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上百万学生挤破脑子进入大学,以及百万学生像潮水般涌出大学校门,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高等教育质量备受质疑,高等教育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教师到底要教什么?文中作者提出许多有意义的观点,请慢慢体会吧!——
再不久,千千万万的大学生又将走完一个学期。他们中的很多人以及他们的家人,可能为刚刚过去的几个月或是几年投入了相当可观的时间、努力以及金钱(债务)。这些付出值得吗?
某些证据表明,为大学投资是物尽其值的。今年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美国的一间独立民间调查机构——译注)一项针对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及其满意度的 调查 显示,毕业生中有 74% 的人认为他们所受的教育 “对增长学识相当有用”,69% 的人认为 “教育让他们更加成熟”, 55% 的人称 “教育对将来工作就业很有帮助”。此外, 86% 的人觉得 “上大学对他们个人来说是一项很好的投资”。
大学教育:功利视角下的偏差
尽管如此,有关高等教育 “失败” 的声音仍然源源不断地传来。其中大多跟资源获取不平等有关,比如学费太高、入学政策不公、退学率过高等等。令人失望的还不止这些,研究生和兼职教职工遭到压榨,华而不实的东西受到追捧(看看那些水平赶得上专业的高校运动队,还有华丽装潢的学生宿舍和活动中心),形同虚设且开销巨大的行政职位一个接一个冒出来。
这些批评所指向的问题都很重要,但与皮尤调查显示的乐观情形并不矛盾——学生在教育中获取的核心价值,依然是学习知识、学习道理、为将来踏上职业道路做准备。
但是,这些负面议论也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当下的教育质量着实堪忧。最明显的就是,现在的大学课程设置让学生跟他们本应去学习的东西脱离开来。在如今的大学生看来,大部分课程都 “无聊透顶”,只有关乎就业,或者教师用讨人喜欢的方式授课时(多点趣味、来点激情、“潮”),课堂内容才值得一听。
这样一来,学生只要混够了学分就心满意足,也就只愿意付出取得到这个分数的时间学习。教授已经不指望学生能够真心实意地投入了,就算交上来的作业充其量只能算勉强合格,他们也往往会给一个好分数(B 甚至更高)。
即使在生源优秀、师资一流的院校,学术激情的匮乏也是真实存在的。随着学校整体质量的降低,这种现象愈发明显。这源自于学生和教师对一个基本问题存有误解:
大学是做什么的?
大学之本:构建学术生态圈
首先,大学不只是对学生施以教化的机构,这是它的一项重要功能,但并非其存在之理由 (注:原文为法语)。大学最根本的功用,是孕育一个学术生态圈,一片学术思想的沃土,这里激荡的是我们对科学的理解、对人文的体会,以及对艺术的表达。
如今,这个学术圈的成员主要是高校各个院系的师生:科学家、人文学者、社会学家,以及钻研艺术的学者。还有法学、医学和工程,这些学科的应用技能也深深植于科学理论和人文知识之中。倘若高等教育也开始像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那样,重视实践甚于理论,那么我们就脱离了高等教育的核心特征——学术文化。
只有把学术文化视为我们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才有存在意义。要不然,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吧——用一个汇聚了职校、技校、专科院校及各种辅导培训功能的大综合学校,低价高效地为青年人提供职业培训,教会他们做人处事的基本。这样我们就不必花大价钱、下大力气去养活诸如物理学家、哲学家、人类学家和艺术历史学家等专家教授了。如果我们不推崇知识、不尊重各个学科致力的追求,那么高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好的教学不是让课程变得有趣,而是让学生成为更有意思的人。
这对于我们如何看待大学课堂的现状有着重要影响。教师首先要将自己定位为学者,其使命是专注于对诗歌、历史、人的心理、物理、生物等等等等,他们自己的专业进行探索和思考。教师还应该认识到,这种专注不仅仅源自于他们个人对某些问题的兴趣,同时还应体现一种信念:就算是眼下看不出实际的用途,这些问题对全人类具有普遍的意义。正因如此,每个学科都既有人教学生、又有人做研究:大众需要知道专家在研究些什么,而专家要保证其研究始终与常人相联。课堂正是维持这种联系的主要所在。
反过来,学生也应该认识到,大学教育对自己的知识增长与境界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并非是像我们常说的那样——“让一门枯燥的学问(诗歌、物理、哲学等)变得有趣” 的手段,而是让学生看到这门学问本身是多么有趣。比起让教师去适应学生,学生自己跟上老师更为重要。好的教学不是让课程变得有趣,而是培养出学生更多的兴趣,进而使之成为更有意思的人。
俗话说,大学最重要的学习在课堂之外——学生都非常赞同这种说法。考虑到他们的实验室、图书馆以及研究项目,很多教员也会予以认同。但事实是,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最关键的学习恰恰发生在课堂之上。
文/巴黎圣母大学哲学教授 Gary Gut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