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左右的男女,多半处于“围城”内外。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如今这代人的婚姻特征逐渐趋于两个极端。不论已婚还是离异,要么就特别幸福,二人世界快乐得不得了,要么就特别“不幸”,一旦“触礁”就决然分手。
没有黏黏糊糊、藕断丝连,也没有凑合,或是“义务与责任”的过多牵绊,合与不合是如此清晰。
一位女友,曾与老公相恋八年,但婚后发现还是无法终生相守,一年后离婚。
一位朋友,婚后曾为另一女孩怦然心动。他自感愧疚,在单相思的状态下就向妻子言明,离婚。后来,他这段恋情终是无望,又打算“回头是岸”。我们问他:你这是何苦?他说,我不愿欺骗自己和妻子。
还有一位女友,经历完一场轰轰烈烈的婚外恋,老公也表示可以原谅她。但一年多来,俩人感情日渐淡然,痛定思痛,决定离婚。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也许你会说,这是现代人把离婚当儿戏。也不尽然。
我们会十分轻易地感受到那些30岁左右的朋友的幸福生活。他们主动谈起假期携手出游,周末一同下厨,甚至与朋友结为通家之好。夫妻间的和谐、相互珍惜令人艳羡,“丁克家庭”则更为典型。只是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很难举出特别的例证。
或许可以这么说,这一代家庭“幸与不幸”的二元划分,体现了他们的婚姻观念。也许离婚并不意味着不幸,而没有爱情,俩人凑合过才是真正的不幸。
这种倾向源于什么呢?也许最直接的教育来自于父母所给予的那个家庭,看到那一代的家庭状况,才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不知别的家庭如何,反正我从小就看惯了上一辈家庭的恩恩怨怨。来自姑舅叔婶,甚至父母间的关系常令我费解。他们曾相互猜忌,甚至大打出手。我相信吵架并不可怕,假如有良好的沟通与理解的话,但我知道他们没有。彼此记恨,可也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过了下来。
他们也有相互间的关照,但多半是出于“责任和义务”,是“理应如此”。当他们进入老年,争吵随之消失,这是相依相伴最本质的需要。但经过几十年零零碎碎的磨伤,爱情的光华又失落在何处?
在上一代中这种家庭关系并不稀奇,可我从小看到这些,就下定决心,自己今后的婚姻决不能这样。
我要共同语言,但不强求别人的志趣爱好一定和我一致。我要安全感和责任感,但要基于彼此间真实的情感和信任,这些都是先决条件。我快乐,也要爱人快乐,我们要的是高质量的家庭生活,没有必要为了维系一个空壳而虚与委蛇。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离婚率节节攀升,婚外恋比比皆是,怎能比上一代幸福?的确,随着社会开放度的增加,人的欲望被极大限度开发出来,也极易遇到诱惑。可是,谁说“两极化”倾向不正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的清醒认识?
现实生活就是那么残酷,没法两全其美。你的爱人温柔体贴,却不见得会挣大钱。你欣赏伴侣的温婉贤淑,但也喜欢看漂亮姑娘。哪有十全十美的梦中情人呢?在情感的挣扎中,我们更多听到的是,情人有情人的好处,爱人有爱人的优点。问题是假如你打算要最终选择一个,就不能两者优点兼得。所以,你与其抱怨爱人不具备情人的优点,不如问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有时候,获得幸福的前提就是要懂得扬弃,没有十全十美的婚姻,而“两极化”中的幸福婚姻正是因为懂得把握自己的需要,才能成为幸福的“极点”。
对你来说,你追求的快乐是什么?伴侣的哪些特征是你最满意的?个性中最本质的需要也就反映你对伴侣最真实的要求,假如他(她)能够与你契合,那就谢天谢地,你已经找到了另一半,已经有“共同语言”了。其余的良才美质,兼具更好,没有也无妨。反正你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不能什么都拥有,何必对伴侣苛责?
因此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幸福婚姻”多半带点缺憾。俩人都想事业有成,就要忍受聚少离多。如果更愿意享受天伦之乐,不如早点要个孩子。如果你需要温存体贴的爱人,就别逼着他升官发财。
两极化中幸福的“极点”,并不是没有其他欲望,而是懂得“取一瓢而饮”的道理,并自觉地把握,积极地建设,而不是简单地克制和凑合。如果说追求爱情需要一种能力,首先是把握自我的能力。
而对于“不幸”的极点,也不能一概否定。或许正因为明确了自己的需要,才走出一段婚姻,珍惜未来的幸福。
令人庆幸的还在于,我们生活在当今这个时代,信息如此发达,新知层出不穷。在接受新观念的同时,我们也有机会学习经营幸福的方法。既然众里寻他千百度,我们都放弃了其他诱惑,为什么不令彼此的感情更坚固?善于经营幸福的家庭,彼此间的交集越大。渐入佳境之时,什么忠贞、责任都是不需要下决心的选择。而这样的伴侣,能真正经得起生活的风浪,情感的考验。
一位已婚的女友曾展开过一段轰轰烈烈的婚外恋,渡尽劫波之后,她终于获得老公的原谅,回归家庭。可很长一段时间,她郁郁寡欢。她说:我一直向往浪漫完美的婚姻。可因为我的错误,我们的感情不纯洁了。
可她的老公说:不会!你要相信,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绝无瑕疵的婚姻。而幸福家庭都是共同走过了波折和磨难,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