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说,当犹豫不决的时候,可以抛个硬币来决定,在硬币被抛起的那一刻,你的心中就有了答案。于是有一天,笔者也遇到了犹豫不决的事儿,想起了这句话,于是掏出了一枚硬币……看到它抛在空中的时候,笔者还是不知道自己应该选什么……
1.我们究竟能不能说,在抛硬币之前,我们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虽然很多人都这么说,但笔者觉得没那么不绝对。
为什么,抛硬币之前一定会有一个稍稍偏爱的答案呢?其实,之所以犹豫不决,通常是两个选择差不多,没有那么容易分辨哪个更好一些。这种犹豫不决,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心理冲突”,基本类型分为四类:
A. 双趋冲突:两个都完全想要,但必须选择一个,就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B. 双避冲突:两个都完全不想要,但必须选择一个,左右两难,就像患病者既不愿吃药,又不愿开刀,但必须在其中选一个否则不会好,左右两难。
C. 趋避冲突:对一个东西,它既有你想要的,又有你不想要的,使你又想要,又不想要,但必须在“要”和“不要”之间选一个,进退两难。例如,你交了一个男朋友,他很吸引你,但有些地方又让你非常讨厌,你纠结要不要分手,进退两难。
D. 双重趋避冲突:对两样东西(或两个选择),它们身上各自既有你想要的,又有你不想要的,使你又想要,又不想要,然后,你必须在这两样东西(或两个选择)之间选一个,真是又复杂,又纠结。例如,单身汉有自由之乐,但也有寂寞之苦;结婚有家庭之乐,但也有家务之累,选哪个,想到头大。
(以上是基本类型,生活中还会因为选项的增多而变得更复杂,好比“三趋冲突”、“四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等等。)
在笔者看来,这四种冲突虽然同样会让人纠结得想抛硬币,但是,抛完之后看到结果的心情,却是很不一样的:
究竟是要鱼还是熊掌呢?抛个硬币吧!正面鱼反面熊掌,抛完了,诶是熊掌啊,好吧那就熊掌吧,其实鱼也挺好的。(纠结半天,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嗯,可是熊掌也不差多少啊,那就别折腾了,熊掌吧,挺好的。
究竟是要开刀还是吃药呢?抛个硬币吧!正面吃药反面开刀,抛完了,诶为什么是开刀,不爽,重扔,心里默念不想开刀,重抛完了,诶好吧是吃药,那就吃药吧?(纠结半天,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可还是不想吃药啊!重扔!……
究竟是分手还是不分呢?抛个硬币吧!正面分手反面不分,抛完了,诶为什么是分手?其实他人挺好的……重扔!心里默念他还挺好的,重抛完了,诶好吧是不分,那就不分吧?(纠结半天,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可还是忍不了啊!重扔!……
究竟是要谈个恋爱结个婚,还是保持单身呢?抛个硬币吧!正面恋爱结婚,反面保持单身,抛完了,诶为什么是保持单身?这样好寂寞的,重扔!心里默念单身好寂寞,还是结婚有伴好,重抛完了,诶好吧是恋爱结婚,那就去找对象吧?(纠结半天,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可还是不想被束缚啊!重扔!……
……
开个玩笑,现实生活中应该没有人这么傻缺,在这些事情上用抛硬币的事情决定,笔者只是借着这些例子,希望把问题说得更清楚一些。
唉……为什么,在抛起的那一刻,想要的答案却总是没有浮现?
