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建军
本文节选自《走出迷惘——增强你的人格魅力》
我们的“原始人”思考问题是用形象思维的,因此和他交流的最佳方法是使用形象。想象中出现的心理形象一般被称为意象。用意象和“原始人”交流,了解他,消除他的偏见和错误,让他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学方法就是意象法。
有一种流传较广泛的游戏是这样的,一个人让另一个人随着他想象:“你想象你走进了一个森林,走啊走,突然你看到了一个动物,是什么动物呢?”另一个人这时就要回答他想象到的动物是什么。然后前者又接着讲:“你又往前走,走啊走,你又遇见一个动物,这次是什么动物呢?”另一个人再回答他这次想象的动物。前者又引导着他再去想象别的东西:房子、花瓶等等。想象完了以后,引导想象的人要做出一个解释。
一般说来,想象中出现的第一个动物往往是想象者自己。假如刚才的第一个回答是“虎”,那么,想象者就会被告知:“你如同一只虎,勇敢,刚猛,威严。”想象中出现的第二个动物是你的配偶。假如刚才的第二个回答是“羊”,那么,想象者就会被告知:“你的女友或妻子性情温顺,老实,好像羊羔。”如此一一解释下去。
这种游戏颇有心理学意义,因为人们在“原始人层面”常常用形象特别是动物形象来表示自己的性格。人又是最关心自己的,所以当让一个人想象动物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代表自己性格的那个动物形象。第二次想到的是代表最亲近的人的动物形象,一般来说,最亲近的人是配偶。
如果让小孩做这个测验,那么第二个动物就应该是父母中的一个。如果是将要做母亲的人做这个测验,那么第二个 (或第一个)动物就是她的孩子。
一、用意象法了解人的自我评价
除了想象动物之外,还有一种方法可以了解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让他想象一座房子。
他所想象出来的房子就是他的内心的写照。
例如,一个女孩想象出的房子是一座欧洲古堡,室内古色古香,温暖舒适。在生活中,这个女孩向往古典的情调,喜欢安宁的典雅的生活方式,是一个有淑女气质的人。
想象中的房子有什么缺陷,就表明性格有什么缺陷。
想象中的房子没有窗,黑暗,就说明内心封闭。
想象中的房子残破,说明内心有伤痕。
想象中的房子窄小,说明心胸不开阔。
二、自我意象与人生
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指出,“人根据对自己的评价和信念,在心中造成一个自我意象。(我们通过想象动物或房子所想象出的形象是自我的具体表现。作者注)意象人的所有行为、感情、举止,甚至才能,永远与自我意象相一致。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一个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较差,那么,他在“动物想象”时就会把自己想象为“熊”之类的动物。原因很简单,就算他智力并不低,他做题时也总难免要遇到一些困难。别人遇到困难会再动动脑子,而他很可能立刻就放弃。他会对自己说:“我就是笨,再动脑子也做不出来。”
有一个人,在想象动物时,想象的是一只温顺的牛;在想象房子时,想象出的是一座古典庭院;在想象中他走进庭院,看到的第一个东西是一个古装女子塑像。这几个意象都是他心目中的自我,也即他的自我意象的具体表现。自我意象是对自我的一个综合的评价,它不能通过语言说出来,只能通过形象来表现。如这个人的例子,他的“原始人”是用温顺的牛、古典庭院、古装女子这样一些形象来告诉我们,他以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人性格温和、勤劳诚恳,喜欢古典的生活方式,喜欢田园诗般的生活,喜欢古典的美,他还有像女性一样的一面,也许是温柔、重情感,也许是顺从……
如果他的这一自我意象不变,我们将很容易推测出他的人生。他在竞争中将不容易适应,虽然他能干、强有力,但是他的进取心和攻击性都很弱,所以在竞争中他容易退缩。他审美能力较强,追求宁静、平和,所以他适合从事一种竞争性不强、平静安闲的工作,在悠闲中度过一生。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象,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意象是狮子,是鹰,是凯旋门,他在生活中就会采取一种进取的甚至是进攻性的态度。他会很自信,很勇敢,遇到困难就会努力克服;他一定会有事业上的成功,他的一生将是奋斗的一生。
三、自我意象不一定符合实际
自我意象不一定符合人的实际情况。有的小孩智商很高,但是他的父母对他学习要求极为苛刻,常常批评他“成绩差”“笨”,久而久之,这个儿童竟然形成了一个“猪”的自我意象。他学习更加懒惰不用功,于是考试屡不及格。这更强化了他的自卑。在他成年后,不论做什么,他都是笨手笨脚的,表现得毫无能力。
他的自我意象就不能反映他的实际能力。或者说,是父母对他的苛求抑制了他能力的发展,导致他内心产生了错误的自我意象。
四、改变自我意象,改变命运
自我意象是可以改变的。改变了自我意象,心情、行为都会随之改变,从而命运也会为之改变。
有位女士想象房子时,原来的想象是:草地中间,一座西式房子,白色的墙,红色的顶,很漂亮。但是房子里边却很黑暗,什么东西也没有,布满了灰尘。
这个人患有抑郁症。从外表看,她对自己的生活不应该不满意,有钱也有身份,家庭和睦。但是,在内心中,她”很灰”。因为她习惯于为别人活,想到的永远是别人希望她怎么做,别人会如何看待她。她挣钱,不是因为自己需要很多钱,而是出于“现在人应该有钱”的观念。她善于揣测别人的想法,却从不曾问问自己“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所以,她的房子外表很好而里面全是灰。
当她了解到,改变意象可以改善自己的情绪时,她练习想象:“把房子里的灰清洗干净,打开窗,透阳光。”几次练习之后,她的抑郁就明显减少了。
马尔兹指出:“我们应该发现真正的自我,使我们的心理意象更接近它。我们绝大部分人都低估了自己,实际上,每个人真正的自我都是很完美很优秀的。但是我们的不够好的自我意象阻碍了真我、自我,使它不能充分地表现能力和才华。”
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推销员,不管他被公司派到什么地方,也不论提成比例是多大,他每年总是挣五千美元。在小推销区他能挣这些,到了一个更大,外在条件更理想的地区他还是挣这么多。后来,公司提高了提成比例,按道理他应该能挣更多了,但是结果他还是只挣到五千美元。
研究者发现,这个推销员的自我意象是:“我是个能每年赚五千元的人”。因此,当他在不理想的地区工作时,他会很努力,到了好地方他就会松劲。总之,他总是让自己符合自我意象,而不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很显然,只要他把自我意象改变一下,他就有可能挣到更多的钱。
美国心理学家哈利·格莱森博士等人发现,有些精神病人,只要想象自己是正常人,就可以改善病情。
可见改变自我意象是多么奇妙,精神病人都能从中获益,何况正常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