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非我族类:城管小贩的冲突之源?

城管小贩冲突,是一直被社会关注的话题。为何他们间的冲突会频繁不断?心理学上的社会认同理论能作出一定的解释。

群体认同造成的对立

城管也是普通人:生活中面临各种烦恼,但大多数人心肠不坏。可这样普通人为何会变得不近人情?

泰弗尔(Henri Tajfel)等人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认为,人们倾向于认同自己所处的团体,而且把自己的荣誉感与责任心与该团体联系起来。

人们会把自己所处的团队与其他的团队进行比较,造成一种内群体与外群体的区别:内群体又称“我群”,是人们经常参与,或者在其中生活工作的群体;外群体又称“他群”,指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群体。正是这样的区分造成了个体对内群体的偏好(ingroup favoritism):维护内群体的形象,为自己所处的群体辩护。这种区分同时产生了外群敌意(outgroup hostility),这是一种对外群体的偏见与歧视。这两种矛盾的认识和由此产生的行为就造成了两个群体之间的冲突,如城管和小贩。

谢里夫(Muzafer Sherif)经典的罗伯斯山洞实验(Robbers Cave experiment)展示了这样一幅图景:简单的分组就能造成不同群体间巨大的敌意与冲突。

实验者把参加夏令营的男孩们随机分成两组。当两组成员知道对方的存在后,两组间的冲突很快表现出来:他们开始相互咒骂。接着,实验者让两组成员在一系列竞赛中相互竞争,为了取得成功,两组成员相互之间的敌意更重,甚至拒绝在同一个屋子吃饭。

一个简单的随机分组让本来毫不相干的两组成员在短时间内相互产生了敌意与仇恨,群体认同的巨大力量可见一斑。

城管与小贩的冲突并非毫不相干,而是有利益冲突:城管的外群敌意在面对小贩这个“敌对”群体时适合地显示了出来,其结果就是各地层出不穷的对抗事件。

不公平,可能看不见

群体认同使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往往会夸大他人所处团队作为一个整体的内在特性,而忽视团队以外更大的社会环境:城管可能将小贩沿街叫卖的行为简单地归因为小贩不懂得经营,缺乏能力,而很少考虑制度缺陷等更深层次的原因;城管并非不关心社会公平,而是其没有看见这种不公平。

来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中心

心理延伸:

心理FM:  爱你现在的时光

会员测试:记忆力测试

心理游戏:史上最贱游戏2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之源  之源词条  非我族类  非我族类词条  小贩  小贩词条  城管  城管词条  冲突  冲突词条  
综合

 醒醒吧,这爱恋不过是场crush

菇凉菇凉,你有多少次把crush误当做love了呢?或许你不会承认“曾经短暂热烈地、又羞涩地喜欢过他”,但的确有过那么一小段时间,因为这个人,你心花怒放,你七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