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心理学教你如何识破谎言

译者:易夏殇

作者:Adrian Furnham, Ph.D.

从心理学研究中能够学到哪些识破谎言的方法呢?

人依靠言语、声音和视觉线索进行沟通。一个人的措辞、声音特征以及各种肢体语言不仅反映了他的情感和认知状态,还反映了他是否在说谎。要想识破一个人的谎话,就需要留心各种各样十分细微的线索。善于识破谎言的高手和常常被误导的外行之间的区别有三:所关注的线索、对线索的信赖程度以及解读线索的方式。

说谎的人会露出马脚。大部分人都会努力对谎言加以掩饰,但同时控制话语、声音、表情和肢体语言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声音和表情都是重要的线索。

英国朴茨茅斯大学(Portsmouth University)阿尔德特·弗瑞教授(Prof Aldert Vrij)指出了十七种可能与说谎有直接关联的非言语行为。

声音特点

说话犹豫:使用“啊”,“嗯”,“呃”等词。

话语错误:比如重复某个词或句子,同样的意思换句话再说一遍,话说一半,口误等等。

声调:改变声调,比如声音突然拔高或者降低。

语速:某一段时间内语速很快。

说话间隔时间:问答中间有一段时间的沉默。

停顿频率:说话的时候老是突然沉默。

停顿持续时间:指谈话过程中沉默时间的长短。

面部表情特征

眼神:盯着对方的脸看。

笑容:微笑或者大笑。

眨眼:不停眨眼。

行为举止

摆弄自己:搔头、抓手腕等等。

附加信号:大幅度的手部和手臂动作,为了对所说的话进行修正或补充。

手部动作:在手臂保持不动的情况下,手部的小动作。

腿部动作:移动腿脚。

头部动作:点头和摇头。

躯干动作:躯干有所移动(通常伴随头部动作)。

改变坐姿:为了改变坐姿而做出的动作(通常伴随躯干和腿部移动)

另外,弗瑞教授还给出了一些非常具体的言语线索,用来辨别一个人是否在撒谎

消极话语:话语中透露出对某一人、物或者观点的反感,包括否定、轻蔑以及表达消极情绪的话语。

貌似可信的回答:指那些有道理、听上去既可靠又合理的回答。

无关信息:回答牛头不对马嘴。

过于绝对的回答:比如使用“总是”、“从不”、“没有任何人”、“每个人”之类的措辞。

频繁自指:使用“我”、“我的”之类的措辞。

直接回答:紧扣主题、坦率直接的话语,比如“我喜欢约翰”就比“我喜欢约翰的公司”来的直接。

反应时间:指反应时间长短或者话语的多少。

这一领域最为出色的专家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强调面部表情对识别谎言的重要性,着重指出表情是如何辅助谎言的,还指出了各种各样十分细微的线索。他认为表情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情绪,比如愤怒、恐惧、反感、苦恼、幸福、满足、兴奋、惊讶、轻蔑等等,这些情绪都有相对应的明显的表情特征。表情还能显示出一个人是否同时拥有两种情绪——人对自身情绪有所感知,而且每一种情绪的元素常常会反映到脸上。表情还能体现出情绪的强烈程度,每一种情绪的强度各异,比如从烦恼到暴怒,从忧虑到恐惧等等。

人人都知道表情展现规则。但对于那些善于观察的人来说,还有一系列用来反映表情背后情绪的微表情。用来描述表情的术语种类繁多,比如:“压抑型表情”指的是一种表情被另一种表情所粉饰或者掩盖,被掩盖的表情可能是情绪的自然流露。专家们利用言语和另外的表情寻找那些“非对称面部表情”——情绪只显示在半边脸上,这类表情反映在脸上的具体部位以及表情延续的时间。

对于艾克曼这样的专家来说,一个人的脸确实能够折射出他的灵魂。艾克曼认为人能够辨别十八种代表不同情绪的笑容,从轻蔑、沮丧、痛苦到轻浮、尴尬和顺从。他还记录了一些常常伴随谎言出现的笑容特征。就出现时机和持续时间而言,假笑常常是不合时宜且非对称的。人在假笑的时候,只有下半张脸和下眼睑是有反应的,相当一部分的眼周肌肉是不动的。

艾克曼认为一个人的脸包含了许多能够识别谎言的线索,包括微表情、压抑型表情、一些关键面部肌肉的破绽、眨眼、瞳孔扩张、流泪、脸红和脸色发白、表情不对称、发生时间不对、部位不对以及假笑等等。

专家、权威人士和研究人员常常被媒体请去分析某个人是否在说谎,但他们之间其实是有区别的。克林顿-莱温斯基性丑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常,他们只需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剪辑。

以下是一些关于谎言的真相:

自主神经系统发出的压力信号无法躲过人的眼睛,比如嘴唇干燥、手心出汗、较浅的、不匀称的呼吸节奏、鼻子和喉咙发痒、脸红或脸色发白等等。无论一个人是不是在说谎,在压力条件下都会发出这些信号。我们很容易把压力和撒谎混淆起来。大部分去参加面试的人一开始都会感到坐立不安。精神病患者之所以擅长撒谎是因为他们不会因此感到羞愧,这样他们在撒谎的时候就会心安理得。

