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王宁:国际人文社科权威学术期刊评介及写作策略

  

   所谓三大检索数据库一般指原美国科技信息所(ISI)、现改名为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Thomson Scientific) 研制开发的目前全球最大且最为领先的引文数据库。1955年,年仅30岁的尤金·加菲尔德 (Eugene Garfiled) 博士在著名权威刊物《科学》(Science) 第122卷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Citation Indexes for Science—A New Dimension in Documentation through Association of Ideas”,首次提出了利用论文的相互间引用的关系来组织和发现科学文献的概念在自然科学领域。他的这一概念的提出实际上引起了科学研究的一场革命。很快地,这种以科学计量法为依据的评价系统推广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并迅速地在数十个科技发达的国家广为使用。中国科学院情报研究所每年都要发布我国学者收录在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的论文数量,并邀请专家分析这些论文的影响因子。据最新统计,中国学者2004年在国际科技刊物上发表论文并收录 SCI数据库的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五,而且质量也在稳步上升,这无疑对中国的高等院校能否迅速进入世界一流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相比之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学者的发文量则大大落后,更谈不上影响的引资了,不少学者乃至一些学术机构的负责人甚至对人文社科领域内的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SSCI和A&HCI都不知道。这无疑不利于我们在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为此,我仅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学科领域的状况以及我个人近十多年来的写作和在国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的成败得失,对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两大数据库作一评介,同时也提出我们中国人文社科学者跻身其中的一些策略和写作技巧。

  

   一.SSCI和A&HCI评介及其与CSSCI的比较

  

   也许有读者已经注意到,我近几年来在讨论全球化及其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时多次提到国际上具有权威性的SSCI(社会科学论文索引)和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论文索引),当然,有关这两大检索数据库,国内相当一部分学者还不甚了解,因此自然无法思考出跻身其中的积极对策。因而我经常接到一些读者的来信或一些高校的邀请,希望我就此作一客观的评介。实际上,这也正是我目前研究全球化问题的一个子课题。我经常在不同的场合听到这样一些问题:如何加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国际化步伐?我们究竟应该采取何种对策使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迅速进入国际前沿?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但是为什么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仅为少数人所知?中国同时也是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大国,但为什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在国际学术界发出的声音如此微弱?如何使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生国际性的影响?等等。要回答上述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诸学科领域的前沿?这方面的国际权威刊物有哪些?这样我们才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瞄准这些刊物并且迅速进入这些刊物,通过和国际学术界进行直接的讨论和平等的对话而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因此我在此首先对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两大人文社科权威检索数据库作一简略的介绍。

   也许我们的人文社科学者对SCI(科学论文索引)并不陌生,因为中国的高校自80年代起就一直在关注这一数据库所收录的中国学者的论文,并以此作为评估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科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既然上述人文社会科学两大检索数据库是沿袭SCI而创立的,那么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我们也应当对前者有进一步的了解。但令人遗憾的是,笔者最近在参与第十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审核工作时,惊讶地发现,不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点的负责人竟然对SCI、SSCI以及A&HCI这三大数据库全然不知,甚至将其与国内核心刊物CSSCI数据库混为一谈,或者将其与另一仅用于工程的数据库EI相混淆,致使我不得不再对之作一介绍。SCI全称Science Citation Index,由原美国科技信息所(ISI)于1963年创立,并回溯到1945年的数据,据最新信息,已经回溯到1900年的数据。SCI数据库创立后后不断调整来源期刊目录,最近一次调整和扩大是在1994年,后于1999年又作了局部调整,现收录各种主要语言文字发表的科学技术期刊6,041种,其中有5,800种作为其主要期刊,共涉及164个自然科学分支学科,这里面包括120多种中国大陆出版的中文期刊。所以这也就是自然科学领域内稍有名气的学者都有论文被收录SCI检索数据库的原因之一。SSCI全称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创立于1975年,但回溯到1956年的数据,后于1994年和1998年两次扩大调整来源期刊目录和数量,现收录1,765种社会科学期刊,主要涉及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少数用社会科学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的教育学、语言学和文化研究的期刊也收录其中,共覆盖50个社会科学分支学科。同时,为了防止疏漏,该数据库还包括个人推荐选择的确有学术价值、但发表在其它著名的国际性科学、技术和人文类杂志上的优秀论文,共涉及6,500多种刊物。A&HCI全称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最初创立于1975年,数据也回溯到1975年,后于1994、1999和2002年三次增减调整来源期刊数量和目录,现收录1,121种国际著名的艺术与人文类期刊。同时,为了防止疏漏,该数据库还包括个人推荐选择的确有学术价值、但发表在其它著名的国际性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杂志上的优秀论文,共涉及7,000多种刊物。应该指出的是,这两大检索数据库都有各自的阵容强大的专家库,参与刊物的遴选和论文的推荐和筛选。笔者最近两年一直参与来源期刊的评审工作,并对之提出意见或建议。一般说来,一篇重要的论文发表于两大检索数据库之一的来源期刊的三至四个月后,就有可能被收录,少数非来源期刊上的重要论文经专家推荐,一般半年后也可收录数据库。因此它们所拥有的学术性和客观性应当得到一定的肯定。