知乎网友“确幸lasia”说:对于实在不知道选择什么的时候,抛起来之后仍旧没有期待偏好。
托尼•巴赞在他的《思维导图决策》里说,其实是要让你完全放松下来,再抛硬币,再感受知道结果那一刻的心情(是失望还是舒适),因为内心的真实想法可能会被烦恼挡住了没被察觉到。
如此看来,我们毕竟还是需要冷静下来才能知道自己的心意,如果不能,那么抛硬币也未必能帮到我们确认自己的心意。
在笔者看来,在抛硬币前无法确认自己心意的情况,确实存在。而且,很可能,当自己都不能确定自己的心意时,抛硬币,反而会让一个人更纠结。
其原因,可能是这样的:
当抛硬币的人,把硬币的结果当做“天意”,那么,当抛完了之后面对这个结论的时候,就意味着要去顺从“天意”,接受这个结论。然而,接受一样事物的好,容易,但接受一样事物的不好,相对较难。接受任何一个选项的不好,都难。
当硬币的结果,突然要你面对其中一个选项的不好时,你会感受到一种突如其来的、猛烈的不适感。此时你会本能地抗拒这个结果,当你本身又具有叛逆情结的时候,可能你内心的抗拒感会更强烈一些(“违抗天意的欲望”,有时就像“叛逆父母的欲望”一样),于是你会拒绝这个,选择另一个,只是因为你太不喜欢这个……而不见得是因为你更喜欢另一个。如果第一次抛掷的结果是另一个,也许,被你讨厌的就是另一个了,也说不定。
然而如果是双趋冲突就没这个问题,因为在双趋冲突中,没有被讨厌的选项。当你不必强迫自己去接受一个东西的不好,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抗拒感。好比说你要决定晚上吃面还是吃饭,本身选择哪个都没损失,也就不会对损失那么敏感了。
尽管说,当不得不选择其中一个的时候,选择了其中一个,必然会损失另一个,那么只要有选择,即使是双趋冲突,也存在损失,但是,如果放弃其中一个的损失明显大于放弃另一个的损失,那么一般人都会果断地选择其中一个,根本轮不上硬币什么事儿了。
需要抛硬币的双趋冲突,多半还是旗鼓相当的,也就是,选择哪个,损失都是差不多的,选择了其中一个,而且你还的确不太讨厌这一个,你就能比较容易地接受这个结果。
2.抛硬币中的框架效应
当一个人对损失如此敏感,以至于在想到某个选择的负面时,就产生极大的排斥心理……这或许可以用框架效应来解释。
这是原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说的是,当消费者感觉某一价格带来的是“损失”而不是“收益”时,他们对价格就越敏感。用到抛硬币问题上,也许就是:当抛完硬币的时候,如果我们越是关注损失,我们就越纠结,越容易规避那个损失更大的结果。在某一个选择所代表的损失,随着抛掷硬币的结果突然袭来时,我们越是抗拒。
但是……在选择面前,人们也可以持有两种不同的态度。
用经济学的话来说,一种是风险规避,另一种是风险寻求。前者,采用负面框架,畏畏缩缩,更关注可能的损失,为可能的损失而感到担忧;后者,采用正面框架,像冒险家一般行事,更关注可能的受益,从可能的受益中体会到一种被奖赏的兴奋之情。
有这个可能。
百度百科解释框架效应时举了个例子:亚洲疾病问题。
想象美国正准备对付一种罕见的亚洲疾病,预计该疾病的发作将导致600人死亡。现有两种与疾病作斗争的方案可供选择。假定对各方案所产生后果的精确科学估算如下所示:
情景一(正面框架):对第一组被试(N=152)叙述下面情景:
如果采用A方案,200人将生还。(72%)
如果采用B方案,有1/3的机会600人将生还,而有2/3的机会无人将生还。(28%)
情景二(负面框架):对第二组被试(N=155)叙述同样的情景,同时将解决方案改为C和D:
如果采用C方案,400人将死去。(22%)
如果采用D方案,有1/3的机会无人将死去,而有2/3的机会600人将死去。(78%)
但实质上情景一和二中的方案都是一样的,只是改变了以下描述方式而已。但也正是由于这小小的语言形式的改变,使得人们的认知参照点发生了改变,由情景一的“收益”心态到情景二的“损失”心态。即是以死亡还是救活作为参照点,使得在第一种情况下被试把救活看作是收益,死亡看作是损失。
选择不同的参照点后,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面临收益时,更多人反而会小心翼翼,选择风险规避;面临损失时,更多人反而甘愿冒风险,倾向风险偏好。
如果迁移到抛硬币的问题,那么就是,在两难情境中,把抛硬币的目的设定为“都是损失,所以不如赌一把争取高受益”,还是“都是好的,所以要尽量小心地规避风险”,可能,就会影响人们的决策。
为什么?
