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这是系列长文「逃离心理咨询」的最后一篇。至此,正反双方的论点全部陈述完毕,列位看官也大可举起锤子,敲定胜负。然而,或许这场争论本身就没有答案;又或许,答案在无数的可能性里,也在每个人的心中。—— www.
缘起:郭婷婷在文达网写的关于心理咨询的文章,名为《逃离心理咨询》。文章的开头是“一提起心理咨询,我就掩饰不住自己满满的恶意”,结尾是美女照。开头和结尾都这么吸引人,让人不忍不读。文章很长,其中提到的一些问题,作为心理咨询从业者,我也颇有感触。我想,作者写了篇这么长的文章,如果没有得到认真的回应,无疑是寂寞的。好在@李松蔚老师已经写了篇反驳文章 “承认现实之后” 后,我也不免手痒,谈谈对本文,和松蔚文章的看法。
松蔚的文章,花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论述文章作者如何通过巧妙的遣词造句来操纵读者的情感,他说:
“很显然,这种词并不是作者的无心误用,否则,也不会在后文中的的几乎每个分论点,都会反复指向相似的主题:「专制」、「消灭个性」、「臣服」、「让渡自由」、「威权」、「奴役」、「政府扶持」、「维稳」。……在一篇批判心理咨询的文章里重复这些词,再客观的读者也很难不形成某些动机层面的推断。虽然作者也许不会声称自己意在暗示动机论,或者用道德判断取代事实判断,但是客观上恐怕已经确实诱发了这种阅读体验。”
对于这一段,我脑补了下作者的反应,估计她会跳出来说,“我就是在暗示动机论,就是想让读者形成动机层面的推断,就是不想回避道德判断,怎么着?”从作者说“这个领域无聊到令人不想读第二句的文字远比荒唐错误的文字还要多的多,而我对前者亦有贡献,想到自己竟然还有机会写点非专业人士也愿意看的东西,真是开心”来看,显然作者已经厌烦透了四平八稳的假正经,就是想做回尖酸刻薄的吐槽者,觉得哪怕因此态度偏颇也比没什么都没说强。对此我深有同感。和松蔚相反,我很喜欢这种态度。如果因此着了作者的道,被作者洗了脑,我也是引颈受洗、心甘情愿的。我意已决,大家不用拦我了。
洗脑不是重点。文中再三出现的「专制」、「消灭个性」、「臣服」、「让渡自由」、「威权」、「奴役」、「政府扶持」、「维稳」……主要不是为了洗脑,是为了强调本文探讨的中心问题:心理咨询师该如何处理心理咨询和社会现实的关系?尤其中国这种Hard模式的社会现实?
这无疑是一个真问题。
作者的文章,既表达自己对心理咨询的不满,其实也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在莫问国事的心理咨询圈,这很难得。作者的观点是,既然无法无力处理社会现实,心理咨询不过是咨询师在咨询室为来访者创造的海市蜃楼,是粉饰太平,是按摩行业,在社会现实面前,不堪一击。因为无法正确处理社会现实,心理咨询都疗效可疑,让人很难相信。
原文略长,我把作者的观点整理如下:
(1)心理学回避现实问题。
“在当代中国,食品、空气和水,乃至居所和工作,都不能得到安全保障。这不是一个心理学可以给出答案的问题,所以心理学给出的通常的解决方式是:假装这些问题不存在。”
(2)最流行的心理学不是最科学的心理学,而是最有洗脑功效的心理学。
“让乐嘉成功的绝不是他的理论,而是他对低智商人群最近发展区非常精准的把握。”
“乐嘉给出的“指点”,以求助者的认知水平此前绝对未曾想到,但又不超出他们当前的理解能力范围。这种落差会带给人一瞬间“豁然开朗”的感觉:那一刻的大脑活动与嗑药和赌博赢钱高度相似。这已经足够让人愿意掏腰包享受这一过程。至于长期效果,乐嘉只需再加一句:你以后记住我的话,会对你很有帮助。”
(3)作为主流的心理流派,认知疗法想要矫正困扰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但这种所谓的不合理信念恰恰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更大概率被证明为真的信念。比如,无论心理咨询师再怎么强调“家里没钱,买不起房,所以没人爱”不合理,社会现实也会强化它。
