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寻找爱情的时候,或者在两个异性之间苦苦选择的时候,再或者清楚地意识到身边的人并不是真正属于你的时候……你也许会问自己:“是不是有一个人,一个上天安排给我的人,他(她)才是属于我的真爱?当我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他(她)时,会心动,会和他(她)心心相印,会了解他(她)如同了解我自己,会和他(她)融为一体,会毫不犹豫地和他(她)终生相守?”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每个男人的灵魂中都有一个女性的成分;每个女人的灵魂中也都有一个男性的成分。你灵魂中的那个人是什么样子是固有的。它就是你心中对未来爱人的活生生的画像。
假如你有幸遇上了一个和你灵魂中的人完全一样的异性,就会出现那种被称之为“一见钟情”的表现:如同被电击或被一种强大的力量击中,你不会思想了。你的心会告诉你:“不错,就是他(她),这就是我的爱。”你不需要去了解他(她)了,如同了解你自己一样。你灵魂中的画像已和他(她)相吻合。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妻子告诉我,她的丈夫总不能全心全意地爱她,因为他爱着另一个女人,虽然只见过这个女人一次,而且是在梦里。他告诉妻子,这次梦中相会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这位丈夫梦到的,就是他灵魂中的异性。
生活中有幸遇到自己的真爱的人极为稀少。那种天作之合、天生和谐的婚姻如凤毛麟角。
多数人找不到自己真爱的原因是他们心灵的眼睛被污染了,因而错把不是真爱的当做真爱。他们的心灵不够纯净,所以得到的爱也不纯净。
最常见的情况是:男性把母亲的形象(女性把父亲的形象)当成了自己爱人的标本,找了一个像母亲(父亲)的人做爱人。因为男人在小时候最爱的人是母亲;女孩则往往爱着父亲。心理学家称之为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越是依恋性强、不够成熟独立的人,恋母或恋父情结对其影响则越大。当他(她)恋爱时,会对不仅外貌像,而且性格像父母的人“一见钟情”。但是这种“一见钟情”是错误的,因为你所爱的不过是她(他)像你母亲(父亲)的地方而已,并不是其本身。
有时,你对父母不满,会找一个看起来和父(母)完全相反的人做恋人。但是这还是恋父或恋母情结。你是希望通过这个恋人,实现你改造父母的愿望。似乎你的丈夫(妻子)是个经过你改造的、更理想的父亲(母亲)的化身。
有时我们会看到,一个女人的丈夫尽管有很严重的缺点,但她还是绝不离开他,而且努力改造他。“这是爱。”她会说。但是这往往不是真正的爱情。如果细加询问,你往往会发现她的父亲也有同样的缺点。她不是在爱丈夫,而是在爱父亲,是在努力想改掉父亲的缺点。真实的父亲老了,改变已不那么容易了,而这个父亲的化身还年轻,改造他还来得及。
但是这种改造往往会失败,因为,丈夫毕竟不是父亲。
对男人来说也一样。
小时候对父母的爱越不完善,长大后就越难于摆脱对父母的依恋而独立。在恋爱时,也就越容易受到恋父或恋母情结的影响。于是你找到的人只是父亲或母亲的化身而不是你的所爱。你会觉得你爱的很强烈、很狂热,但是你的爱没有那种巨大的幸福。当然也有一些幸福时刻,但是和真正爱情的那种巨大幸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种种世俗之见也会污染心灵。
例如,世俗告诉我们要计算利害得失,但这种计算将污染心灵的“眼睛”。你将会考虑对方的条件:他(她)的地位、财富、名望、权势……或者他(她)的相貌、年龄、风度等等。你会计算和他(她)结婚是不是吃亏了?他有没有前途?她是不是善理家务?这样,当你以一颗被利害污染的心灵去接触人时,就算遇见了那“天赐给你的爱人”,也不一定能认出他(她)来,也不一定会震撼,因为他(她)也许不符合你的“择偶标准”。
以利害之心去择偶,只能成为一个交易、一个婚姻合作社、一个合伙公司,却不可能得到真爱。
不幸福的婚姻之所以如此之多,正是因为人们往往用利害之心去择偶。这可以满足你物质的需要,满足你虚荣心的需要,满足你性的需要,满足你到了年龄就结婚不被人家称之为老姑娘或老童子的需要……但是满足不了你对真正爱情的渴求。
很多已婚者追求(或者至少暗暗期待着)婚外恋,有的已实践着婚外恋,其中许多人是因为渴求爱(特别是女性)。但是心理学家却并不认为他们能在婚外得到真爱。个别的也许有,但是绝大多数却只是徒劳无功。原因很简单,当你没有清除恋父或恋母情结时,你的情人仍旧是父母的化身而已。你和丈夫(妻子)之间的矛盾都必将在情人身上重现。当你利害之心很强时,特别是有些男人出于好色贪婪之心而去寻求婚外性行为时,只能得到不纯净的爱和性满足。心不会打开,你就无法认出谁是你的真爱,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厌倦。
找到真爱不容易,许多人早已灰心,只求有个还好的婚姻,但是还有不少人在渴求着它。一个心理学家对他们能说的最好的话就是:要让自己独立而不再依赖父母,不是说不再爱父母,而是说作为一个成熟的人、独立的人去爱,不要太依恋。要让自己纯洁,不要总考虑利害、考虑世俗的种种得失,勇敢地开放自己的心灵。
这样,你就可能遇见你的真爱!
(本文节选自著名心理学家,意象对话心理疗法创始人朱建军教授著作《滋养和安顿我们的心灵》,转自微信公众号四季心理,感谢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