想象一下,假如是一个双重趋避冲突,然后,你的内心更喜欢冒险,相比规避损失,你比较关注,两个选项哪个能带给你更多好处,更多可能性,更好玩,当第一次抛硬币得出结果时,如果是一个损失较少但好处也不太多的选项,可能你会相对比较不爽,然后就选择再抛一次,或者选择另一个;
但假如,你的内心比较保守,你更担心,选到某个选项之后,其不利后果会使你更加后悔,那么当你第一次抛硬币得出结果时,如果是一个虽然好处更大,但危险也更大的选项,你会相对更加害怕,然后,你比较会因为想规避风险,而重抛一次,而不是像一个冒险家那样,欣然接受这个更冒险,但也可能有更多收益的选项。
3.接下来,有两个问题
首先,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其次,是倾向于为了“可能的不好”,而去当个保守者,还是倾向于为了“可能的好”,而去当个冒险家?
4.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这就是价值观了。
这里,笔者想起了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他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这个理论,也曾被好事者拿来做其他比喻,比如,你遇到两个人,第一个人,十分吸引你,第二个人,对你而言如同路人,但你后来发现,前者对你不太感冒,后者却对你百分百地好。这里,“喜不喜欢”是激励因素,而“Ta对你好不好”,是保健因素。
于是,原本你对第一个很满意,后来变成了“不是满意”,原本你对第二个不满意,后来变成了“不是不满意”。
尽管,选择哪一个,可能让你纠结到想抛硬币的程度,但在你心里,你还是偏向第一个,因为你在Ta身上能找到激励因素,对第二个,你只是不那么不满意了,但你心底里,还是不够喜欢Ta。所以,即使抛了很多次,也许你最终还是会选择那个给你激励因素的。
当你把一些东西认为是激励因素,而把另一些认为是保健因素时,这就是价值观。
不知,在每一个抛硬币的人心中,自己的选项中,什么是激励因素,什么是保健因素?
此时需要注意的是,价值观这个东西,人与人之间也有不同。价值观的不同,可能会使有些“好”,对一些人来说没那么“好”,可能会使有些“不好”,对一些人来说,没那么“不好”。甚至,彼之砒霜,我之蜜糖的事,也时有发生。这会影响一个人的决策。
就好比,花钱这件事,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损失,但是,对一些人来说,是特别不好,对另一些人来说,只是有点不好。当它只是“有点不好”的时候,它作为负面因素,在做决定时的影响力就不是很大。当抛到一个“要冒点险,不过说不定有很多好处,只不过要花点钱”的选项时,那些在意其他好处甚于钱的人,可能就是眉头一紧,叹口气,想,“得嘞,不就是多花点钱嘛!那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不过,人的价值观有时会跟着情境而变。好比特别缺钱的时候,可能觉得钱最重要,而不咋缺钱的时候,又觉得别的东西比钱重要——马斯洛叔叔告诉我们,大多数人的首要的需求是填饱肚子。所以,当又缺钱又想要别的东西的时候,哪个会赢?这只能根据每个人在做选择时具体的情况而言……有时,也不过是一念之间。
影响这一念之间的,有安全感,有爱,还有很多别的……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
5.但,我们真的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么?
有时,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我们自己也未必了解。
所以,是否可以说,在抛硬币之前,我们就已经知道自己想选哪个了吗?
笔者的答案是,意识上,也许还没,但潜意识中,也许是的。
6.说不定,对正面反面的设定也可能取决于价值观呢?