(4)因为在信念塑造上没法和社会现实匹敌,心理咨询师都改投人本主义心理学门下,改卖心灵鸡汤了。但这跟让来访者嗑药没啥区别。因为四季如春的咨询室毕竟不是严酷的社会现实。况且人本主义强调人的自由、潜能和价值实现,可社会现实明明阻碍了自由、潜能和价值的时候,咨询师却视而不见。
(5)人性就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社会情境影响人的行为,因此我们很难避开社会情境探讨人性。而心理咨询恰恰是这么做的。
(6)苦难并不孕育快乐。尤其当一批人的苦难造就了另一批人的快乐时,为苦难辩护而不正视社会现实,就是助长阶级压迫。
(7)抑郁没什么不好,轻度抑郁会比过度乐观更现实也更理性。
(8)心理咨询就像中医一样,理论疗效可疑,无法检验,却总有人信。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了。说真的,我都有点不好意思说原作者了。吐槽的精髓是能否引起大家共鸣,而不是槽点是否严谨。从这个角度,作者无疑吐了个好槽。相信很多心理咨询或者心理学从业者都有过这样的疑惑和无奈:很多心理问题明显有社会原因,在社会现实无法改变的条件下,心理咨询到底有多大用处?哪怕你并不热衷政治,如果你脱离社会现实的影响说疗效,未免也有些自大和自欺。
但作者的观点又确实有些偏颇之处。最明显的问题,是夸大了社会现实的限制,误解了心理咨询的工作。
先说夸大了社会现实的限制。作者写道:
“咨询师从事的工作当然没有力量去做任何对抗制度的努力,但却必须去处理这种社会形态所带来的人性扭曲。”“在当代中国,另一个与心理咨询面临同样问题的专业是法学。两者都是戴着脚链跳舞的学问,都被大众寄予了责任范围之外的期待。对咨询师来说,这责任可以大到“人性改造”,而对法学者来说,责任也可以大到“社会制度改造”。”
从社会制度与人性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咨询师的责任,这当然是个好视角。但因为咨询师无力对抗制度,就否认心理咨询的价值,无疑不妥。
首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果“没有力量对抗制度”是一个问题,中国的哪行哪业不受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影响?哪行哪业有能力对抗制度?如果因此否定一个行业,中国有哪个行业能够剩下?再退一步,人类历史上哪个时期是完全政治清明的?不同行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怕都是带着脚镣跳舞,但不妨碍它们进步。
其次,作者给予了心理咨询不当的期待,再对心理咨询没能满足这个期待而失望。作者说,“心理咨询必须去处理社会形态带来的人性扭曲。”心理咨询被大众寄予了“责任范围之外的期待”。这个期待怕不是大众寄予的,而是作者寄予的。心理咨询是以处理个人问题见长的。宏观的人性扭曲到底是什么?人性改造又是什么呢?往哪个方向改造?怎么改造?就算这些问题都有答案,心理咨询对人性改造的责任,恐怕也要排到教育、艺术、政治和经济之后吧。
第三,作者预设在中国这样的背景下,不碰触社会现实,心理咨询就没法开展工作。作者说道:“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他的目标本应是处理来访者的情绪和思维方式问题,但是他在此之前必须先问自己:你对环境之恶到底有多少了解?如果来访者提示你他的问题来自于恶劣的环境,你会在多大程度上与之讨论这一问题?你的立场是什么?你是否愿意鼓励他“在一个谎言的社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在一个没有道德的环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一个没有自由的地方做一个自由的人?””