   但是任何涉及艺术与人文类以及意识形态色彩较强的学科,其科学性和客观性都不是绝对的,因而难免带有一些人为的因素。这也就是为什么自然科学领域内的诺贝尔奖往往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公认,而人文社科领域内的诺贝尔经济学、文学和和平奖则常常引起争议的原因所在。因此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它们的缺陷。应该承认,在上述三大检索数据库中,英文刊物占压倒多数,这自然与英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应用不无关系。更为令人不安的是,在后两种检索数据库中,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中文期刊,只有少量的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出版的英文期刊。这显然对中国学者是不公平的,对此我已经联合了一些国际人文社科领域内的著名学者在多种场合进行了呼吁,并直接致信美国科技信息所(ISI),希望有一些优秀的用中文发表的中国期刊进入这两大检索数据库,这样,它们才能真正名副其实地成为具有国际性标准的权威性检索系统。最近一个令人可喜的消息证实,由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外国文学研究》双月刊已于2005年列入A&HCI源刊,随之一大批中国学者撰写的中文论文收录其中。这自然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另一方面,我又发现这些论文几乎没有被引用。因此,我认为,使用上述两大数据库作为评价体系,一定不能只注意数量,而应更注重收录其中的论文的质量,也即论文的被引用率和影响力。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客观和实事求是地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们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随着“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升温,更多的中文学术期刊将收录上述两大数据库,并将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产生应有的影响。但在这一远大的目标尚未实现之时,我们暂时沿用SSCI和A&HCI作为评价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之国际性影响和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仍不失其客观性和权威性。对此我们不应有任何异议,更不能因为自己的论文没有一篇被收录而从根本上对其应有的客观性和权威性予以否定。

   也许有人会问,中国既然拥有数量庞大的人文社科研究者,而且每年都会发表许多新的研究成果,那么中国人文社科研究在当今国际学术界有无强劲的声音和重要的影响?对此我只能先遗憾地回答,有一些声音,但不强劲,有一些影响,但现在还不明显,对其原因我将在下一节进行分析。作为一种权宜之策,由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共同主持的一个期刊评估项目几年前推出了CSSCI(中国社会科学论文索引),这一索引已被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视为评价其学术成果的重要标准,对此也有不少人想知道它与国际上权威的两大数据库在学术规范、学术评价机制等方面有无差异。

   我虽然没有从一开就参与CSSCI项目的开发和研制,但对这一项目的评审程序还是略有所知。我认为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检索数据库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同时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在某些方面是接近国际标准的,比如说首先框定一些来源期刊,而且这类期刊的数量每年都不是固定的,这就给各种收录期刊一种无形的压力,使它们始终处于动态的竞争状态。其次它也很注重所收录论文的影响因子,通过检索,作者可以知道是谁在何处引用了自己的论文,以便于引用者进行互动。但它的缺陷则在于某些学科的刊物因为种种原因受到了忽视,大量的以书代刊但质量较高的丛刊或集刊也收到了忽视,而且每年对论文从发表到收录之间间隔的时间太长,这显然也是不利的。再者,不少人对所收录期刊的权威性也提出了质疑,其理由在于(1)目前中国的绝大多数学术期刊都没有实行匿名评审,更谈不上国际范围内的匿名评审了,往往只是几个编辑仅根据自己的兴趣就可以决定是否刊用一篇论文;(2)与国际权威的检索数据库相比,专家参与的成分相对说来较少,这样就无法弥补国内刊物本来就存在的缺陷;(3)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未作明确的划分;(4)还有少量的CSSCI来源刊物通过收取版面费来进行创收,这显然会影响刊物的学术质量和品位。但我认为,对这一新生事物我们也无须横加指责,而应当不时地向主持这个项目的机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努力使之完善,真正达到与国际权威检索系统的互补和接近。否则要我们这些专家还有什么用呢?我最近通过和这个评价中心的研究人员的接触,发现他们已经采纳了我们提出的有益建议和意见。在此,我再提出一个建议,CSSCI是否可以改名为CH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索引),并且成立一个动态的专家库,对所收录的来源期刊进行随即抽样检查,并且也和上述国际检索数据库一样,发挥专家推荐的作用,这样一来就可以尽可能地使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优秀论文不被忽视,同时也使这一检索数据库更加具有权威性并符合各学科的实际情况。

