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矛盾、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暴力隐患等方面的因素正日益困扰着现代社会的青少年,近1/4的中学生有轻生念头,是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调查数据,关注青少年精神健康,不仅仅是家长、学校和心理专家关注的话题,它更是我们整个社会应该共同承担的社会问题。
关注青少年精神健康·典型案例
从5岁那年第一次偷拿家里的500元钱开始,女孩李林(化名)嗜偷成瘾已整整10年了。心力交瘁的父母想尽了所有的办法,倔强而无奈的孩子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昨日,李林的父母、舅舅和舅妈向本报求助:究竟用怎样的方式才能彻底断绝孩子的偷瘾?本报记者宿恒为您报道
10年嗜偷成瘾,她该何去何从
悲父母:女儿偷习难改
说起女儿的成长经历,从乐至老家来蓉的父母泪流满面。李林5岁那年,家里突然发现平时放在衣柜里的500元钱不见了,直到许多天后,夫妻俩才发现盗窃者居然是自己5岁的女儿,但那时,李林的父母并未太过指责孩子。
小学二年级时,李林成功地从老师办公室里拿走了一本教科书,并于第3天偷偷还回。而在学校花卉展期间,李林甚至将一盆鲜花挪到了厕所里,然后“义愤填膺”地向校长举报:“有同学偷花!”……直到孩子上小学6年级时,父母才恍然发觉:这个在家人面前言语不多的乖女儿居然染上了如此恶习!面对父母一次次的责骂,李林每次都信誓旦旦要痛改前非,然而,“下不为例”的话却在父母的斥责和泪水中一次又一次地说了又说。舅妈:孩子屡教不改
上初中后,李林继续偷着拿家里的钱。几年间,她已学会了娴熟地拧开抽屉的螺丝,粗暴地砸坏坚固的铁锁。最“经典”的一次,她将家里放在衣柜里的1000多元钱偷偷拿走,然后用扳手打碎穿衣镜,逼真地营造出“有贼入室”的假象。这一度让家人信以为真。而当父母恍然大悟后,他们彻底绝望了:父母难以理解孩子那离谱的“销赃方式”———不是买工艺品送给同学,就是干脆将钱送给同伴。每次“追赃”,家人都要一次次地厚着脸皮来到同学家,重复说着同样的话:“我们女儿给你的钱还在不……”
去年,李林被送到成都舅妈家。但来蓉后仅几天,李林便偷走一亲戚的700多元钱。苦口婆心的舅妈用最大的宽容教育孩子,但收效甚微。直到几天前,李林还从卧室拿走舅妈1100元钱。舅妈一家人伤透了心:是金钱的诱惑,还是偷窃成功后的巨大成就感,让孩子不顾后果地一次次伸出“第三只手”?
女孩:我控制不了自己
直到父母离开小房间,躲在被窝中的李林才伸出脑袋,表情漠然地告诉记者:“我也不想偷,但我控制不了自己。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看到东西就想拿。我也觉得这样不好,我也想改,但我没有办法……”她甚至告诉记者:“我想过干脆进少管所,这样就偷不成了,要不然我自己都管不了自己……”助民警:像朋友一样交流
记者随后联系到成都市公交公安分局民警。昨日下午4时,李林在舅妈/的陪同下来到公交公安分局一大队。此时,谢兵和杨伟两名警官正对一名公交车上盗窃手机的嫌疑人进行审讯。李林紧靠着舅妈略低着头。身着制服的民警、满脸懊悔的盗窃嫌疑人,冰凉的手铐、讯问笔录上醒目的“呈请刑事拘留”……整个过程,孩子没有说一句话。
随后,分局法制科民警唐建新与孩子坐到了一起,像朋友、也像长辈一样面对面交流:“如果你侵害了别人的财产,势必受到处罚,这样对一生都会产生影响……”此时,李林倔强地咬住了嘴唇,沉默。民警随后讲述了几个案例,描述了受害者的焦急、失望和伤心后,李林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并向警官讲述了自己的想法。临走,她告诉记者:“这些话,以前从没人给我讲过,我记得了。”
专家:营造宽松的环境
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专家李静副教授: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病叫“偷窃癖”,对于“偷”的东西,她并不特别需要,仅是为了满足主观上“偷窃”过程带来的一种快感。李林应该在专家指导下进行一些心理治疗和行为训练,家长也应给她营造相对宽松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