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因素包括职业特点、组织因素等,在工作中,职业角色与定位不清的个体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当从业者要同时服务于顾客和组织,处于“跨界”,状态时,更容易感受到压力,工作负荷过大也会增加个体的倦怠感,工作超负荷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数量方面指工作任务过多以至个体难以完成;质量方面是指工作任务要求过高以至个体无法胜任,从组织因素看,组织的奖惩措施设置不当以及对员工缺乏支持,会导致个体对工作产生倦怠感。
在职业倦怠的产生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作为内部因素的个人因素和人口学变量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自尊水平与职业倦怠相关很高。当个体在职业领域的自尊受挫时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成就动机高的个体也容易体验到情绪衰竭和成就感降低,个体对压力的应对方式也影响倦怠感的产生,外控者更易表现出职业倦怠。在年龄方面,年轻人较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在婚姻心理状况方面,离异者最易产生职业倦怠,单身者次之,已婚者情况最好。
职业倦怠对个体职业发展有严重影响,一方面阻碍职业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有损个体的身心健康。对职业倦怠进行干预,需从个体内部和外在环境两方面入手。个体应努力改变对职业的认识,清晰界定职业角色和任务,学习正确的归因方式和有效的压力应对策略。组织则应该加大对员工的支持,制订公平、公开、公正的管理制度和奖励机制。
文章摘自:www.qdxiuweixin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