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TA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相貌不满意?常“自惭形秽”或因患“体象障碍”

TA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相貌不满意?常“自惭形秽”或因患“体象障碍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海之梦心理咨询师 王英

生活中会有这样的一些人:他(她)们在别人眼里形象不错,但自己却总是不满意;有些女孩子不化浓妆就不敢出门、不敢见人,甚至通过不断整容来矫正自己认为有缺陷的部分;对于外形的过分关注,已经不同程度影响了他(她)们的生活。他(她)们怎么啦?海之梦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王英指出,他(她)们可能患上了一种称为“体象障碍”的心理疾病。

1“体象障碍” 逐年增多

 什么是“体象障碍”?王英介绍,“体象障碍”就是对自己躯体有强烈的消极感知,或存在对自身躯体形态的歪曲意识。它可以是自我丑陋的先占观念,也可以是过于夸大轻微缺陷的错误认知。

 也就是说,“体象障碍”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身体过于关注,不管在别人眼里是怎样的,都过分消极地认为自身容貌和形体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产生对自己身体形态的不符合实际的偏差认识,并因此导致自卑、自我封闭、悲观绝望等消极的心理状态,带来精神痛苦,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甚至给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近年来,‘体象障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多始发于青春期。”王英说。

2“体象障碍”与青春期心理特点有关

“体象障碍”从何而来?王英指出,“体象障碍”多发于青春期,与处于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关。

 青春期是自主性和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识明显增强,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增加与同龄人的交往。他们希望拥有关系亲密的朋友,一同分享内心的情感,一起分担成长的烦恼。这个阶段的孩子寻求认同的对象从父母、家庭转向家庭之外的同伴与外界,他们迫切希望获得同伴的认可和赞许,因此对自我形象很关心,对同伴的评价非常在意。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又面临第二性征的快速发育成熟,面对这种外形的变化、生殖器官的变化,特别容易出现焦虑和不安。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进行自我形象与群体形象、现实自我形象与理想自我形象的对比,一旦出现较大的差距(不论是超前发育还是滞后发育),他们中的一些人就会对身高、生殖器官等产生错误的认知,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就容易出现体象认知的偏差,从而导致“体象障碍”。

“体象障碍”的形成也有个人气质因素。对于具有自我评价不高、敏感、害羞、过度重视他人评价并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格特质的个体,当遭遇生活环境发生巨大改变、学业遇到挫折或被恋人抛弃等负性生活事件时,如果负面情绪未及时得到疏导,易将事件归因到自身魅力或个人能力上,当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自己的外形上时,也很容易发展为对体象认知的偏差。

 另外,社会因素也诱发了“体象障碍”。现今社会各种选秀选美活动的兴起,影视、报纸、杂志反复展示完美的外形,“白富美”、“高富帅”作为一种社会时尚受到公众推崇,引导社会大众对自身外形的关注,易导致个体对自身外表的强烈不满,从而容易诱发体象认知的偏差。

3“体象障碍” 对身心影响大

 王英指出,至少在以下方面“体象障碍”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一是给个体带来身心痛苦,重者甚至出现一系列心理症状。如,青春期突然拔高身体的男孩,因在小伙伴中突然变得“鹤立鸡群”而产生不自在的感觉。这样的孩子常会躬背缩颈,使自己的身体显得矮一点;而班上发育较迟的孩子,在同伴都长高的时候,对自己的短小身材会感到“自惭形秽”。再如,发育早的女孩会因发现自己的乳房较同性伙伴高而感到焦虑,有的因而束胸;反之,当大伙都已发育而自己仍前胸平平者则又会为之焦虑。每天沉浸在自己想象的缺陷部位,甚至时时刻刻认为自己“变丑了”或某个部位有了缺陷,往往日夜难以平静,为自己的相貌而焦虑痛苦。这种内心强烈的不安与痛苦,常导致怀疑身体疾病,反复就诊相关的科室、反复整形、暴饮暴食或者出现强烈的自卑、情绪低落,重者甚至出现自杀的倾向。

 二是长期的身心痛苦使他们慢慢对外界的事物失去了兴趣,严重影响到其人际交往、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其他社会功能。处于体象认知偏差中的人,对外界的评价十分敏感,为了减少痛苦,他们往往减少与外界来往,少有知心朋友;他们回避到公众场合活动,偶尔出现在这些场合,对自己的外表也特别敏感;他们回避约会和其他社会交往,同时因缺乏社会交往,少了必要的情感支持,负面情绪往往得不到及时疏导,更易形成恶性循环,对其正常的工作生活、人际交往和其他社会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4正确认识“体象障碍”并积极解决

 面对“体象障碍”,王英建议要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针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孩子对自身外形的关注,面对孩子对性知识的好奇和渴望。同时,帮助孩子掌握更多的人际交往和沟通的技巧,以利于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这个特殊的阶段。当孩子出现对外形,如身高、体重或者身体其他部位过于关注时,家长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过分焦虑,需要理解到孩子已经处于不良的心境状态,该是用“症状”在向我们发出求助信号了,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我们也要关注自己的负性情绪,及时调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当工作学习压力过大,或者发生一些负性生活事件而影响到情绪时,要及时通过运动或者向家人朋友寻求情感支持的方式进行调整,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无论是哪种情况,发生问题自己又无法解决时,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自惭形秽  自惭形秽词条  相貌  相貌词条  障碍  障碍词条  总是  总是词条  满意  满意词条  
综合

 如何自我调节改善负面情绪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情绪对于人体健康有害,医学专家把焦躁、怨恨、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总称为负性情绪。走出负性情绪误区的关键在于理智地驾驭自己的情感,进而控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