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课表安排高岚老师讲《温尼克特与儿童精神分析》,心理着实高兴,“足够好的母亲”“过渡性客体”“抱持性环境”,这些熟悉的词一个个跳出来,好不令人激动。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客体关系理论,在中德班时老师讲过部分相关理论,觉得受益良多,自己又找到相关的两本书仔细读了两遍,还有很多搞不清楚的地方,对高岚老师的课自然很期待。
“从来没有婴儿这回事——当你看到婴儿的时候,一定同时看到照顾他的母亲。”这是温尼克特思想的标志性语言,他的整个思想都围绕着儿童生命早期的亲子关系的观察。对于母婴关系及儿童成长这样一个普遍的研究主题,他的独创性在于将其置于个体内部与个体外部、内在现实与外在现实、过渡空间及文化空间的广阔领域中,展现个体从与母亲合为一体到分离和独立的成长轨迹。这些富有创造性的儿童精神分析思想包括:“够好的母亲”、“抱持性环境”对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性;母亲能否对婴儿的体验及时响应将造成儿童真实自体或虚假自体的感受;在婴儿从主观全能的体验到客观现实的体验这两种形式之间的过渡性体验,是创造性和游戏的领域;“攻击性在婴儿由主观全能的体验到客观现实的体验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等等。
高岚老师说“足够好的母亲”不是完全好,抱着、亲着孩子不放下,而是做到刚刚好。我们生活中的妈妈能做到刚刚好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都带着自己的成长经验和自己过去深刻的感受,我们的感觉经常会成为我们的引领而非孩子的需要。
记得高老师讲一个妈妈不停给孩子换保姆,她要给孩子找到最好的保姆但她不知道孩子需要一个妈妈,现实里妈妈非常努力费尽心思,而孩子的感觉中找不到他要的妈妈。好典型的事例!其实,这么多年的心理工作中见到过很多孩子,由于早年客体不稳定造成今天诸多问题。孩子在沙盘游戏中表现的很茫然,似乎不知道自己想有什么,不停的换沙具,到最后也没换到真正想要的。他们无法跟人有正常的交流和亲近,要么对人很漠然、有敌意,要么躲闪、退缩。记得有个5岁的男孩,电脑游戏玩得非常好,一直不能去幼儿园,不能跟其他小朋友建立关系,妈妈说:孩子小时候,她要上班,老人都在外地帮不上忙,只好请保姆,孩子哭闹不好带,6个月之前就换了3个阿姨,到现在家里大概换了10多个保姆了,妈妈会觉得当时家里没有亲人那些阿姨对儿子不好,才导致孩子今天这样,她根本不知道稳定的客体对孩子的内心构建多么关键,岂止阿姨对孩子不好这么简单。
说到“过渡性客体” 我深有感触。有个妈妈曾经给我讲她孩子的一件事:“我家乐乐快三岁了,天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必须盖一条旧毯子才行.这个毯子还是他刚出生时候用的,而且睡觉的时候,必须摸着一个毯子角才睡觉,现在这个角已经被他摸的都破了.前两天把这个毯子洗了洗,他就哭了几乎一个晚上,没办法我只好吹干给他盖上,小家伙才肯睡觉。”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个别现象,据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在生命的最后时期,一直把属于她父亲的一件旧外套保存在身边。属于女儿的父亲的外套。它既是父亲的,也是女儿的;既不是父亲的,也不是女儿的;它已然成为父女关系的精神性的象征。物质,在这里成为联结他者和自我、外部世界和内心存在的中间地带。温尼克特把它叫做“过渡性客体”这概念简单却透彻,具有穿透表象、直见本质的特点。而小宝贝因为见不到妈妈焦虑悲伤的时候,与生俱来的自我调节能力成功地创造了第一件属于他的物品,这个物品象征着妈妈的爱也连接着妈妈的爱,它对宝宝很重要,但它既不是宝宝本人,也不是很妈妈,它是宝宝的创造物,是宝宝自我发现之物。比如乐乐闻到毯子上那熟悉的味道,妈妈的乳香,洒上的果汁,尿床的印记,还有日积月累留下的各种味道……这一切就好像妈妈还在身边一样,他盖着毯子,就像妈妈抱着他一样,给予他温暖的安抚,在这令人满意的安抚中,他渐渐睡去。小毯子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觉得小毯子就像妈妈能给的温暖一样,它能陪着他度过妈妈不在身边的时间,缓解找不到妈妈的焦虑,还是妈妈曾经爱他的证据,但同时,他恨它同他爱它是一样深的。他会尽情地亲它抱它,宣布主权,不一会儿,他又恼了,于是撕它,咬它,把它放进嘴里咀嚼,还会抠它,把它扔掉再踩一踩,然后又捡起来亲亲,搂搂,在它身上,宝宝进行他的各种实验。如果没有人干扰这个过程,他最终会发现,啊,尽管我咬它打它,但它仍能存在。于是,经历了恨的磨练后,爱终于扎实地确定了下来。没有经过恨的过程,爱是不能确认的。 通过这个过程,宝宝建立了一个心理的连续性,使他能够忍受妈妈不在的这段时间(只要妈妈还会继续回到他身边)。