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Ann的故事说起——我为什么叫老公“爸爸”?
有个女性求助者Ann来找我,向我咨询一个问题:她总是想叫自己的老公“爸爸”。
很多时候这个称呼脱口而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的。以前没孩子,两个人相处的时候,好象也没有什么问题,她和丈夫都默认了,甚至觉得很好玩。可是后来有了孩子,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孩子很坚定地告诉别人:爸爸是我和妈妈共同的爸爸。这时候,Ann才意识到有些问题了,因为她自己很难改口,甚至有时候在人多的地方也会把老公叫爸爸,为此还弄出了几次笑话。
我和Ann咨询的过程中,慢慢分析出了原因。她丈夫是一个很温和的人,比她大5岁,在很多时候非常照顾她。不仅照顾她的冷暖,更关键的是,丈夫很照顾Ann的情绪,好象总是知道她要什么,然后就在很意外的状态下会满足她的需要。这让Ann很满足,也能体会到幸福感。
在Ann小的时候,她的父亲是海员,经常整年不回家。从她出生开始到8岁,基本上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没有超过4个月。不过每次父亲回来都会给她带很多礼物,只是情感上好象很陌生。Ann记得自己总是在母亲的背后怯怯地叫一声“爸爸”,然后就跑开了。但当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她总幻想有一个很疼爱自己的父亲,会一直陪伴着自己,保护自己。10岁那年,父亲因为认识了其他的女性,离开了家。三年后,母亲认识了继父,继父对她也不错,但只被她称呼为“叔叔”。爸爸的称呼是在她结婚后的一个晚上,看着丈夫洗碗的背影,忽然叫出来的,以后就一直有叫丈夫“爸爸”的冲动,并克制不了。
我问Ann,你丈夫象不象你小时候幻想的“爸爸”,她笑了!
那是她在无意识中对童年愿望的补偿。
二、身边各种各样的称谓——每个称呼的背后都有一个愿望
我经常听到有丈夫叫妻子为妈妈,或者是妻子叫丈夫为哥哥或者爸爸的。很多人认为那是一个玩笑,或者说是生活中的情趣,这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往往结果不是这样的。称呼,更多时候代表着自己无意识身份认同,并代表着对对方的期待。
两个人交往、发生关系,从一开始的连名带姓,表示距离比较远,到后来只称呼名字省略姓,显示着关系的拉近。如果只是称呼小名,那就是很亲近了。如果男女之间只称呼对方名字中的一个字,那就好象是说:我们已经不分你我了。
而如果亲密关系中还是直呼其名,这有两个意思:一,你还没有完全走近我,我还不接受你的亲密,也许我们永远是伙伴关系;二,我是独立的。但一般要强调自己独立的人,往往是没有能力独立,而压抑自己依赖需要的人,TA只是幻想自己是独立的。夫妻在好的时候,芳啊,娜啊,宝贝的乱叫,一旦发生争吵,连名带姓,顺带问候你全家:你们刘家人就是那样无赖。这是关系远近的把握,这样可以缓解自己的受害感。
有些人从来都是连名带姓的称呼别人,而有些人总是只称呼名字。前者是希望和别人保持比较远的关系,后者是希望快速的拉近和别人的距离。很多做人事工作的人深谙此道,一般使用后者。他们懂得人际关系的技巧,虽然不一定真的那样愿意与人亲密交往。
有的人喜欢称呼别人老师。这好象是很谦卑,对别人尊重的表现,而事实上他们更希望被称呼为老师。这是内心的投射,就是把自己的愿望放到别人那里。现代人都愿意玩一个心照不宣的游戏,似乎是相互尊重,事实上有些人心里并没有其他人,只有他自己而已。游戏过了,也就成为调侃,或者是虚伪。
很多地方的农村,妻子对自己的丈夫很少去称呼老公。一旦有了孩子后,家庭关系才正式定下来。丈夫是“孩子他爸”,这个称呼很有意思:这里似乎只有孩子与父亲的关系,而隐藏了自己和丈夫的关系。在中国的传统中,从古以来妇女的地位比较低,三从四德是压制妇女的道德伦理枷锁,让她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自己。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亡从子,关系中是依从的,不对等的。男权社会中赤裸的绝对服从,也就让女性在关系中变成了附属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
这样的现象背后也掩藏着女性独有的“小阴谋”,那就是说:男人要为我的生命负责。我之所以要说是“阴谋”,是因为这是被掩盖的动机,很多男人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女人设置的圈套。想走出来,还要背上不负责的骂名。当然,这同时给男人带去了良好的自我感觉,和永远不能挣脱的紧箍咒。
