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后高考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2014年5月30日上午,因不满老师制止他们的撕书行为,陕西省长武县中学6名高三学生围殴一名50岁的老教师,并把3根拖把棍打断,老师由此受伤。然而为了这6名考生参加高考,经过教育局和学校协调,被打老师竟然答应暂时不报警,等高考结束再处理。我无心去理解大人们的妥协,只是觉得高考已经被这个社会抬得太“高”,于是孩子们便多少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前些天在一所县级高中实习,我是亲眼目睹了高三学生们的种种行径,白色的纸飞机漫天飞舞,并且不断有碎纸片随风飘落,整幢教学楼不能够感受到片刻的宁静……我是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阵势,不觉有点震撼,还有哆嗦。老师们也就这样忍着,问其原因,他们说现在的学生都不敢管,也没法管。我非常纳闷:教师的职责本身就是教书育人,何以竟至如此悲凉的境地?

我知道这样的问题并没有多少提出的必要,在中国,体制仿佛永远都是一块儿万能的挡箭牌,不管什么出了问题,大家都会说是体制的问题,足球如此,同样教育也是应该的。毋庸置疑,体制肯定是有问题的,比如喊了多少年的素质教育如今却是越来越注重应试,比如新课程也改了不少轮次却依旧内容单调乏力,比如钱学森之问——我们的高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然而,体制的问题终归要靠国家层面来解决,你需要解决的是你的问题。

那么,已经进入后高考时代的你,准备好了吗?

首先,我们得认清高考

作为改革开放之后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性考试,高考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如今国内无数行业领袖就是对它的最好诠释。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彻底到来,尤其是近些年来世界经济危机的加重和大学扩招的迅速蔓延,大学已经逐步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向为全民教育,当初的那根独木桥变宽了,即使是一群人蜂拥而至都不会堵车,不信你看:今年全国参加高考学生939万,高校计划招生698万,接近75%的录取率。

在中国的农村,很多家长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孩子如果是考上了清华和北大,那么毕业后就一定会进中央,至少也是省部级领导。这个笑话并不夸张,我对此是深信不疑:我小升初考试是全县第二,结果直接被当时市里边最好的中学录取,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村里人就一致认为我一定能够考上名校,至少也应该是一本,好在高考的成绩还算不错,考上了一所省外的211大学,然而这时村里人又认为我毕业后一定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并且肯定会在大城市里扎根,可是去年大学毕业,我令他们失望了,由于各种原因,我辞掉了已经签订好的一份国企工作,选择了呆在家里复习考取教师资格证,谁知这一下他们可不干了,读书无用论又开始此消彼长,并且经常会笑我没工作,我有嘴莫辩,只能是整天待在家里当宅男,从此不敢再抛头露面,好在我蛰伏一年之后,各项考试屡次告捷,可是却已经习惯了不解释。

如今,高考依旧是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试,但是究竟还是不是最重要的,我对此持怀疑态度,毕竟它既决定不了你的职业,也决定不了你的婚姻,更决定不了你的人生。不由得想起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视频,主要内容是某大学男生宿舍男生躺在床上纠结该不该去上课,其中最经典的对白是这样的:去了你也不一定听,听了也不一定会,会了也不一定考,考了也不一定过,过了也不一定能毕业,毕了业也不见得能找到工作,找着工作也不见得能挣钱,挣了钱也不见得能取媳妇儿……的确,人生充满着如此多的不确定性。

说到职业,我们不得不来谈一谈高考的志愿填报,究竟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相信这是横亘在很多学生和家长之间永远的一道两难的选择题。在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生都能够当保安的年代,你不能够指望考上了一所名校就能够高枕无忧;同样在一个伤医事件屡禁不止的年代,你更不能够指望读了一门好专业就能够幸福下半生。永远别忘了,在招聘的时候: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认为你能够代表你的学校,同样他们也不会认为你能够代表你的专业,而事实往往却也是如此,你能够代表的仅仅是你自己。

婚姻与高考恐怕是风马牛不相及,人生更是太长,高考才几个小时。

然后,我们得正确对待高考

高考仅仅是一场考试,一场持续两天4场9个小时的游戏,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你走出考场的那一刹那,考试就已经结束,结果也已经定格,不可更改,在你估分填报志愿之后,连学校都已经确定。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微博:几十道考题就能决定你要度过四年的大学,几轮面试就能决定你要待上十几年的公司,踩几次点就能决定你要住上几十年的房子,看一眼就能决定一辈子相处的人。其实人生就是无数荒唐的偶然和一点点的必然,所以我们要不仅能够赢得起,也要输得起。

估分恐怕是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提心吊胆的一件事情,往往错一道不应该错的题就会心如刀绞。我记得我当年估分的时候,心一直在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对每一道题都会饱含着一种侥幸和恐惧的心理,甚至有的时候,明明记得某选择题和答案一致,但还是会怀疑自己,还会担心自己的答题卡是不是会涂错。然而事后却证明:该来的总会来,并不会跟平时有什么差别,一般在如此场合,记忆性出错则几乎不存在。

对于填报志愿,理性还是应该多一些。大家这时候都在谈兴趣,我在这里都不谈“兴趣大多时候不能当饭吃”这个话题,只是想说,在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压根就不知道自己真正擅长的领域,更不知道大学里原来有那么多五花八门的专业,而各个专业的方向和就业情况恐怕知之就更少了。其实也难怪,咱平时都只顾学习高中知识了,哪里还有那闲工夫研究大学的专业呀。可是真的上了大学之后,你才会发现:原来带“应用”二字的专业并不重于应用而是重于理论(诸如:应用化学、应用物理、应用数学等),原来建筑专业的毕业后并不是建筑师,原来大学毕业生大都成了什么都能干却又什么都干不好的低不成高不就的人,原来企业招聘并没有那么严格的专业限制,原来很大一部分人就业都和专业无关……既然作为学生一无所知,那么听取一些家长亦或是过来人的经验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说“学校无好坏、专业无冷热”,但是不得不承认好的大学确实对一个人的各方面熏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本院校作弊成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985”和“211”等高校也的确不仅仅是硬件硬,软件也软。

