自虐心理,不值得与之争论。

  

  2.世界列强如何看中国

  

  中国是不是个大国不是问题,真正值得讨论的,是中国是不是一个超出一般大国之上的大国,一个潜在的超级大国。关于这个问题,中国人自己的争论可能很大,有趣的是,外国人的结论却基本上是一致的。

  我不久前参加了一个会议。一位国际问题专家谈到了外国人如何看中国的几个故事。一个故事是他本人刚刚访问美国的经历。美国人告诉他:中国是这颗行星上未来惟一有能力挑战美国的国家,这是美国精英层的共识,你们啥也别解释了,解释也没用。

  再一个故事是他听一个旅日高级研究人员讲的,说的是某个日本右翼大佬,在北京、上海、西安等中国城市转了一圈,回国后在一个许多右翼精英参加的会议上讲:由于中国一开始不肯学习,后来又胡乱学习,而日本则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学习,所以日本过了100年好日子;现在日本的好日子到头了,因为中国也开始学习并上了轨道了,只要中国不犯大的错误,就算小错不断,其崛起也是必然的。日本所能做的,就是现阶段努力诱使中国犯错误,以延缓中国崛起的速度,但也要做好另一种准备,就是在实在遏制不了的时候“归顺”。

  不久前,一位丹麦记者采访我,她对我说:“你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都在谈论日本第一,日本人自己也在谈论日本第一的情况吗?”我告诉对方,那时我就在日本。她说:今天全世界都在谈论中国第一,和当年很相似,但我想和你说一句真心话:日本人成不了第一,因为他们太狭隘,我那时就看清楚了;可你们能成第一,因为你们不狭隘,更愿意学习。

  这位丹麦记者给我的感觉是,她确实不嫉妒中国的发展,只是希望崛起的中国不仅有力量,而且对其他人开放,在文化上也能够对世界有吸引力。当然,也有另一群人,对于前景的估计和她一模一样,却心怀妒恨,这就是美国那些80年代大喊“日本威胁”的人。今天他们又在大喊“中国威胁”,还说中国和日本不一样,比日本要厉害几个数量级。

  看到了吗?这就是当今列强对中国的看法。曾经有位国际问题专家说,有一条我们得明白:人家是把你当成未来超级大国看,你怎么解释都没有用,你怎么韬光养晦都没有用,人家就是这么看你的,在这个问题上可没有什么不同意见。

  

  3.超级大国的四条标准

  

  中国在漫长的世界历史中,一直是一个超级大国,只是到近代衰落了。所以,很多西方人指出,中国不是“崛起”,而是“恢复”。列强曾有过肢解中国的机会,但中国毕竟避免了被肢解的命运。只要中国避免了被肢解,那就是一个超级大国的架子,就是属于极少数幸运者行列的“候补超级大国”。

  然而,说我们是一个超级大国的架子,并不意味着我们不用什么努力就可以自动成为超级大国。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手中握有别人羡慕却绝无可能得到的机会。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的道路更为艰难,因为我们还在崛起过程中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同时,我们面前的道路也相当漫长,当以一个超级大国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时候,必须承认,我们虽进展迅速却仍欠火候。特别是就下面四条标准而言,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第一个标准是国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如果以此来衡量,则中国不仅算不上大国,甚至在小国当中都排名靠后。幸运的是,在这方面,我们虽然存在贫富差距方面的问题,但在总体上进展迅速。我们的人均生活水平排名稍稍提高一点,就意味着经济总量增加很多,而经济总量永远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最重要指标。

  第二个标准是军事力量是否强大。不管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是不是和平,军事力量是否足够强大仍旧是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当今中国的经济利益日益全球化,我们在未来将迫切需要远距离投射力量的能力,来保卫全球化了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所以,强大的军力决不是为了满足成为超级大国的虚荣心,而是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世界和平。

  第三个标准是科技创新能力。世界历史上的超级大国,特别是能够在那个位置上坐得长久的,往往都为这个世界贡献了无数的科技创新。这些科技创新不仅使得自己的国民过上好日子并在军事上压倒对手,而且给其他国家带来了无数好处。反过来讲,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这个本事,首先是它的军事霸权保不住;其次是不给好处光抢东西,世界上所有的人会一起反对你,你也不容易站住。

  第四个标准是政治制度创新能力。我一直主张我们应该挤入世界民主国家的行列。不要跟我说通过道德教育就行,还是想想制度创新吧,哪怕这种创新不像古代中国和近代英国那样辉煌。也许一不留神,通过一系列的小有进步,就形成了重大创新。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我们通向超级大国路上的最主要障碍,不是因为我们非得在这个方面贡献出一些东西来求得超级大国的资格证书,而是因为这个问题妨碍了国家的效率,从而阻碍了它的强大。

  真正有远见、有志向的中国人,该打开眼界、放开思路了。一个国家精英们的思想原本应该走在形势的前面,而我们的某些精英却正相反。如果总是这个样子,他们就担当不起“精英”这个词,甚至担当不起“知识分子”这个词。我曾经说过,以人体来比喻,中国的肌肉已经长得相当强壮了,但骨头还软,与肌肉不相称,但最不相称的是头脑,现在是该好好长长脑子的时候了。

  

   (节选自《天命所归是大国》,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11月第一版,未完待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王小东:中国是天命所归的大国  王小  王小词条  天命  天命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大国  大国词条  
社会思想与理论

 中国利益集团将多元化

   中国国内对利益集团的讨论在近几年明显增多,从大众舆论、专家学者、官员以及党的会议,都在关注利益集团的现象与影响,并且这种关注已经影响到中国政府的决策过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