亲密关系中的称呼,尤其能看出人在关系中希望获得的潜在动机。女性都希望男人称呼自己宝贝,男人很清楚这一点。特别是一些花花公子类的男人更懂得满足女性虚幻的期待。宝贝的称呼,一般是被照料的婴儿才配的,这里有三层以上的意思:一,我需要被你无条件的爱着,照料着,因为我没有能力;二,我是你唯一的,不能替代的;三,我是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的,如果你不照顾好我,那就是你不好;四,我的愿望没表达,你也应该知道,要不你就是不疼我;五.......等等等等。
这便是女人婴儿式的期待,一方面可以去弥补无意识中曾经缺失或者过早分离的完美照料者(父母,或者想象的父母)带给自己的伤害,另一方面,也幻想着自己又一次的进入了退行状态,而这种状态中包含“无所不能”,以及“不付出就能获得”的极端需要。只可惜,这只是镜花水月,不现实。
有些女性懂得与现实妥协,因此不会真正沉溺于“宝贝”的称呼,而另一些自我觉察能力比较弱的女性认为这才是亲密关系的根本,不愿意打破这样的幻想。不愿意打破幻想的女性,要么就是一个接一个地更换恋人,并诉说着曾经那个他的坏,而自己就是上当受骗的受害者;要么就是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不断否认现实,而生存在自己幻想的白日梦中。那些丈夫有外遇,立刻感觉从天堂到地狱的女性就属于后者。不是她们没有察觉丈夫以前就有异常行为,而是她们一直否认丈夫有可能会背叛自己,或者说不敢去想这个问题。
亲密关系中,男性要求对方把自己当宝贝也是如此,只是相对来说,女性想做宝贝的愿望更多一些。这是因为,在中国,男性在幼年获得的照料一般比女性多,也就是所谓的重男轻女引起的。
四、虚拟世界的ID——我的身体里还住着另一个我不接受的“我”。
现代社会,网络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也由此派生出另一个世界。在网络里,用一个ID代替真实姓名,这样人的道德约束会降低。事实上,每个人的名字承载着自己的道德感和价值感,而这些东西会形成一个人的超我(道德,伦理,自我期待与别人期待组成的部分),这是自己的一个部分。
换一种称呼,也就换了个身份,而原先需要去面对的,与真实身份相对应的道德、伦理和价值部分被忽略。当一个人不认同自己身份,或者自我身份不能确定的时候,他们更喜欢用网络里的ID称呼,或者在完全陌生的场合表现得与平常不一样。这也产生了一种现象:在相互认识的圈子里或者那人是谦谦君子、窈窕淑女,而在陌生的环境中,或者在网络里成为好色流氓或者是任性野蛮之女。其实表现出的完全不一样的自己,是自己道德不能接受的自己,因此会被隐藏起来。只有到不受道德约束的环境中才敢表现出来。本来自己的两个部分就有着矛盾,所以换一个称呼分别定义。这样的人对自己的认同感不高。因此,网络成瘾的人一般都存在着自我价值不高、自我认同混乱的心理问题,本身就会比较自卑。
五、灾后心理重建中的称呼——用妈妈般的呼唤,带他们回到温暖的现实
在做灾害后危机干预的过程中,对那些受到惊吓而麻木的人,最好的方式是叫他的名字,或者小名。这样可以给他现实感,并反还给他原来的身份,让他在极度惊慌中快速回到现实。那是因为在大的灾难下,人会短暂的失去自己,用名字可以把自己从极度恐慌中找回来。找回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回所有的关系和自己所处的现实了。如果是小名的话,那更能让他体会到安全感,更加感觉有支持。小名更亲切一些,有点象是妈妈称呼的,那让对方感觉好象回到妈妈的怀抱一样,温暖又安全。
六、名字改运的秘密——改变无意识的自我期待
现在很多人改名字,也是因为这样。换一个名字,其实是无意识中更改一种自我期待,也会改变原先的价值感。因为名字含有父母对我们的深切期待,换了个名字,最起码可以自我安慰:我不需要去完成曾经的别人对我的期待,对自己的期待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这有点象自己对自己说:原来的期待是属于前面那个名字的人,我现在已经不是那个人了,也就可以不去完成那个名字曾经被赋予的责任。有点重新做人或者换个身份生活的意思,感觉放松很多。而这样的自我安慰有时候会影响到自己无意识的改变,并且有了自己可以控制的感觉,曾经的无力感也就降低了,这样也就改变了所谓的命运了。名字改运,其实是改变无意识的自我期待,就是这个道理。
总结:
称呼对应着关系,而关系又是在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对自己不能清楚认识,也就会对别人缺乏完整的认识,容易用自己的幻想或者猜测去判断别人。现实中的关系模式有时候并不是内心所以为的关系,有时候现实关系与内心关系有着很大的区别。就象是ANN,她与丈夫的现实关系是夫妻,但她内心期待自己女儿,而期待丈夫是宠爱自己的父亲。
总的来说,称呼可以表现出:我是谁?我和你的关系是什么?你又是谁?你在我心里代表着谁?我期待你成为谁?我又期待自己成为谁?一个称呼,包含着太多的意义了。这也是隐藏在称呼背后的秘密,或许我们可以去看看,这个称呼,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作者:胡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