估分和填报志愿都结束后,漫长的等待是一个更令人百感交集的过程,不仅仅要等待分数的降临,还要等待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依然记得当时我在家里看高考成绩发布会电视直播的时候,从来不信教的我竟然莫名其妙地开始不断地向耶稣祷告,一直保持站立的姿势,肌肉和神经都绷得紧紧的,丝毫不敢放松,连母亲叫我的名字都没能够听到。本来傻得以为发布会就会公布每个人的成绩,可是一直等到发布会结束,也依然一无所获。然而现代科技的效率的确很高,发布会一结束,我和我姐的手机都同时收到了高考成绩的信息,然后就是奔走相告,一点儿也不夸张。至于等待录取通知书已经显得相当地平静了,毕竟分数的决定性还是较高的。

其次,我们得做点什么。

我们的学习从来都是有目的的,小学是为了升初中,初中有中考,高中有高考高考结束了,一下子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于是,高考结束之后,学生难免会由于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变得异常空虚,整天无所事事,甚至会产生焦虑感,严重者会得抑郁症。

有人将高考后的种种不好的表现归结为没有目标,甚至将中国大学教育的失败层面也归咎于此。其实,我一直对目标、理想等些个儿词是比较排斥的,如果说高考之前我确实是依赖于目标、理想等的话,那么高考之后我是绝对不怎么依赖它们了。高考之后的假期,我家并没有那么优越的条件去旅游什么的,我只是待在我家的西瓜地里看着西瓜,并读读书、写写字,晚上也住在茅草搭的棚子里,有时也会去卖西瓜,就是这样,并没有觉得空虚。大学四年,我也是坚持写作,每周至少在自己的空间内发表一篇文章,而我坚持写作的这10来年也并没有说想某天靠它挣钱亦或是成为作家,我只是就这样慢慢地写,你说心静如水也好,你说无欲无求也罢,就是这样,即使大学毕业依旧如此,反而因为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宽广的平台而多产,再加上文笔的逐渐成熟,现在竟然能够时不时拿到稿费,也会有杂志社来约稿,而我依然不会强迫自己为了某一目标而写作,你若非问我写作的目的的话,那就是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电影《天堂电影院》中有句台词: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世界。其实对于经历过高考的学生,我的建议就是出去走走,实在出不去就找点事儿干,再有目标的人整天闲着也会空虚,而且往往也是越闲越空虚,你可以去问问大学生们,大多感触良深。忙起来,有事做,你哪有那闲工夫去空虚呢,对不对?

至于做什么,我想这就不是任何人能够给你的建议能够解决的问题了。我们好不容易生活在这样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年代,你难道要放弃选择吗?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可是我说的自由选择,并不代表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作为一个已经成年亦或是即将成年的未成年人,你会有自己的判断。

最后,我们得有自己的价值观。

有一位研究心理学的老师告诉我:动物和人最大的区别是使用工具。我说很对,然而从我的角度来看,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应该是:动物依靠的是本能,而人依靠的是意识。尤其是对于已经或者是即将步入成年人的我们,意识非常重要,你得知道世界上很多事情并不是非对即错、非好即坏、非善即恶的,但你也得分得清楚绝对的对错、好坏、善恶。

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方微博都会无意传谣的年代,你能够信任的只有自己的判断力,而改变你判断力的也必须是强有力的证据。对于一件事情的发生,你必须要由自己的意识而做出判断,不能随意听信各路媒体的疯狂报道,你得知道现在很多媒体已经丧失掉了社会的道德底线和自己的职业操守,而更多的百姓在思想上则是墙头草两边倒,他们觉得谁都说的有理。

有些话,别人可以这么说,我们却不能那么信;还有些话,我们心里明白,但必须揣在肚子里。多学习学习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说话分寸和方式,有些话我们可以不说的,但我们必须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负责。在这个还不是完全民主的社会,你得学会一些生存法则,并不是所有的真话都能够赢得别人的掌声,也并不是一切良知都能够换回他人的尊重,就像名谣歌手郝云唱的那首歌:该装就得装。

海明威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懂与不懂,不多说。心乱心静,慢慢说。若真没话,就别说。

什么是成熟?一个人的成熟与否,并不是说你能够出口成章,抑或是说出了多深刻的道理,也不是头上多几根白发,更不是脸上多几根皱纹,而是你终于开始真正地明白,现实始终是残酷的,梦想却还是得努力实现的,你也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感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还能够微笑着继续向前走。成熟就是你越来越能看清现实,你也越来越能够接受现实,而不是变得越来越现实。

高考时代,只是一个学习阶段的结束,对于整个人生来说,又是一个开始,前方还有很长的路等待你去独自行走,且行且珍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后高考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准备  准备词条  高考  高考词条  时代  时代词条  
综合

 你可以不看热闹吗?

为什么发生危机现场越多人,越少见到救助呢?心理学家用实验证明了其中的原因,旁观者越多,会抑制救助行为,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旁观者效应”。——如果你独自在一间屋...(展开)

综合

 愚蠢or前卫 婚前性行为10个理...

追求所谓“新”的恋爱方式——Psy525.cn在追新潮的心理支配下,她们很快从初恋进入到热恋,由边缘性性行为上升到核心性性行为。如痴如醉地拥抱、亲吻、爱抚激发起...(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