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龙谨汐:大学生最爱机关工作的代价

  

  近日社科院发布《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在就业的2011届大学生中,有47%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就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和教育研究院于2010年启动的中国大学生就业追踪调查也发现学生最理想的单位类型是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占到了总数的六成以上。

  公考热,国企热在延续,大学生“到体制内去”的声音不绝于耳。为什么大学毕业生那么偏爱机关工作,大学毕业生是否真地那么爱机关工作,机关工作有其什么代价?过多的优秀人才到机关工作对于大学生自身和国家社会分别有什么影响等问题值得反思。

  影响大学生偏爱机关工作的因素有几个:

  第一,稳定。铁饭碗到今天依然非常铁,甚至很多机关的饭碗都成了银饭碗,金饭碗,干好干坏一个样,与众多市场化企业中高压力,高风险相比,在机关工作,只要不犯大错,不用担心被炒鱿鱼,只要一日踏入机关大门,就有终身作为机关人的可能,这种机关工作的“稳定”观在大学生群体中广为流传。

  第二、户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就业时考虑户口指标的问题,务实的大学生早早地开始考虑户口对人生的影响:子女上学、买车买房、社会保障等方面。

  以北京户口为例,每年的进京指标非常有限,有毕业生就表示,宁愿牺牲几倍的待遇也要争取一个户口。与市场化、非体制内的企业相比,机关单位是持有户口指标的大户。为此,很多学生认为基于对未来户口的考虑,先选择有户口的机关单位是更审慎的选择,获得户口之后,在未来仍然有转移到其他更有活力、待遇可能更好的市场化企业中去的机会。

  第三,社会声誉。旧有的社会的评价体系依旧在延续,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依旧深厚。公务员机关单位的工作在社会上的美誉度依旧很高,在很多人眼中,公务员仍然是天底下最好的职业,进入机关体系,也意味着获取权力和身份。当社会都以公务员为荣的时候,处于对名誉的追求以及虚荣心等方面的考虑,选择机关单位的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家长们等上一代的或上几代的老人们也在推动大学生对机关单位的选择。

  第四,福利。机关单位的福利给一般人的印象是各色各样的福利,明的钱不敢发,暗地里是各色的福利,除了购物卡、健身卡、过节费等,有些单位连柴米油盐酱醋茶、洗衣粉、洗发露等生活用品都发,这样“无微不至”的的福利给人一种想象,对机关单位更加抱有期待。

  在医保、社保方面,公务员机关单位员工独占优势,如有传闻称公务员不用交养老金,但是最后养老金确是普通城镇职工的3—5倍。这样的信息常常会增加大学生对机关工作愿景的想象,从而基于长远考虑,而选择机关工作。

  第五,清闲度。与众多市场化企业加班、高强度的工作相比,机关单位的清闲被称为一种“软福利”,成为大学生就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尽管,机关工作看似有很多优点,但是实际上大学生在选择机关单位也有机会成本和代价。

  首先,机关可能束缚个人能力的发展。与市场化企业相比,过于安逸的工作环境不利于能力的增长;有公务员曾经表示“做几年的公务员会丧失工作能力,除了做公务员之外,什么都不会做。”

  其次,机关的工作环境不佳。机关单位官僚化严重,等级森严,论资排辈;喝酒成风;工作枯燥、乏味,整天“编造”文件、报告,要想方设法去符合领导心意,处事谨小慎微,常常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这样的工作环境也常常让刚毕业的大学生难以招架,大叫疲乏。

  第三,机关的福利待遇并不都是很好。机关的福利待遇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不可以一概而论。与国家部委、央企、部分富裕的省市县的一些重要部门相比,很多中西部的基层公务员的待遇很一般,有基层的公务员透露,一个月才一千五左右的收入,并不是太多,而拥有灰色收入权限的是那些领导们,众多普通的机关工作人员的日子并不好过。

  第四,机关的发展前景不确定性太大,关系成分太多。很多没有关系的机关工作人员深受“关系”困扰,没有很强的“关系”背景,升迁遥遥无期,深感在小地方浪费了才华,耗费了生命。

  综合大学生进入机关工作的优势和劣势发现,进入机关工作是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的选择,不确定性太高,代价也很深远,并不是所以的机关岗位都是“黄金职位”,会让大学毕业生毫不犹豫的选择。

  实际上,现在的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大多数都会慎重的考虑选择。在面临比机关单位更好的机会的时候,也会主动选择更具活力,更能发挥才能,待遇更好,确定性更高的市场化、非体制内的企业等单位,毕业生在选择的时候并不是完全的盲目崇拜机关单位。

  而对于国考热、国企热,大学生参与公务员考试人数多和广的一个原因是应对“就业难”,为了寻求更多的机会,而并不能说很多人把公务员当做唯一的选项,本身公务员考试考上的概率并不高,多参与考试只是增加考上的概率,大学生公考热也并不能完全说明大学生对机关单位有多么的偏爱。

  从实际层面上来看,一方面,大学生在就业选择的时候,更加理性和功务实,并不是天然地偏爱机关单位;另一方面,对于机关单位的选择也让大学生付出巨大的代价,可能失去待遇更好,更适合自己,更有利于自身能力增长和长远发展的工作。

  教育是百年大计,未来世界各国的最大的竞争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如果大学培养优秀人才过多的进入论资排辈、等级森严、氛围压抑,而不利于创新和能力增长的机关单位,使得大学生不能在更合适更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位置发挥作用,那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大学生偏爱机关工作的侧面也说明了中国改革的停滞,旧有政策(如户籍制度)和固化的社会结构的延续,在阻碍人才更合宜的自由流动。大学生扭曲的就业选择,对于个体自身和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代价  代价词条  最爱  最爱词条  机关  机关词条  大学生  大学生词条  工作  工作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