由于人较少注意自己的下半身动作,因此越是远离说谎人脸部的部位,越能揭示事情的真相。脚拍打地面的节奏突然发生变化、双脚对着出口(暗示“我想离开这儿”)、双臂紧抱的同时双脚交叉,这些都暗示了他人在撒谎。不过一些活泼的外向型人,比如小孩子,比较容易坐立不安。腿部动作不光是谎言的可靠线索,还是一个人感到无聊的标志。频繁交叉双腿也有可能只是因为椅子不舒服。谈话过程中,关注话语和非言语行为变化之间的同步性是至关重要的。

姿势比手势更能说明问题,人在撒谎的时候姿势会显得较不自然或者说刻意为之。因为人似乎较少关注自己的整体姿态,所以他们可能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各种愿望(比如离开)或者泄露自己在撒谎的事实。不过,人们所坐位子的舒适度和形状也起了一定作用。

手势越拘束,越有问题:人在撒谎的时候,因为感到自己会被拆穿,所以倾向于把手放在大腿下面,抱住双臂以及双手紧握。不自然的动作也可能暗示了别人在撒谎或者害怕谎言被拆穿。不过,有些人仅仅是在姿势表达上不如另外一些人。

飘忽的眼神:孩子在撒谎的时候会低下头或者看其他地方。他们看上去很内疚,不会直接看你的眼睛。许多无辜的人被指责撒谎是因为他们躲避眼神接触。人们这样做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对自己的观点没有信心,正试图记住某些事情或者对社交感到不自在。确实,盯着别人看在一些文化里是不礼貌的行为。我们之所以能够拆穿某些人的谎言是因为这些人在知道这项规则的情况下,表现得过于健谈。他们太过欲盖弥彰,因此被人拆穿。

之前关于谎言的大量研究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研究人员在被试撒谎和说真话的时候进行录像。研究人员针对这些人正常情况下,即不撒谎情况下的人际交往风格进行了分析,发现和他们撒谎时候表现出的风格是不一致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改变谎言的类型来探究这是否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另外,也可以分别针对不同性别、专业人士和蓝领、精神病患者和正常人等人群进行测试,从而找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不过,在拆穿谎言方面没有什么固定的套路。在面对面谈话的时候,让对方放松下来(或者说让他们卸下防备)不是件坏事,这样能让他们畅所欲言。他们说得越多,你拆穿他们的机会也越多。

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学家彼得·科利特(Peter Collett)利用了“玄机”这样一个概念来描述那些能够反映出他人想法的信号或行为,即使连当事人本身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识别谎言的玄机:大部分人都以为自己擅长识别谎言,事实恰恰相反。他们之所以未能拥有这项至关重要的技巧,有五点原因。第一,宁愿无知而快乐,不想承认别人在撒谎的事实。第二,把拆穿谎言的门槛定得很高,而那些疑心较重的人则定得很低。第三,相比那些依靠直觉和第六感的人,根据线索进行判断的人识别谎言的能力更强。第四,人往往会忘记这样一点:所有的行为都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谎言线索单一的情况是相当少的。第五,人会搞错方向,寻找错误的线索——应该看笑容的时候,却盯着人家坐立不安的肢体动作,于是,便会把这当成是经典的谎言线索。

眼神的玄机:我们都了解眼神接触的规则,也知道如何加以控制。但是,如果有人对着你连续频繁眨眼并且用别有所图的眼神盯着你看,他们也许在撒谎

肢体玄机:人们普遍认为手部动作和坐立不安是能够有意识地加以控制的,因此这些并不是可靠的线索。事实上,诸如下半身动作和摆弄自己这些被人忽视的线索更为可靠。另外,许多人在撒谎的时候似乎都会表现得很木讷,而不是越来越活泼。

鼻子的玄机:摸鼻子确实代表了“禁声”的含义。“匹诺曹综合症”(Pinocchio syndrome)的病因也许仅仅是因为忧虑,而且目前尚不清楚人在撒谎的时候血管究竟会收缩(鼻子或脸部血液减少)还是舒张(鼻子或脸部血液增加)。

伪装的玄机:人们常常用微笑等手段来粉饰或者掩盖撒谎带来的负面感受。不过那些自然放松的伪装表情似乎是效果最好的。

微笑的玄机:擅长撒谎的人普遍用微笑来掩饰,这是因为微笑不仅带给别人正能量,还能减少别人的疑心。不过微笑也有许多类型,比如意味深长的笑、苦笑和假笑。辨别假笑得看持续时间(假笑持续时间更长),假笑的方式(假笑更加收放自如),部位(仅限下半张脸)以及表情的对称性(假笑的脸不大对称)。

微表情的玄机:很多微表情是转瞬即逝的,人很难实时捕捉到这些表情,但能通过回放录像,一秒秒进行暂停的方式加以捕捉。微表情的产生可能来源于压力释放、愤怒或者一系列同撒谎有关的情绪。

话语玄机:虽然大部分人认为非言语线索比言语线索更有助于识破谎言,但事实恰恰相反。

以下是科利特所列出的十一条言语线索(2003年):

