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心理专业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去一所重点中学当了心理教师,还记得当初她去的时候是满怀信心与希望,准备在心理教育事业上有一番作为的。但是,当一年后我们再次相见的时候,她却谈起了作为一名基层学校的心理教师,所遇到的各种烦恼和不快,她甚至怀疑,这样下去会不会自己的心理也不健康了。可以说,这位年轻的心理老师遇到的情况并非是个别现象,许多兴致勃勃置身于心理教育事业的教师,在一段工作时间之后,都会感觉在基层的学校教育中,自己工作难以得到学生和领导的认可,没有成就感,而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Psy525.cn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尴尬,其实也是当前我们心理教育的尴尬。这其中的原因,据笔者看来,主要包含如下方: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入“瓶颈期”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始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后期,在经历了呼吁、起步、发展等阶段,现在已经逐步步入正轨,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重视。随着心理教育发展,其整体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当心理教育刚刚起步的时候,作为一个基层的学校,只要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一定的实际措施,如聘用专职的心理教师,开展一定的心理教育活动,就能在众多的学校中脱颖而出,并成为公众注意的焦点。一些学校也正因此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校、示范学,从而受到社会的认可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好评,同时也吸引了好的生源,使得学校的教育和科研水平上了新的台阶。换言之,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衡量一个学校心理教育成就的水平是“有和无”的问题,相对于众多还不知道心理教育为何物的学校,只要学校领导的教育观念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有意识地开展一些心理教育的活动,便能成为心理教育的先行者和领军者。而此阶段的心理教师,在学校中也属于一个新兴的事物,只要有这个角色和位置存在,并开展工作,就会引起教师群体的注意,并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
然而,到了新的世纪,随着心理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学校心理教育的评价标准也从“有和无”转化为“好和优”。也就是说,当前评价一个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不是看学校有没有搞心理教育,而是看它同众多学校相比,搞得好不好,搞得有没有自己的特色。一个学校,如果仍然将心理教育仍然停留在“心理咨询+心理教育课”的模式,那么便很难从众多的学校中凸现出来,受到更多的注意和肯定。近期,教育部个关于中小学心理教育几项政策的出台,使得心理教育正日益成为越来越多学校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当心理教育从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转变为教育日常工作时,摆在人们面前的工作是在当前并不尽如人意的教育环境中,如何找到突破口,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们的心理教育,而这无疑是一项更难的工作。许多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包括那些曾经的心理教育名校、示范校,也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心理教师的工作也不再象心理教育刚刚兴起时那么风光,而他们身上的担子却更重了,他们所面临的心理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突破,面临的是更踏踏实实的工作。
人是“生理-心理-社会”的综合体,人的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又受到社会文化素质的影响。它居于素质结构的中间层次,是连接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桥梁,并且和二者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教育不能脱离开其他各门学科的教育而单独存在,完整的系统的心理教育也只能在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才能发挥其作用。想通过每月数堂的心理活动课就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无异于异想天开。因此,若想取更好实现心理教育的各项目标,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应当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特点,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学校各项活动如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中去。作为学校内心理教育素养更高的心理教师,应该在其他教师的心理教育渗透中起到重要的示范和辅助作用,这是勿庸置疑的。从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观念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心理教育在整个的学校教育中应该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心理教师也应当在整个教师群体中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否则,全面的、系统的、有效的心理教育就是一句空话。
然而,实际的情况如何呢?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学校中,心理教育发展得如何,往往是和学校的主要领导个人的意识和好恶相关。如果心理教育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那么这个学校的心理教育往往就能得到良好地发展;反之,则学校的心理教育常常处于应付差使和检查的地位。可以说,一个学校心理教师的地位,往往也体现着心理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很难想象一个将心理教师等同于学校后勤保障人员的学校,能真正将心理教育工作落在实处。然而,将心理教师的地位、心理教育的地位寄托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上,而不是一些规章制度的制约上,对整个心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一些学校简单地认为,学校安排了心理教师,心理教育就有保障了,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和道德教育一样,心理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绝不是配备一两个教师可以完成的工作,为了强调和重视道德教育在整个学校中的地位,一般学校会安排一位负责德育工作的校长来对该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而不幸的是,在很多学校中,心理教育仅仅是心理教师在单打独斗,工作内容也仅仅局限在上上心理课,做点学生咨询而已。心理教师不仅在教师群体中不占据特殊的地位,而且由于我们一些教育政策的滞后性,心理教师的职称评定也是个问题,很多心理教师只好挂靠在非心理学的一些学科中,才能完成自己的职称评定工作,这也导致了一些心理教师因从事心理教育而产生的自卑感。此外,由于心理教师、心理教育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都不具备特殊的地位,在这样的情形下,构建学校心理教育网络,让心理教育在各个学科中得到渗透的目标就难以达成;在这样的情形下,即使心理教师尽心尽责,使出全身解数,也难以取得心理教育的实际效果。这样一来,心理教师的心理落差也就可想而知了。
心理教育从其性质来看,主要有发展性教育与补偿性教育两种,前者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进行培养促进,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优化;而后者则主要是对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和辅导,使之回复正常状态。与之相适应,心理教育包括三种途径: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的渠道,可以说,对学校心理教育而言,这三种途径不论哪种途径的缺失,都不能说是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而毫无疑问,学校心理教师也应当是这三种渠道的主要实践者和实施者。
但是,问题是,我们当前的心理教育的教师能够圆满完成这三方面的任务么?在西方,与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相对应的角色是学校心理学家。美国在中小学服务的学校心理学家一般都是在进修完硕士或者博士课程之后,又进行了相当时间的实践锻炼,并经历相应的考试后才能获得学校心理学家的证书,从而在中小学展开心理服务(相关的资料国内近期有很多报道,有感兴趣者可参阅之)。并且,在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的虽然也肩负一些心理素质教育的工作,但其主要的职责是以心理异常的学生为服务对象。反观我们国内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师,由于我们国家这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心理教师的培训也是在逐步的完善之中,当前,在国内的中小学中,由于教师编制的限制,大多数的学校只配备了一名心理教师;而其人员的构成也不尽如人意。在很多学校中,心理教师是由德育教师或者一些其他学科的教师经过一些简单的培训所兼任的;当然,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心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进行到中小学心理教师的队伍中来。然而,很明显,我们当前的心理教师,就其专业水平而言,是比不上国外的学校心理学家的。但是,他们所担当的心理教育任务却一点也不少于后者,而且是心理素质培养、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三条任务担于一身。和国外的学校心理学家相比,我们的心理教师专业素养上不如人家,但却担负起比后者更多的心理教育和辅导任务。尤其对于许多心理教育开展不久的学校,全校学生的心理活动课、日常的心理咨询、全体学生的心理档案建设,甚至一些团队活动都需要心理教师来负责,很多心理教师也工作的繁重而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实质上,对我们的大多数心理教师而言,由于专业素养和能力的不足,开展一些以心理素质培养为目的的活动尚可,但真正的在中小学开展更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相当程度上是勉为其难。一些心理教师虽然开始了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但碰到的很多问题也常常使他们感觉自己力不从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工作效果也可想而知了。
心理教师,是伴随我国学校心理教育事业发展而出现的新的教师角色。我们谈论当前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应为与难为,其实也是在谈论我国心理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我们也相信,这些问题,也会随着心理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得到解决。心理教育源于西方,解决心理教师问题的答案可能也在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