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心理专栏作家
昨天(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中国提出的口号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国家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在探索心理健康之路,而其中一项很大的工程就是心理咨询师的培养。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据统计,全国目前大约有30万人已经取得了职业资格,但真正能够从业的不到5%。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成熟需要毅力、金钱与时间。十年磨一剑,即使不缺热情、舍得投资时间和金钱,也未必能够成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于人格有缺陷的,即使终身修复也无法拥有治愈别人的力量,咨询师作为咨询工具本身是不完整的,他就无法很好的发挥他的自我功能去帮助别人成长。
既然如此,国家为什么还要大力推进咨询师的考证制度,既然拿到咨询师资格证书仍然不能从业,为什么不在制度源头进行改进呢?其实国家的目的是通过心理咨询师的考证进行心理学的普及工作,通过30万人的学习,影响300万人,通过300万人,再去影响3000万人...... 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心理学的学习与考证培训中,拥有心理咨询职业资格的基数在不断扩大,即使成为成熟心理咨询师的比例没有增加,实际输送的人数随着基数的增多而增加,以满足社会的迫切需要。
关于专家
心理圈里很多的专家并不是专家自己给自己贴上的标签,我所了解的很多资深心理咨询师,他们不愿意以专家著称,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局限性,知道可为与不可为的边界。知识差距和物理距离是造成专家印象的主要原因。当你对这个领域很陌生时,你所接触到的理论知识对你都是全新的,对知识的传播者产生的敬意并认为他是这一领域的专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当你仅仅是在电视上、文章中见到他们,你对他们肃然起敬并对专家深信不疑时,这也是再自然不过的过程。当某一天,你学习的够深入,你有机会与专家近距离的接触时,你也许会发现“专家”也不过如此,他也许还是在某个领域的专家,但在你的眼里已经不是了。所以,如何客观评价他人,如何评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心理咨询的收费
心理咨询收费是咨询设置的必要条件之一。免费的永远是最贵的,很多人认为,我就随便找你聊聊,你就要收我1000块一个小时,这也太离谱了吧。实际上,即使1000元/小时,与咨询师的投入也是极其不匹配的。一个成熟、资深的心理咨询师需要至少5年以上的学习培训,10万以上的学费只是起步,一个精神分析中德班的初级费用就是3万元以上,一个催眠初级课程也要1万元,还要学习其他流派、其他技术、参加自我成长小组、支付督导费等等,说实话,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还真要慎重入门。即便一个资深的心理咨询师,一天最多可以接6个个案,按一周工作5天,一个月的收入差不多12万元。有人会拍砖了,12万一个月还不算多吗?要知道这已经是一个极限,心理咨询师是靠时间换取收入的行业,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这个行业的收入瓶颈,所以很多资深心理咨询师转做心理培训或者咨询师的督导,造成市场人才的极度匮乏。
当你真正深入到这个行业,真正面对来访者、精神病患者时,你需要多少的智慧才能让他明白他的认知有多么的偏执,你看到他们在痛苦中挣扎,恨不得把自己豁出去来帮助他,但是,心理疾病不是一天就患上的,心理治疗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需要极大的耐心陪伴来访者,做他缺失的那个父母,给予他抱持的环境,还他一个温暖的童年,修复他早年的创伤。陪伴的过程如此艰辛,你甚至都想放弃,但你又如何忍心将一个受伤的婴儿抛弃呢?你为来访者的点滴进步而欣喜,这也是从事这个行业最有价值的回报。当然你明白你的界限在哪里,你的局限在哪里,你有时候也会感到无能为力,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心理治疗真的太难太难了,医者父母心,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让你有一种极其神圣的体验。
关于聊天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确实是运用心理访谈进行治疗,心理治疗还可以辅以药物配合治疗,但这不是简单的聊天,每一次的咨询都是经过严格设置的,每一句问话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每一次咨询都是与一个灵魂的对话,对人性的善恶都给予了充分的理解,给予来访者人格上的最大尊重,不评判对错。实际上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是用自己的人格在为来访者做治疗,需要耗费极大的精神力量。我所认识的一位心理治疗师,从业近20年都胖不起来,这是因为心理治疗是一个高强度的工作,咨询过程中,你需要调动你所有的能量,包括大脑中枢以及感觉器官去理解、去体会、去接纳、去引领......
关于学院派、临床医疗派、江湖派、心理作家派
心理学学院派主要驻扎在高等院校,以实验为基础,进行最前沿的心理学理论的研究,他们不是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他们可能会拿个诺贝尔心理学奖,但不一定能够治愈你的抑郁症。临床医疗派是具有医师资格、具有处方权的心理治疗师,他们拥有严谨的医学思维,丰富的临床经验,一般驻扎在精神病医院,主要治疗对象为重症精神疾病患者。江湖派一般是半路出家的心理咨询师,他们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经过专业的心理技术的培训、个人成长体验,在这个群体中会出现咨询水平的良莠不齐。还有一类非常特别的,是心理作家派,他们可能是心理专业科班毕业的,也可能是中文专业毕业具有非常厉害的文字功底,后来基于兴趣辅修了心理学,而走上了心理类科普文章、心理小说的写作之路,因为文章的传播、图书的发行而扬名,但他们这类人实际接触临床的经验并不多,心理咨询不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但他们对大众的心理知识的普及功不可没。
据深圳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目前深圳市心理治疗师只有不到150人,深圳市常驻与暂住人口数量达1500万,也就是平均每个治疗师需要服务10万人,可以看出人才的缺口有多大。而深圳市已取得咨询师职业资格的人数达到8000人(可能实际数量比这个还多),而真正资深的心理咨询师不到100人,这个统计数字怎么得来的,我无从考证,但咨询师的培养需要时间,很多咨询师也想让成长的脚步再慢一点,走的再扎实点,可是市场这么迫切的需求,倒逼咨询师快速成长起来,无论如何,我们应该为那些具有悲悯之心的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以及走在心灵探索之路上的人致敬,为人类的心理健康、社会的和谐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努力做好份内的工作、做好自己。
本文由 壹心理专栏作家 任丽 所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正式授权不能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 752327784@qq.com
预约咨询:微信 juliar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