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贾玲恶搞花木兰之争——是宣泄还是恐惧的内心呈现

最近,贾玲就恶搞花木兰的事情在微博发表道歉,称自己“由于无知和疏于学习,演绎了花木兰这样有违公众审美习惯的另类版”,而中国木兰研究文化中心也接受了她的道歉,因为改编的现代版小品《花木兰》实在和我们的民族女英雄相差太远,她有些胖,上场啃着鸡腿,看见猛男居然还流鼻血,跟我们历史中那位英勇替父从军,奋勇杀敌的木兰完全不在一个level。所以……

我们都知道艺术或者小品都是虚构的人物和事件,通过一系列艺术手段加以修饰和编排,呈现给大家或教育、或感染、或搞笑的作品,而文艺创作作品的好坏只能从艺术层面去评判,但上升到社会民族荣辱或者是道德层面,这样的包袱是否合适呢?

首先说说花木兰是谁呢?

木兰最早是出于南北朝的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但对于木兰的姓氏、籍贯、真实身份等,历史一直争论不休,为此也引发过木兰故里之争。所以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并没有确却的了解渠道。

所以,其实,大众表达不满情绪跟木兰并没有多大关系,他们不满的只是,贾玲没有演出我们心目中充满正能量的那个木兰,我们不接受的其实是原来我们所崇拜的心目中的英雄怎么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呢?他应该是完美的才对呀?但是这个世界是非黑即白的吗?人之所以痛苦就在于,我们只接受自己所谓好的一面,而那些被称为不好的品质一律排除在外,这就会让人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比如一个看着老实巴交、不言不语的人却可能做出让人难以费解的行为,因为在潜意识里,那些所谓的不好的品质和行为得不到更好的满足和宣泄,只能以另外的形式表现出来。

所以抓着贾玲抹黑巾帼英雄一事,更多的是源于我们内心的恐惧,恐惧变化,恐惧陌生事物。恐惧其实更多源自自身信心的缺失,对于问题处理的不自信。但是恐惧并不会让事情消失。而爱国精神也绝不可能因为一部小品就能扭转。这件事情,只是给了人们一个由头,把内心深处的恐惧以攻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我们还记得雅安地震中那位“范跑跑”老师吗?在地震发生时,丢下正在上课的学生自己跑了,如果我们从道德层面去批判对方的话,那他应该直接判极刑,因为相对几十名学生,他个人的生命算什么呢?但是从人性来说,面对危险迅速逃跑,这是人的本性。我们忠于自己的本性似乎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吧,可是大众的口水瞬间把他湮灭。其实谁又能保证自己可以做到呢?

在咨询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这样的来访者,在道德和本我之间承受着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艰难的和自己的真实内心需求做着抗争。在咨询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营造不带任何评价的咨询环境,让他接受和面对备受争端的自我,明白他所承受的并不是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而是来自别人的期待和胁迫,再一层层剥掉这些面具,去爱真实的自己,重新寻找生命的活力。

当然,我们并不是鼓励大家抛开道德约束,自私自利,只是希望,能更多的看到人性的一面,不必在同样的模子下,做一个不是自己的我。

作者:百诚释心咨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花木兰  花木兰词条  宣泄  宣泄词条  恐惧  恐惧词条  内心  内心词条  呈现  呈现词条  
综合

 2011年十大心理疾病

午饭恐惧症——Psy525.cn典型症状:一到午餐时间就恐惧,不知吃点什么好,也不知道该跟谁吃。或是常常在吃饭的时间选择逃避,在该吃饭的时间并不感觉到饿,过了吃...(展开)

综合

 职场“跳蚤”如何理清职场路?

 (文/向阳生涯)对职业现状的不满,对未来的迷茫,对自身认知的模糊……,放眼望去,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案例,这样的人。他们感到挫折、失望、无助,他们也怨天尤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