  

   二.全球化时代中国人文社科研究的世界性

  

   不少学者已经认识到,我们当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具有全球化的特征,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已经无法把自己封闭于一隅,而应更加频繁地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和对话,通过这种交流和互动式的对话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国门发挥更广泛的国际影响。人文社会科学一向以人和社会为研究对象,那就更不能脱离我们所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有人也许会问道,我们自己的CSSCI与国际上通用的、使用英语作为主要语言的SSCI、A&HCI是否有接轨的可能?在中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我们能否以上述两大国际检索数据库作为评价人文社科学术成果的标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这其中是否会隐含着某种文化霸权的意味?毫无疑问,这些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并试图提出我自己的解决方法的。

首先,我认为,令人可喜的是,中国人文社科学者也有了自己的学术评价体系,我们自己的CSSCI正在朝着与国际上通用的、使用英语作为主要语言的SSCI、A&HCI的方向努力,

如果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一旦接受我们的建议,打算再收录一些中文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那么我们将建议他们首先参照CSSCI所收录的400多种期刊,并在很大程度上从中筛选来源期刊。当然,为了防止疏漏,他们也会包括个人推荐选择的确有学术价值、但发表在其它著名的中文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杂志上的优秀论文,甚至他们也还会在国际范围内邀请另一些专家再推荐一些其价值尚未被发现的中文学术期刊。如果那一目标实现,其中隐含的英语文化霸权的因素便被消解了,而在现阶段,这种语言霸权无疑还会存在。如果我们将两大国际检索数据库再加上CSSCI相互参照,共同作为学术评价的相对客观的标准,应该是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的。但即使如此,我们仍然有可能会漏掉一些发表在虽未列入检索系统的来源期刊但确有影响的刊物上的重要论文。因此,以上述两大检索再加上CSSCI为标准尽管是可行的,但绝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因为有些论文的价值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考验和实践来证明。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了SSCI、A&HCI对中国人文社科研究的借鉴意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这两大索引呢?由于教育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简称985项目)自1999年以来已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启动,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乃至全球化进程也已加快了步伐。北京大学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图书馆率先订购了三大国际检索数据库的光盘,受到校内外师生的普遍欢迎,利用率很高。这两所学校还采取了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师生用英文撰写论文在SSCI和A&HCI来源期刊上发表。我认为这是十分必要的和非常及时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文社科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弱势”之地位。同时我也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文社科研究走向世界并发挥日益重要的影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这方面我不妨略为展开一下。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了解这两大国际检索数据库,使我们有了一个明确的瞄准对象和奋斗目标。我多次在国外大学演讲时声明,中国是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大国,中国不仅应当在全球经济的发展方面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同样也应当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应当在国际学术界发挥重要的影响。但究竟如何发挥这种影响呢?首先应该使别人了解你,听到你的声音,然后才能潜移默化地受到你的影响。因此我们所说的与国际接轨决不意味着与西方的接轨,我们要区分国际化和西化这个界限。我曾在另外的场合多次指出,我们一提到国际化,就会有人认为这是不是另外一种全盘西化的变体。我认为,我们当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走向世界,并不仅仅是向西方靠拢,而是真正和国际上最先进、最能代表学术发展方向的前沿理论进行对话,这样才能够促进中国人文社科研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当然,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即在未来的世界上要想有效地生存下去,不会目前始终处于强势地位的英语恐怕寸步难行,你根本无法得到互联网上的信息,因为互联网上的信息80%以上都是通过英语传播的,所以你要想得到信息,就不能等待别人去为你翻译。在当前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知识可以转为信息的形式,而信息则是一种财富,所以你如果不能够及时地获取信息的话,就等于失掉了很多财富。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在我所处的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界,曾出现过这样的担心:一些人认为,我们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失语了,中国的学术患了“失语症”,也就是说,在我们中国的学者中,能够在国际论坛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者寥寥无几,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我们中国人的声音几乎是难以听到的,或者即使有时能听到,其声音也是非常微弱的。那么这种状况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当然有很多人认为这是我们所使用的语言造成的,但是我认为这不完全是一个语言的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是不是已经提出了目前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前沿话题;第二,我们能不能把它准确流畅地用符合国际规范的学术话语表达出来,还是仅仅在部分层次上跟国际学术界进行对话。如果我们和国际学术同行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对话,那么这种对话便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最后才涉及到语言的问题。但是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中国语言在全世界的普及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一些旅游胜地,以往的法、日、西班牙语翻译已经扩展到了汉语翻译的范围,这就说明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要想进入这个市场,不会汉语就很难。同样,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逐渐走向强势时,国际学术界也不得不设法了解中国,这时汉语的强势地位就会逐步显示出来。因此,在目前我国的科学情报机构尚未拿出一个足以与上述两大检索数据库相对等的检索系统的情况下,充分地利用上述两大国际人文社科检索数据库来传播中国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策略。