我同样觉得咨询师明了自己在这些问题的立场有好处。但正如价值中立原则所提示的一样,咨询师应该问的不是是否愿意鼓励他“在一个谎言的社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在一个没有道德的环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一个没有自由的地方做一个自由的人?”而是让来访者自己探索这些问题。毕竟咨询师再认为自己政治正确,他都不应该也没必要成为政治理念的教导者和传播着。咨询的目的是来访者能够更好地适应现实,而不是获得了更先进的政治理念。
再说误解了心理咨询。作者写道:
“一个典型的场景是:一个都市白领身份的年轻女性,在结束了一天的瑜伽课程后,拿着本关键词为“灵修”“冥想”或是“活在当下”的书,试图为自己单调苍白的人生赋予意义。她们欣喜地发现,原来心灵的平静来源于空白;只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正在进行的活动上,就能完成一次心灵的探索;面对生活中的困惑和冲突的时候,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不判断,顺其自然。她们对这些文字(以排比,比喻,叠字形容词为主体的短句)一见如故,因为她们本来就抗拒思考,不爱追问,不关心与自己物理距离超过五米以外的事情,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发呆,情绪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剧烈波动。因为这种阅读不需要占用她全部的认知资源,她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审视自己,脑中出现郭敬明式的独白:我穿着自己精心挑选,质地良好的裙子,高跟鞋制造出恰到好处的不适感,我花半小时化妆只为悦己,眼前的食物从视觉到味觉都令我愉悦,我此刻正在用文字丰满自己的心灵,我是如此善待自己,接纳自己,我赋予自己正能量,足以战胜生活中任何的不愉快。”
哈哈,多么生动的浅薄小市民形象。我又想点赞了。不过忍不住要提醒下,正如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强调对心理咨询的方式进行实证式研究,“冥想”、“活在当下”、“顺其自然”的正念式冥想是被脑科学和行为科学证明有效的调节情绪方法。不能因为练的人不对,就否认它。
再看这一段。作者写道: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访者主诉因为家境贫寒而在择偶问题上备受打击。他的问题被咨询师毫无困难地界定为认知偏差的一种:“绝对化”。翻译成通俗说法就是:“你认为出身决定一切,因为家里没钱,买不起房,所以你是没人爱的,这是一种认知歪曲。”然后,咨询师毫无困难地把“这个想法因过于绝对化而不合理”的理念传达给他。他当然可以毫无困难地认同自己的偏激,因为他比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否定这一结论。他们还可以通过进一步追问来探讨这种信念是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形成和逐步加强的。最后问题来了,只有他在生活中通过寻找支持和反对的证据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才能逐步修正自己的信念。这涉及到一个概率问题,即他的观念在现实层面更可能被证实还是证伪。——一周后他告诉咨询师,他觉得这个想法被无情的现实加强了。咨询师慌了神,短暂镇定后拿出最后一招,即百试百灵的心灵鸡汤:“我从你身上看到令人欣喜的潜力,命运不是一成不变的,你拥有最宝贵的资源——孤独,学会享受这一资源,它会开出花来。”——我相信任何流派的咨询师都熟练掌握了这一基于人本主义的基本技巧,并可以说的比这段精彩百倍。最后来访者感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浑身充满正能量,热泪盈眶的离开,已经忘记了他最初的,也是至今尚未解决的烦恼。
这段真是让常卖鸡汤的我惭愧万分。
不过,从作者的这段描述看,作者对心理咨询的理解有失偏颇。她把心理咨询,尤其是认知行为流派简单看作是修正信念,而这种信念常常与现实格格不入。这不对。
首先,心理咨询的目的,是更好地适应现实,而非逃避现实。有效的心理咨询必须有对现实的容纳能力,能够接受对现实的检验,否则就是野蛮洗脑。如果来访者的主诉是“因为家境贫寒而在择偶问题上备受打击”,咨询师所做的,绝不是让他否认它,而是讨论他在这个问题上,有没有存在偏见,以及更重要的,假如这是个现实,来访者还能做些什么。恐怕悲观如作者,也不会觉得家境贫寒影响择偶后,我们无事可做。这点松蔚的文章已经做了精彩的描述。
其次,什么是信念,什么又是真实?作者对真实的看法是概率主义的,松蔚(从这篇文章看)是实在论的,而我则是建构主义的。作者认为,现实是一个概率系统,那些有最大概率被证实的信念可以确定为真。松蔚则似乎认为,存在一个对信念真假的直接判断。而我觉得,并不存在割裂的信念和现实,也不存在真的静止的概率系统。现实和信念一直都在相互作用。现实在塑造信念,同样信念也在创造现实。无数心理学的例子告诉我们,信念具有自我实现的功能。如果孩子认定自己将来会有出息,他就会更努力学习,更会把握机会,将来出人头地的概率也就更大,这是信念的力量,但不能简单认为这个信念就是真实的。同样,如果认定家境贫寒没法择偶,这个来访者就会退缩,进而失去和女性交流的机会,这会强化家境贫寒无法择偶的信念。正因为无法简单判断信念的真伪,而信念能够自我实现,才需要构建一个更能适应现实,指向更美好未来的信念系统。而作者却把这理解为简单洗脑。
最后,作者把人本主义心理学看作是灌鸡汤,显然是小瞧人本主义和鸡汤了。鸡汤也有营养好么。如果在你孤立无援的决策和行动关口,有人给你送碗热腾腾的鸡汤:“壮士,干完这碗鸡汤再上路”,如果鸡汤能让你更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现实,鸡汤怎么就不好了?至于你说,喝完鸡汤人还是会饿啊,靠,那你说吃什么不会饿呢?
无论如何,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思考社会现实,或者从社会政治角度思考心理咨询,都是一个有趣的视角。况且文章还这么辛辣幽默,值得认真一读。
文/动机在杭州(微信:心灵治愈课,zhiyu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