说话拐弯抹角:说一大堆题外话,就是不说重点。

说话过于笼统:粗略的、缺乏细节的叙述。撒谎的人很少展开话题,而说真话的人就会说细节。

放烟雾弹:说一些迷惑人、不合逻辑的话。

说话消极:撒谎的人说话更为消极。

措辞:较少自指(不大说“我”),说话较为绝对(会用“每个人”、“总是”这类词)。

消极措辞:老是说“我知道这听上去很奇怪”,“我向你保证”以及“你不会相信这事的,但是…”之类的话。

拘束感:说起自己喜欢做的事,说话却越来越紧张和拘束。

紧张:撒谎的人更多使用过去时,为了把自己从目前正在描述之事中抽离出来。

语速:撒谎的人语速会变慢,因为他们的各项能力受到了压力的影响。

停顿:撒谎的人停顿次数更多,“嗯”和“呃”这类经典的表示迟疑的词出现频繁。

声调:随情绪变化而拔高。

虽然很多畅销书和文章似乎都在暗示人不仅能够读懂别人,还能相对容易地识破那些撒谎“惯犯”,但事实恰恰相反。我们识破谎言的能力既存在多面性,又有不确定性。简单说来,这种能力取决于谎言的本质,撒谎者和试图识破谎言之人的性格和经历以及谎言发生的情境。

艾克曼简要地指出下列情境中更容易识破一个人的谎言:那人第一次说谎;那人之前从没撒过这种类型的谎;撒谎的风险较高——可能受到严惩的威胁是最重要的一点;聆听的人知道如何鼓励撒谎的人继续把自己的故事说下去;对话双方有着同样的文化背景,说同种语言。

在识别谎言方面,言语线索也许和肢体语言一样准确、敏感,但一般人的看法都是与之背道而驰的。这肯定是因为撒谎的人都深信别人更有可能通过他们的肢体动作而不是声音来拆穿他们,以至于他们太过关注肢体语言,从而忽略了自己的话语以及说话的方式。

那些擅长识别谎言的人(比如警察、海关)是如何做到的呢?这些人一定比一般人更擅长此事吗?当我们想要拆穿某人的时候,务必记住以下几条简单的要点。

建立基础参照行为。他们不撒谎、放松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当你觉得别人不像是在撒谎的时候,给他们点放松的时间,看看他们的表现。一些人会表现得更为坐立不安。大多数时候,精神病患者都比正常人焦虑。人与人之间还存在大量的非言语行为差异,这些差异特殊却稳定。我们很容易把出汗或者避免眼神接触这类特定标志当成是他人焦虑和撒谎的表现,但其实这些行为对那个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记得关注说话人的言语、声音或者移动身体这样的动作行为有没有发生突然的变化。行为上的明显变化是最意味深长的标志。

不光要留意话语和说话方式之间是否有不和谐的地方,还要留意谈到特定话题的时候,对方是否表现得更加焦虑。如果对方的眼神、声音和说出来的话在情感上不同步,那么对方就很有可能在撒谎。假笑或大笑加上精心准备的台词是强烈的信号,说明“有意思的事情即将发生”。

撒谎的原因提出假设:他们在掩盖什么,敏感问题在那儿?并非事事都是谎言。为什么他们只针对一些事情撒谎

通过提出某个特定话题(与谎言相关的话题)的方式来验证你的猜想,看看那些非言语标志是否再度出现。如果你重新谈到某些话题的时候,对方总是表现得不自在,那他很可能是在撒谎

归根结底,其实那些受过专业训练的专家也常常难以识别谎言。在很多录像带里,一些有名的间谍公然撒谎,杀人犯伪装成受害者寻求帮助;政客在特写镜头前厚颜无耻地撒谎。这些人成功地愚弄了广大民众。甚至连测谎仪也比较容易上当。那些使用测谎仪的实验显示:错误判断发生的时候,无辜的人更有可能被判断为有罪,而不是相反的情况。因此,在面对面谈话的时候要提防那些自称是谎言侦破好手的人。这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他们自欺欺人的谎言

不过那些专家会尽量保持谦卑之心,特别是在辨别“怀疑真相”和简单的“相信谎言”这种艰难工作当中。找不到明显的谎言痕迹并不代表那就是真相。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人与人之间始终存在的特殊差异是一个问题。

原文:The Clues to Deceit: The Psychology of Lie Detection

来源:psychologytoday.com

欢迎加入 | 心理学与生活:专注翻译趣味实用心理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心理学教你如何识破谎言  识破  识破词条  心理学  心理学词条  谎言  谎言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综合

 半成品男:结婚还早得很!

 一群记者去参加活动,虽然是闹哄哄的派对,但是大家还是觉得很闷,有男记者提出要带女记者去“有很多帅哥”的地方玩,一位刚出道的小妹妹问:“那些帅哥是喜欢男的还是喜...(展开)

综合

 人生最不值得你去做的30件事

继之前的《人生最值得你去做的30件事》,今天说说人生最不值得你去做的30件事。当你不再追随错误的想法,你就成全了更好的你。 玛丽亚·罗宾森(Maria...(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