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悦 | 壹心理专栏 · 心之助
如果想让一部电影变成老少皆宜,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屌丝逆袭”这样的桥段。《大圣归来》,则是多了一个曲折,说的是一个神变成屌丝,然后再逆袭成功,归位为神的故事。
《西游记》之所以不朽,是因为它表达了人的三种属性:妖性(鬼性)、人性、神性。最近我们的两部颇有人气的电影都涉及到这个主题。(另一部是《捉妖记》)
这个世界上没有神话,所有的神话,说的其实都是人间。你可以把妖魔鬼怪和神仙圣佛都看成是人的不同的状态就可以了。
妖魔鬼怪总的来说产生条件都有些相似,那就是他们的幼年生存条件比较差。比如孙悟空是典型的无父无母,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孤儿,连自己父母是谁都不知道。他的出身还算不错,是女娲补天的材料,但却是剩余的废料,也就是相当于大家族的私生子了。
妖和人最大的差异就是他们获取爱的途径没有那么容易。
妖精是怎么养成的:妖的悖论在于想用妖的方式成为人。
妖的术更多的是指向关系:比如我们经常说的白骨精(小三的原型)。妖的任务就是成为正常的人,但他们的方式却是非人的,比如要吃唐僧肉,唐僧肉的象征是什么?唐僧是一个纯洁的人,他善良又仁爱,很有慈悲心,而且还很完美。
吃掉唐僧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两个重大的满足:一个是我可以拥有一个如此平静、仁爱的慈悲的被爱的感觉;一个是我可以像他一样完美无缺。前者意味着温暖,后者意味着完整。
而一个幼年关系比较艰险的人最渴望的就是这两者。
他缺少母爱,缺少一份对他的脆弱和无助的慈悲之爱,缺失这份接纳和共情;同时他也缺少一种完整的贯通的感觉,他必须以碎片的方式活着。比如他必须学习非常好,赢得所有人的认同,但他却不能想象自己万一失业了,万一没办法这么优秀了,一旦他对别人没有价值了,他是否还可以得到同样的爱。
他不能像唐僧那样,敢于将自己的脆弱呈现于危险中,即使有法力神通的三个徒儿的保护,唐僧还是屡屡涉险,但他依然敢于呈现他的初心。他对自己的脆弱的接纳,对所想要的目标的稳定和坚定的追求,都是妖们想要拥有的。
妖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自体的不足,他们无法拥有稳定的连贯的自我,也无法拥有长久的稳定的关系,他们和人的关系总的来说就是攫取与被攫取的关系。邓文迪就是这样的代表,她拥有非常大的妖气,可以征服默多克这样的男人,但她的主题依然是依附于他人,因为妖的原型往往都是很小的婴儿,他们终其一生发展的能力,无非是吸奶的能力。
所以神话中的妖精都是要吸取人的精华,就像是邓文迪这样的吸取他人的方式,因为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对她的。
比如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女孩,对她来说生命中最大的任务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获取他人的怜爱,那么相对来说她要牺牲的就是可以自然的呈现的一面,因为她如果不管不顾,她不能放心他人可以接纳她,因为她的世界没有真正的信任可言,因为当她呈现自己的脆弱的一面的时候,周围的环境没有给她好的回馈。
如果你小时候考试不好,妈妈就要把你的书包扔到门外,然后威胁你,下次考砸,被扔掉的就是你。当你考好的时候,她就笑逐颜开,给你做最好吃的,温柔地对你说话,你还怎么能相信这个世界不是相互利用和剥削的关系?因为你的存在的条件实在太残酷了。没有好的成绩单,你就是灰姑娘,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破抹布。
这样的小孩必须成为妖,她把这个世界当口香糖来咀嚼,可是她吸来吸去,最终想要的,无非还是:无条件的温暖的爱,和一种完整的作为一个人的感觉。
本文来自 壹心理专栏 · 心之助 ,情感复合和情绪管理专家,帮你提高情商,驾驭婚恋幸福。转载须注明作者及相关信息。
微信 | 心之助(luyuexinli)
新浪微博 | 卢悦卢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