   其次,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中国学者如果自觉地利用了SSCI和A&HCI的标准,就有可能促进中国人文社科研究更快地进入国际性的对话空间,最终实现对人类精神文化的建作出更大贡献之目的。但是,在现阶段一下子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大的困难。我这里仅举我所从事的文学和文化研究为例。一部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即使用汉语写的,西方的汉学家也会用英语把它翻译出来,用英语把它转述,用英语把它表达出来,或者国外的研究者也可以来主动找你进行讨论和对话。而在学术研究领域内则不是这样,不少西方的汉学家不屑去花时间翻译中国学者的论著,他们只是借鉴其中的一些有用的资料,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论视角分析阐释并用英文加以表述,最后便成了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所以说,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失语现象在相当一种程度上也是存在的,也就是说,造成的后果是中国文化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学理论批评遗产,竟然不为世人知道,当然除了少数汉学家以外。我们知道,汉学在国际学术界是非常边缘的,欧洲的很多大学都没有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美国也只有一些主要的大学的东亚系,还有更多的一些学院,才有中国语言的课程,而教授中国文学和文化课程的大学则很少。对许多外国人来说,为什么要学中国的语言,并不是要了解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而只是为了和中国人做生意,所以他们在学了一点汉语之后,立即就转到其他的经贸和商业领域去了,真正留在学术研究领域里的人是极少数的。所以我们如果没有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和国际学术前沿对话,只是被动地等待西方的汉学家来发现我们中国文化和文学的优秀作品的话,显然就会处于一种滞后性。其结果自然就会造成失语的状况。

   因此,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与国际接轨,并不意味着与西方接轨,而是意味着与西方进行对话,通过这种对话逐步达到理论和学术的双向交流,而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中国的学者才能逐步对西方的学者产生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全球化的时代,几乎人人都在学习英语,试图用这种具有世界性特征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声音,那么我们的人文社学科学学者将有何作为呢?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我们的科学家已经非常自觉地要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用英语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出来。而在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却有相当一大批的学者还不能够和国际学者进行直接交流,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翻译的中介。实际上,有些东西是不可译的,比如说中国古典诗词和一些写得含蓄且技巧要求很高的作品就是如此,因为在翻译的过程中这些东西会失掉,所以我们要想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迅速地进入国际前沿,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不得不借助于英语的中介。我认为,在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的时候,即使我们有时用的全球普遍使用的语言---英语,但是话题的内容和观点却是中国的,也就是本土的,那么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文化会被西方文化殖民。倒是与其相反,它会更为有效地使我们将中国文化学术的一些重要观点逐步介绍到全世界,从而一方面使得中国人文学者在国际论坛上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强劲,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再者,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汉语,可以预见,汉语将成为仅次于英语的世界上最为普及的一种主要语言。当然,“汉语热”的兴起肯定有助于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普及和推广,但是中国的文化和学术研究也应当跟上,在这方面,自然科学家们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对国际同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相比之下,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成就和国际性影响则微乎其微,在有些领域内,国际学术界甚至根本忽视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中国是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大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也应当对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借助于上述两大检索数据库的作用和客观影响,我们完全有可能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跻身国际人文社会科学大国的行列。