在我们惯常的认知中,正面,偏向于“好的”,反面,偏向于“不好的”。那么,我们会不会,在设定正反面的时候,我们就自动地把那个潜意识里更想要的那个设定为正面,而相对不想要的设定为反面呢,然后,在抛掷到反面的时候,只是因为讨厌“反面”本身,而更加讨厌与“反面”相关的那个选项,于是更果断地做出决定,然后抛硬币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或者,我们会不会,依着语言的惯性,来分配选项,把否定词分一起,把非否定词分一起,然后最后又因为对于“否定”的讨厌,而“恨屋及乌”?好比“要不要分手”这件事,如果设定为“正面不分反面分”,读起来像绕口令,总是“正面分反面不分”顺口些。那么,会不会因为,讨厌“反面”本身,于是就在抛到“反面”的时候,就本能地想拒绝“不分”的这个选项呢?
不知有没有人统计过,最后做决定的时候选择正面的多还是反面的多……以及,有没有人研究过,对正反面的喜好和设定,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决定……
7.还有呐,对 “1”和“菊花”的偏好,难道不会影响我们看到它们的心情?
问一个很贱的问题:
看官们,你们喜欢“1”,还是“菊花”?
如果,这里面有价值观判断,会不会影响到选项的分配,和看到选项时的心情呢?
似乎,要避免这个价值影响着实很难。
假如我们不说“正面”、“反面”,而说“A面”,“B面”,恐怕也会有人更喜欢A,因为打分的时候,A总比B高,同理,“1”和“2”也是一样。
那如果没有正反,没有顺序,而是用颜色代替呢?一面红一面蓝如何?
可惜,不同的颜色也会给人的心情带来不同的影响。
那就不同的图案呗?正面黑方块,背面黑草花如何?
笔者表示,自己觉得草花更萌……
估计“方”、“圆”也是一样的效果吧?
“男”和“女”如何?使用者自身的性别和性取向,可能会对这两个选项的感情产生偏向性……
“左”和“右”,如何?在中英文语境中,“右”永远是对的……
笔者想到的最终解法是:用同样的字体,同样的字号,同样的颜色,在两面分别写上“横”和“竖”,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实验下,这样能否减少一些价值观的影响……
啊……等等,不对!中文语境中似乎还是不行,“横”在一些词语中有不好的意思,“横行霸道”、“横财”等等……
笔者无解了……也许,我们应该把被试放在fMRI上,给Ta呈现很多的选项,然后从中海选出两个脑部反应一致的,以此为基础继续进行实验……
8.论价值观的“不靠谱”之处
有时候,你所经历的事或者环境,或者别人的态度,说不定也会影响我们瞬间的价值观呢……
好比,如果其中一个选项是你曾经很想要但又一直没实现的,你现在的情况又不利于实现它……但却好死不死地唤起了你的未完成情结,你会不会在心底更偏向这个答案?
如果,你在意的一些人,认为你的一个选项是“不该选的”,你会不会,反而想选它试试看呢?
看嘛,我们的价值观,是如此容易受影响。
9.除了价值观,还有“基于价值观的做法”
关于“好”与“不好”的价值观影响,到此先告一段落。
接下来要说的,是对于我们所认为的“好”与“不好”,我们如何选择。
10.对于我们所认为的“好”与“不好”,我们如何选择?
是倾向于为了可能的不好,而去当个保守者,还是倾向于为了可能的好,而去当个冒险家?
这里面,可能是感觉寻求倾向的高低。
其实,感觉寻求倾向又是和价值观有交互的:人是应该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去冒险,哪怕不计损失?还是应该,安安稳稳地过一生,不要为那些让自己心动的事物,冒上不可预计的风险?是人生的体验重要,还是人生的安稳重要?——最后会涉及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所以这也是价值观的一部分。
如果以体验派冒险家自居的话,也许,会更关注哪个带来的激励更大,更勇敢地做出决定;如果以保守派自居,“小心驶得万年船”的话,也许,会更小心地控制风险,做起决定来,也更纠结。
11.会不会,会决定用抛硬币来决策的人,原本就比一般人更冲动,更像个冒险家?