这个在大人们看起来破旧不堪的玩意儿,宝宝们对它可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那是他独有的专属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解了孩子的想象世界对孩子的真实性,我们就知道孩子旧毯子破玩具该怎样处理了。而这个了解让我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碰触到了,温暖而又充满敬意。温尼科特的过渡性客体,指的是这样一些东西,比如小娃娃、小毯子,或者小布头,孩子与之建立了深深的依恋关系,总是随身带着、须臾不离,或者在睡觉的时候特别需要它才能入睡。这种情形一般发生在一岁到四岁之间。过渡性客体有这样的一些特点:1.属于孩子。它可以是从父母那里来,但必须被孩子选择、创造。2.被强烈地依恋。孩子的喜怒哀乐都投射在其上,它仿佛是有生命的存在。3.必须从不改变。除非孩子自己要改变。记起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的一句话:过渡性客体----随身携带的家园,更加觉得温尼克特深刻、精准。
温尼科特强调儿童的成长需要的是“恰到好处的挫折”,以及“抱持性环境”。在最初的早期,婴儿是没有一个稳定的自体感受的,他会通过镜映的方式,从妈妈的脸部表情中、从肢体,以及行为的语言中感受到自己,在这个阶段,婴儿会形成一个短暂的自体感受,这种短暂的自体感受,可以维持婴儿度过恰到好处的挫折。这种挫折可以帮助婴儿破除全能的感受,从而创造性地去认识外部世界。如果挫折过大,它对婴儿而言是一种创伤,这时婴儿那种短暂的自体感受就会崩解掉,变得破碎不堪,只有等到照顾者回来,重新让婴儿建立起一种短暂的自体感受,这种自体感受才会恢复。如果婴儿在被养育的过程中不断地经历这样的崩解和修复的过程,那么婴儿很难形成一种稳定、真实的自体感受,取而带之的是伪自体,也就是用一种假象和非真实的感受去应对现实的生活。抱持性的环境,就是可以在婴儿的自体满足中给予他认可,同时在婴儿经历挫折时,给予他保护的一个环境。一个足够好的母亲是可以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这样的环境的,但是抱持性的环境不仅仅指的是母亲提供给的这个环境。
温尼克特认为儿童的发展问题是与父母的养育和孩子的依赖直接有关。父母如果在养育中适应孩子的需要,那孩子的成长就比较好。而当养育的阶段产生变化时,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也要顺应孩子的需要的变化,这样就能获得好的发展,孩子的自体在和谐关系中就发展成熟。如果养育方式是使孩子来适应父母的养育方式,就可能产生问题。所以对于治疗,温尼克特一般是在分析中等待发生治疗的退行性阶段,然后治疗师以关怀的态度,顺应治疗性退行的病人需要,作为关心这个人本身的方式来进行心理的再养育,以促进来访者人格得到发展,产生对于主体性的真实感受,获得真实自体,温尼科特强调,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最重要的是给病人提供一个抱持性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病人会自发地运用创造性的能力,通过游戏的能力,达到自愈。这跟我们沙盘游戏治疗原则多么的吻合。
高老师讲到温尼克特是在一个有着丰富的女人的原生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的理论的提出又是在一个女人的环境中,这是一个重复早年客体关系并在其中修复内心获得成长的过程吗?我非常好奇,心里会有好多的联想。或许正是女人的环境使得温尼克特提出以热情的态度支持病人“退行至依赖”的观点;也使得他对弗洛伊德提出的“节制”、“中立”的技术进行了灵活自然的整合,包括温暖、卷入与自我限制等原则;也许正是这样的客体关系造就了温尼克特温和幽默的个性,并且使得他把深邃的精神分析理论表达得如此的传神和准确呢!
作者简介:杨真艳,女,黑龙江省哈尔滨人,本文为作者在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研习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课程时所作。
————————————————————————————————
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
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创办人:申荷永
研究院简介:http://www.psyheart.org/16/12.html
研究院QQ群:79448734
电话: 400-878-3393
官网:http://www.psyheart.org/
专业学习论坛:http://www.psyheartbbs.org/forum.php
申荷永新浪微博:“荷永”
申荷永新浪博客:“洗心岛”
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关注“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