  

   三.主要国际学术期刊评介(文学和文化研究类)

  

   由于我本人主要从事的是比较文学、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而且我自己主要也是在这类刊物上发表文章,只是偶尔才应约在另一些综合性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一些宏观评述的论文,因此我主要关注上述三个领域内的SSCI和A&HCI来源期刊。下面谨根据我本人的知识和经验向大家评介一下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领域内的部分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的办刊宗旨、主要研究方向和兴趣以及如何做到有效地在上面发表论文。这些刊物都是上述三大检索的后两种检索的来源期刊,在本领域内有着公认的权威性和广泛的影响。

   (1)《新文学史》(New Literary History),这是国际文学研究领域内最富有盛名的极少数几个权威期刊之一,创刊于1969年,每年出版四期,研究兴趣一般分为两类:从理论的视角关注文学史上的老问题,致力于对这些老问题作出新的解释;研究任何世界范围的或具体国别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流派和具有经典性的作家、理论家。行文格式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规定的格式,但注释用的是尾注(Chicago Manuel with endnotes),只注明出版地点,而不注明出版社。该刊自2001年以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每年出版一本精选本,由选自发表于当年各期的10-12篇论文组成。编辑部地址(Editorial correspondence)为: The Editor of New Literary History, 219 Bryan Hall, University of Virginia, Charlottesville, Virginia 22903, USA.

   (2)《批评探索》(Critical Inquiry),与《新文学史》齐名,也是国际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内最富有盛名的极少数几个权威期刊之一,创刊于1974年,每年出版四期,研究兴趣早先与《新文学史》大致相同,只是更带有芝加哥学派的多元主义倾向,后逐步越来越转向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并带有解构和后殖民批评的倾向。行文格式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规定的格式,注释用的是脚注(Chicago Manuel with footnotes)。该刊自2006年以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每年出版一本精选本,由选自发表于当年各期的10-12篇论文组成。编辑部地址及主编(Editorial correspondence): W.J.T.Mitchell, Critical Inquir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2 Wieboldt Hall, 1050 East 59th Street, Chicago, Illinois 60637 USA.

(3)《疆界2》(boundary 2), 当代国际文学和文化研究界最有先锋特征的期刊,创刊于1974年,每年出版三期,早先的研究兴趣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与文化现象,后逐步过渡为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经常就某一理论问题或文化现象编辑出版专刊,

并由杜克大学出版社出版《疆界2》丛书。行文格式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规定的格式,注释用的是脚注(Chicago Manuel with footnotes)。中文精选版已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自2004年起出版了两卷。编辑部地址及主编(Editorial correspondence): Paul Bové, Editor of boundary 2,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526 Cathedral of Learning, Fifth Avenue, Pittsburgh PA 15260, USA.

   (4)《国际英语文学评论》(ARIEL),当今国际英联邦文学和后殖民文学研究的最重要评论季刊之一,主要关注除英国以外的所有用英语写作的文学和后殖民理论及文化现象,创刊于1970年,每年出版四期,经常就某一理论问题或文学和文化现象出版专刊。行文格式为: 美国现代语言学会规定的格式(MLA),引文页码在文中注出,文后附有引文目录,注释仅用于对文中涉及的问题作进一步解释。编辑部地址(Editorial correspondence): Editors, ARIEL, Department of English, The University of Calgary, Calgary, Alberta, Canada T2N 1N4.

   (5)《南大西洋季刊》(SAQ[The South Atlantic Quarterly]), 也是国际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内富有盛名的季刊之一,创刊于1901年,每年出版四期,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理论问题,偏重现当代,具有左翼色彩,经常就某一理论问题或文学和文化现象编辑出版专刊。行文格式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规定的格式,注释用的是脚注(Chicago Manuel with footnotes)。编辑部地址及主编(Editorial correspondence): South Atlantic Quarterly, Box 90676, 05 Art Museum, Duke University, Durham, NC 27708-0676, USA.

