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食的心理大多是出于感到羞愧,节食暗示着“感到羞愧、有缺陷或不舒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首先会想到节食。
在我们现在看来,节食现象已习以为常。如果你要塑身减肥,瘦个几圈——你可能就会想要节食:严格限制饮食,减少卡路里的摄入,比如,只吃一口奶昔或者索性戒了甜食。
我们以为节食只影响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饮食。
但事实上,节食会影响我们全部的生活。它会让你远离满足的当下,从而对其他事情心不在焉,产生羞耻感和压迫感。
在《节食幸存者通讯》一文中,我采访了饮食失调症专家朱迪思·麦茨和艾伦·弗兰克,麦茨指出节食和正常饮食(注:不节食)之间的一些重要差别。
(作者注:如果读者还记得,我之前已采访过麦茨和弗兰克很多次了,他们是超级畅销书的作者《节食幸存者手册:关于饮食、接纳和照顾自我的60堂课》)
虽然我对节食的利弊很熟悉,但这图表仍旧让我很吃惊。而且,我相信也会让你大开眼界的。
我想深入研究这其中的差异,所以,近来我同麦茨通电话聊及此事,她对我说了如下这些:
感到羞愧 vs.同情宽容
“节食的心理大多是出于感到羞愧”麦茨说。节食暗示着“感到羞愧、有缺陷或不舒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首先会想到节食,知道吧?——修正所谓的缺陷。
但是“节食其实并不起作用,因为令我们感到羞愧的地方太多了,”她说。举个例子,当你违反节食计划大吃大喝时,你会因为自己的意志力不足没有控制饮食而愧疚。而且,一旦当体重反弹,你更会觉得羞耻。
事实上,据麦茨所言,羞愧是“节食心理中最潜在的同时也是最直击内心的原因”。
而富有同情心则与之正好相反。对于过失毫无责备和自省,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如果你发现自己情绪化地暴饮暴食,而不是责骂自己(因为羞愧),你可能会说‘我只是想吃东西,但我并不饿,因为眼下我正烦躁着呢’”麦茨说。
如果你对自己说“这就是我的胃啊,好比是上天赐予我的两个美好的小孩。”而不是嚷嚷:“我的胃好大,真恶心”。
或者不要说:“你怎么能放过自己?”取而代之地是:“我的体重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也包括遗传和溜溜球减肥(译者注:即体重减轻又反弹的循环)。”
无论如何,羞愧往往会起到反效果。你知道吗?其实羞愧之心正是促成暴饮暴食的原因。
“如果感到羞耻并暴饮暴食,你的焦虑感只会导致你吃得更多”,不如自我调适一下,“停止责骂自己,就能停止暴饮暴食”。
指责 vs. 接纳
节食心理会让我们批判指责自己,尤其当我们吃了本不应该吃的东西时。
你是不是也经常这样说——或者听到别人这样说“糟糕了,我吃了一块蛋糕”或“自从昨天我吃了通心粉,今天什么都没吃,表现很好吧?”
你是不是还经常这样想“我吃多了,我要吐出来!”或“我明天一定要多锻炼,要不索性晚上就别吃了”——看,批判指责只会导致惩罚!
换句话说,因为你违背了节食规则,你就应该接受“惩罚”——惩罚的方式也不外乎是消耗你的卡路里,或者加强锻炼量。
但接受正常饮食意味着你可以吃各种类型的食物,麦茨说。这也意味着你当你吃得过多,你要注意,如果你不舒服就以此作为信号,也可视为了解你真正所需的一个机会。
这样以后你会说:“我要更加留心,多多注意身体的感受,”或“我要找到更加健康的方式”。
接纳会使你继续前进(想方设法塑身);而批评指责只会让你停滞和痛苦。
“‘判断大多是基于苛求完美’,非黑即白,而接纳却允许犯错和好奇。”麦茨说。
不管是羞愧、批评指责,还是同情与接纳,——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你生活的其他领域。羞愧和指责,以及无止境地追求完美,会让你跌进消极的泥淖,而无法享受生活。而宽容、好奇、灵活对待,以及接纳生活的态度会让你更富激情地追求你热爱的事物,也帮助他人享受每一天的生活。
后记:
敬请期待明天的第二部分,麦茨将继续探讨“压迫VS自由”,“在掌控之中VS被照顾”。你如何看待节食与不节食的区别呢?真相是不是让你大吃一惊?
倘若你真的需要减肥,你还会选择节食这一方法么?
译者:飞鱼安乔 原文:玛格丽特·塔尔塔罗夫斯基
【本文由飞鱼安乔授权给心理网使用,非商业转载请注明译者、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心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