抛硬币者,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天意”,会让一些崇尚理性的人觉得,这是不负责任的冲动行为。
会不会,会决定用抛硬币来决策的人,原本就比一般人更冲动,更像个冒险家?
不管是不是……首先,性格的冲动性,会对我们的决策产生什么影响?
我国学者王玉洁在其名为《冲动性对风险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发现,性格的冲动性是影响风险决策倾向和决策冲动性的重要因素,高冲动者更倾向于风险寻求,更喜欢“即时收益优先”,并且对损失的耐受性更高;低冲动个体对损失反馈更为敏感,而高冲动个体对奖赏反馈更为敏感。
也就是说,当抛硬币的人是个比较冲动的人,Ta说不定,会更喜欢那个高风险高收益的选项,即使纠结,即使抛来抛去,最后还是更可能选择一个最高风险高收益的选项;当抛硬币的人是个比较谨慎的人,Ta说不定,不管受益多少,只要那个低风险的选项,即使纠结,即使抛来抛去,最后还是更可能选择一个最稳妥的选项。
当然了,一个谨慎的人,也有冲动的时候。也许选择抛硬币,就是Ta偶然一次冲动的时候……被冒险家“附体”的谨慎鬼,会不会比冒险家更冲动呢?这就很难说了嘛~
另外,谨慎鬼的冲动,是只在抛硬币的那一刻有,还是一直延续到抛完硬币做完决策还有?这也许将会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谨慎鬼的纠结程度,和事后后悔的概率。
12.为什么,不少人在做决定的时候很愿意冒险,但临近实施时,却反而犹豫了呢?
我国学者朱向荣在其名为《时间距离对赌博决策行为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时间的延长可以增加人们对低概率但高赢利赌博项目的偏好,而降低对高概率低赢利赌博项目的偏好。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假如人们要对一个以后的事儿做决定,他们更可能当个信心满满的冒险家,梦想嘛!但假如人们要对一个近在眼前的事儿做决定,他们更可能保守些,现实嘛!
怎么会这样的呢?
解释水平理论认为,当人们知觉事件发生的时间距离较远时,人们倾向于使用上位的、抽象的和本质的表征来解释事件(高水平解释);当知觉事件发生的时间距离较近时,人们更可能使用下位的、具体的和表面的特征来解释(低水平解释)。
啥意思呢?就是,对一个很久很久以后才会发生的事,人们倾向于不去看得那么具体,毕竟以后的事儿,想得太细也不太会;而对于一个当下的事,各种细节摆在眼前,人们不想仔仔细细地考虑都难。
为什么当第一次抛完硬币的结果扑面而来时,人们会一下子受不了,以至于想再抛一次?这也能解释。也许是因为,“不见棺材不掉泪”:逃避自己做出选择的人,因为硬币给出的答案,而被迫、不得不仔细地思考,然后,被巨大的不适所淹没。为了逃避这种不适,选择再一次逃避——再抛一次。
当初没想清楚的,临了想清楚了,改变决定的,也不是没有;当初没想清楚就做了的,做了之后想清楚了,事后后悔的,也不是没有……一个硬币,也不见得能为我们决定或者改变什么。
13.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我们有时还是想抛硬币?
正如这个序号“13”一样,因为有些时候,我们甘当傻瓜。
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硬币并不能帮我们做任何决定。
但我们却假装是硬币为我们做了决定。
在选择硬币的那一刻,我们变成了外控者——“这件事,交给命运吧,不是我能左右的”,以这样的方式,来逃避责任,减轻内心的不安。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不安?
