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欣悦,女,1977年生于重庆,心理学家。1998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英语系,2004年获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中山大学社会文化与精神健康研究中心主任。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国际著名心理学刊物《心理科学》上的论文《金钱的符号作用:启动金钱概念改变社会痛苦和生理性疼痛》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搞怪又严谨的2013年“菠萝科学奖”近日颁奖,引发公众热烈关注。而去年来自广州本土专家的一项有趣研究数钱可以让你更快乐,获得首届“菠萝科学奖”心理学奖。这是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社会文化与精神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周欣悦的一项研究。这位年仅36岁的美女教授因好奇心驱使,潜心钻研“金钱心理学”,她的这项研究成果,也是国内学者首次在国际顶尖刊物《心理科学》上发文。
金钱能缓解身心疼痛
这项周欣悦与美国两位教授合作的研究,基于一个简单的假设:一个人若经常想到他所持有的金钱数量,那么他的社交体验,特别是对社会接纳和社会排斥的感觉,可能也会随之改变。
为了证明这个假设,他们将84名中国大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被要求点数80张百元大钞,对照组则被要求点数80张白纸。数完后,所有参与者都要在网上和其他玩家玩一个接球和传球的电脑游戏。但在经过10次传球之后,只有半数参与者能接到球(模拟社会接受),而另一半却不会(模拟社会排斥)。游戏结束后,研究者在对那些10次传球后再也没能接到球的参与者进行心理焦虑测试后发现,与那些仅仅数过纸的人相比,那些曾数过钱的人的焦虑水平更低,且曾数过钱的参与者也拥有更强的精神力量和自我满足感。但是,这种“快乐”并不会持续太久。
那么,数钱除了能减轻“心痛”,还能减少“身痛”么?对此,他们又做了“疼痛感测试”:研究者重复之前的实验,但这次他们将传球游戏换成一种痛感体验。在实验中,半数参与者被要求将手浸入较温热的水中(中度疼痛),而另一半参与者则被要求将手浸入热水里(高度疼痛)。测试结果显示,那些之前曾数过钱的参与者所报告的痛感较轻。
获首届“菠萝科学奖”
2009年,周欣悦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心理学刊物《心理科学》上发表这项研究成果:《金钱的符号作用:启动金钱概念改变社会痛苦和生理性疼痛》,当时便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12年,她的这项研究获得首届“菠萝科学奖”心理学奖。
这项研究,可否用于治疗心理疾病?周欣悦认为,两者并无必然联系。但这项研究可以为肢体和心理伤害的金钱赔偿提供法律上的根据。另外,还可用来解读金融危机中人们的心理感受。
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