   (6)《比较文学研究》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由美国比较文学学会和宾州州立大学主办的季刊,发表任何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东西方文学和理论的论文,近年来比较关注后现代、后殖民和全球化问题,每年出版四期,经常就某一跨文化理论问题或文学现象编辑出版专刊。行文格式为: 美国现代语言学会1985年规定的格式(MLA),但文后不附有引文目录,只用注释来标明引文出处以及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编辑部地址(Editorial correspondence): Editor,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Department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311 Burrowes Building,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Park, PA 16802, USA.

   (7)《新诗神》(Neohelicon),由匈牙利科学院主办、荷兰克罗尔学术出版社出版的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半年刊,主要关注世界范围内的文学和文化现象,有时也关注人文学科相关领域内的热点话题,发表语言分别为英语、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行文格式分别为:芝加哥格式或哈佛格式,带有内容提要(Chicago Manuel or Harvard Manuel with an abstract)。 编辑部地址(Editorial correspondence): Institute of Literary Studies of the Hun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Neohelicon, Budapest, Menesi ut 11-13, H-1118 Hungary.

   (8)《视角:翻译学研究》(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翻译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外语系合作主办的翻译和跨学科研究季刊,由英国多语种文献出版公司出版,每年出版四期,清华大学出版社在中国出版其英文影印版,每年出版一期合订本。行文格式为: 美国现代语言学会规定的格式(MLA),带有内容提要,引文页码在文中注出,文后附有引文目录,文中可出现汉字,注释仅用于对文中涉及的问题作进一步解释。编辑部地址(Editorial correspondence): Cay Dollerup, Editor of Perspectives, Centre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Department of English,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Njalsgade 80, DK-2300 Copenhagen S, Denmark; 亚洲的投稿者请寄Wang Ning, Co-editor of Perspectives,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P.R.China.

   (9)《小说论坛》(Novel: A Forum on Fiction),创刊于1967年,由美国布朗大学主办的专门以不同国别-民族文学中的小说为研究对象的期刊,每年出版三期,此外也关注任何关涉小说创作与评论的理论问题。行文格式为现代语言学会规定的格式,不带有内容提要,文下尽量少加注释,引用文献在文末按阿拉伯数字排序。编辑部地址及主编(Editorial correspondence): Editors, Box 1984, Novel, Brown University, Providence, RI 02912, USA.

   (10)《现代语言季刊》(MLQ[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创刊于1939年,由美国华盛顿大学主办,杜克大学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四期,主要关注不同语种和不同国别-民族的文学史写作,以及从理论的视角对文学史上的老问题的新阐释。行文格式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规定的格式,注视为脚注。编辑部地址(Editorial correspondence):Editor, 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 Department of English, Box 354330,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WA 98195-4330, USA.

   从上述几种国际权威英文学术期刊的评介中,我们也许已经注意到,这些刊物分别采用了三种格式:(1)MLA,带内容提要或不带内容提要,主要用于语言文学界;(2)芝加哥格式,主要用于文学理论批评和文化研究刊物,沿袭时间较长;(3)哈佛格式,带内容提要,主要用于社会科学刊物,当然也常用于自然科学刊物。我认为,若要向这些刊物投稿,首先我们应当仔细阅读这些刊物的最近几期,对其关注的问题以及大致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有所了解。当我们写出自己的论文后,试图投寄给某个刊物时,最好先客观地将其与已经发表在那一刊物上的论文作一番比较,如果确信其质量不在其下后再考虑是否投稿。我们如果确实写出了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也不能忽视试图投寄发表的刊物的固定格式。当然,内容是最主要的因素,如果质量很高的论文一旦被编辑部考虑,编辑人员会就格式问题与你联系,要你作出修改;但如果论文的质量在可发与不可发之间,语言错误较多,且格式也不对,就有可能被拒绝,这尤其体现在人文学科领域。所以掌握起码的学术话语和行文格式也是投稿命中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部分刊载于《学术研究》2006年3期,作者授权天益发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王宁  王宁词条  评介  评介词条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词条  社科  社科词条  人文  人文词条  
理论新闻学

 陶东风:基于差异的互补

   1、中国正处在一个转型期,无论是社会学家还是人文学者对此都应当予以高度关注。但人文学者与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其对今天的社会转型所持的态度,他们看待现实问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