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人来说,家,可能是温馨的避风港,不过有没有可能,它也是个会让人受伤的地方?
想想看,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经验与记忆里,父母亲都是怎么教导、提醒我们的?
有人也许会想起说:「我小时候,在学校被老师处罚而感到委屈、难过,回家告诉我爸爸,爸爸总是说一定是我调皮捣蛋,老师才会修理你…」;也许有人会想起:「对,我记得妈妈总会告诉我,你是男孩子,不可以哭,只有女孩子才能哭,男孩子要勇敢、要坚强…」
还有的人也许会想起说,在她们的家庭有个信念:「永远不可以让外人知道我们家的秘密。」或者说,考试拿了个好成绩,兴冲冲地拿给爸爸妈妈看,结果大人劈头就提醒「做人不可以骄傲。」问题是,「我只想跟她们份享我的开心阿,我没有要炫耀阿!」
不管我们从父母哪儿接收到什么样的讯息,都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而不自知,或者就自然而然地视为理所当然。
于是乎,这些信念、观点或规条、对感受情绪的处理方式,慢慢地就形成了我们的「框架」,不知不觉地框在我们的头顶上,或者形成我们的「地雷」,碰不得,一碰就爆。
家庭规则所反映出来的,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父母对生命的信念和价值观,而她们也决定了自己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也有人形容像个未成形的原形黏土,大人怎么给这张白纸上色、怎么捏这个黏土,孩子也据以形成对自我的概念,并且依照父母对待她们的方式,来对待自我。
所以如果一个很优秀的父亲,将对自己的要求也加诸在孩子身上,并一直认为孩子做得不够好,还要更好,哪么孩子就很可能认为自己真的不够好,即便在外人眼中,这个孩子已经很棒了。
我很喜欢用登山来比喻这个概念。
对很多孩子而言,父母就像她们心目中的圣山,她们穷其一生,一直想要努力攀上这座圣山,想要靠近这座圣山。
所以,如果父母亲说:「生气不好,因为生气有失教养」时,孩子为了符合父母的期待与要求,想要靠近心目中的圣山,就会把因为感受到委屈的生气给收起来,甚至因此每当感到生气时,就会觉得很丢脸,自我批评是没教养。
但是,这种必须自我压抑的过程实在是太痛苦,久而久之,孩子不得不为自己戴上一副面具,并且去认同这个假面,然后不断地告诉自己:「我是有教养的」。
然而,因为这个假面戴得太久了,以致于她忘了自己真正的感觉,而和自己的距离愈来愈远、愈来愈不认识「自己是谁?」
信念、观点或对情绪感受的处理方式形成其来有自,不必然就一定是不好的,否则我们就无法仰赖它们活下来。
只是我们可以去思考的是:「对现在的我,它合不合宜?」小时候父母所给予我们的信念,长大了的我们,是否可以更有智慧地去判断它们「适不适用?」
一个健康的家庭,是可以容许有弹性的存在,不会只有在「应该」和「不应该」的两个极端。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多半也可以给自己和给别人一些弹性,比较有呼吸的空间,可以更自在,也比较不容易衍生心理的疾病。
相反地,一个不健康的家庭,因为少了弹性,这些个规条或信念有时就因此而否定了每个成员本性中的若干特质,很可能会愈来愈觉得喘不过气,而感到不舒服,甚至衍生心理的困扰。
有人说,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很遗憾的是,现实生活里,没有父母是完全无瑕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限制,而且还真的就有「不是」的父母,她们会肆无忌惮地辱骂、责打、虐待孩子…。
这些「不是」的父母,多半也是成长自相对较不健康的家庭。她们带着内心的缺乏与另一半组成了自己的家庭,也在无形中把这样的缺乏带给了孩子,造成孩子的伤害。
为了帮助自己不再落入无尽的恶性循环之中,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试着去接触、经验自己的内在情绪和感受,从中了解自己的期待和想法。
我必须说,这过程并不容易,是很辛苦的,因为经验这些感受会让人感到痛苦。然而,我们虽然无从改变让我们感到受伤的事件的发生,但我们可以改变对这些事件的经验。
家族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尔认为,每个人都有求生存的能量,否则我们无法长到哪么大。
我们可以做的是,让这些求生存的能量,藉由经验我们的感受与情绪,转化成为生命的能量。
拿前面的例子来说,我们努力地想要靠近心目中的圣山,会不会也是想藉着满足父母的期待,来帮助自己和父母有爱的连结?因为我们对父母有爱,所以我们想努力地让她们开心?
当我们可以经验到自己对父母的爱,我们就有机会看见内在的资源,我们学习去肯定、欣赏与接纳自我,并且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而不是只有满足她们未必合适我们的期待与想法的唯一做法。
哪么假以时日,我们就渐渐地可以看见哪被过去生活经验的「灰尘」覆盖下的、属于我们自身拥有的宝藏与特质,进而有机会从伤我们的家庭中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