因为,我们都希望能做出一个好的决策,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希望将一个稳定、正面的自我形象维护继续维护下去。否则,我们就容易认知失调,感到不舒服。
(认知失调:当我们做了一件和我们习惯的(而且通常是正面的)自我概念不符合的事情而产生的不舒服感,即为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总会造成不舒服,因此我们会试着去减少它。
此时,交给硬币就是一个极好的自欺欺人的方式:就算我做了什么不符合自我概念的事,那也是“天意”,所以我不必为任何的不良后果感到不安——因为这也是“天意”。
当心里原本就有答案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在我们没有勇气面对选择的时候,用“天意”这种我们自己也不信的理由,为自己找借口,把自己的选择变得“看似合理”,这样就不会影响良好的自我感觉了。
我们有时,就是如此擅长于自欺欺人。
当然,交给“天意”也未必一定不好。
如果尚存一丝理性,那么,当“天意降临”,未必一定会接受,反而可能因为“天意降临”,缩短了决策时间,而强迫自己,去更主动地思考和衡量两个选项的利与弊——难说,这不是好事呢?
如果已经完全没主意,不管硬币是啥答案,都接受……其实,也有好处:因为选择任何一个,都至少,能够将人生继续走下去,而不是停在这里。
只要是做决定,其实,还是有理性的参与。谁说,在不能确定心意的时候,选择依靠概率做出决策,让人生停止纠结,得以继续进行下去,就一定是不理性的呢?
14.抛硬币似乎能帮到我们,但帮到我们的,确实是“天意”么?
事实却是,所谓的“天意”之中,其实有很多是人为的因素。
斯坦福数学教授佩尔西•戴康尼斯通过研究发现,如果一枚硬币是带头像的一面朝上抛出去,抛一百次会有51次带头像的一面朝上。如果是不带头像的那一面朝上抛上去,结果也是一样。因此,不管如何抛一枚硬币,最初的朝上的那一面,抛完之后仍朝上的次数,会更多。不管如何抛一枚硬币,都是如此。
他还发现,被抛入空中的硬币看似一直在翻跟头,但事实上它并没翻转。戴康尼斯通过把一根丝带绑在硬币上证明这一点,试验显示,在10次抛币过程中,有4次在硬币被捉住后,丝带仍保持平整状态。
这两个发现说明,我们在抛硬币前,把哪一面朝上,就会增加哪一面成为结果的概率。
我们下意识地,会把哪一面放在手心,其实,这其中,潜意识还是偷偷地发生了作用,并很可能一手决定了最后的结果。
戴康尼斯还发现,旋转硬币后,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约是80%。这是因为硬币带人头(带美国总统林肯头像)的一面比反面稍重一些。(那么对于1元人民币来说,可能是菊花的那一面稍重些吧?)这导致硬币的重心更靠近带人头的一面。因此当硬币旋转时,更重的一面会自然而然的向下,这意味着反面朝上落在地面上的可能性会更高。(对于人民币来说,可能是“1”朝上的概率更大些吧)
所以,如果人民币确实也有一面更重……天哪笔者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15.一本正经的恶搞时间:怎样抛硬币更科学?
为了避免自己的潜意识发挥作用,你可以:
从钱包里抓出硬币,握在拳头里就往上抛,不要看它原本哪面在上面。
把硬币立在桌上转,转停了就是结果。
让别人帮你抛,并且别告诉Ta正反面分别代表什么。让别人从你的钱包中抓一个硬币,握在拳头里就往上抛,不要看它原本哪面在上面。
如果这些都不能让你满意……
先抛,抛出一个结果之后,如果你不接受,再抛一遍,直到抛出另一面,然后把这一面放在桌面上,逼迫自己想,如果先抛出的是这一面,自己会不会渴望另外一面。如果再次陷入纠结,就再抛一次。问问,哪个更重要,交还给你的理智来决定。
尽管,抛硬币看似就是为了做个决策,但我们不必那么死板。如果忘了所谓的“决策功能”,它其实是一次跟自己玩的“心理游戏”,是我们用来探明自己的想法的好伎俩。
16.如果不抛硬币,行不行?
其实有时,我们之所以陷入纠结,是因为我们陷入了二分化的思维模式。
当你陷入纠结,可以试试,跳出二分化的思维模式,看看,有没有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第三种解决办法。
转自心灵咖啡网。(部分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乎,重要观点来源:知乎网友“确幸lasia”,知乎网友“馊面包”、托尼•巴赞、王玉洁、朱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