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重复扫荡给灾民造成了重复创伤,对心理咨询的否定和拒绝是北川多自杀的原因之一。 ——Psy525.cn
中国不缺少志愿者,但是缺乏志愿精神,缺乏志愿者制度。后两者的缺失加上前者的充足,就会导致激情之时一拥而上、激情之后一哄而散的混乱局面,最终好心办了坏事。
刘猛,河北经贸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发起者、国家一级心理督导师。自从512地震后,他一直坚守在地震灾区从事心理援助工作。这几天,他的一篇博文在各大论坛成为热门话题。他在博客中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严重“缺少志愿精神和志愿者制度”,“正是心理师重复的扫荡,北川在春节期间才会发生多起自杀事件”。2月10日,在都江堰城北的简陋板房里,刘猛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谈起一名心理咨询师在灾区9个月的所见所思所想,以及他眼中的志愿者制度。
旁白:地震过去9个月了,现在工作的艰难程度并没有太多好转,刘猛依然每天忙碌到深夜。在地震中因教学楼倒塌被活埋的都江堰新建小学近300名遇难学生的母亲们,成为他现在心理援助的重点。
南方都市报 首席记者姜英爽 报道
再怀孕的母亲,都想复制失去的孩子
母亲们都在问我,世界上有没有轮回?她们都相信这次怀孕是原先的那个孩子又回来了
刘猛:我跟她们已经见面很多次了。有很多母亲现在又怀孕了,我们11日跟她们有一个讨论,话题就是关于人世间有没有轮回投胎。因为她们都相信这次怀孕是原先的那个孩子又回来了。
南都:目前这些母亲又进入一个新的生育高峰期?
刘猛:对,这些小学生的母亲基本上都是30岁到40岁期间,大部分都有生育能力,她们虽然怀孕了,可是她们的心理还不具备再次当母亲的知识。
南都:你接触过多少个已经怀孕了的母亲?
刘猛:我和其中200多位母亲有着联系,有大概二三十个已经怀孕了。
南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个时候怀孕,对她们来说,是好事吗?
刘猛:还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怀孕后,精神有明显的好转,有的依然还是沉浸在(悲伤)里面。所以我必须得关注她们,一个是她们的身体,一个是她们的居住环境和心理。而且不光涉及到她们,还有肚子里的孩子,他们的命运由此开始了。
南都:现在她们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呢?
刘猛:对于孩子的离去,她们现在还是接受不了。
南都:这个时候怀孕,是想去转移她们对逝去孩子的这种悲伤吗?
刘猛:完全不是,都是年龄的原因。主观上她们其实未必想在这个时候再生育,但是年龄不饶人,怕现在不生以后更难。
南都:所以这个新的孩子的来临,也是一种被现实逼迫的选择。
刘猛:是的。他们的一生,是从在母亲肚子里开始的,而他们是作为替代品出现的。他们是因为这场地震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哀。这是我最担心的。所以我以后大部分的精力可能都要投入到这里面。而他们的母亲,都想复制一个失去的孩子。母亲们都在问我,世界上有没有轮回?
南都:你的回答是什么?
刘猛:(沉默了一下)我回答:佛说,会有轮回。这个时候我说没有,显然是不合适的;说有,也不合适。我只能这么说。
南都:事实上你的心里有答案吗?
刘猛:咨询师最大的特点是从来不为别人做选择。我这种答案是咨询师的回答。如果你相信佛,那么就有,如果不相信,那么就没有。
南都:其实答案还是在询问者心里。
刘猛:是的。我不能去反驳,也不能去引导她。无论她的信仰是什么,只要能够平复她内心的这种痛苦,答案就都是正确的。我们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评价她的观点。她既然已经找到了一种很好的方法去宣泄,那么就让她的方法得到延伸和认同,就好了。
旁白:地震发生以后,他第一时间来到灾区从事心理援助,也目睹了全国大批心理援助志愿者如潮水般涌来、然后又如潮水般离去的现实。现在,他仍孤独驻守在最初的地方,成为极少数一直留在灾区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之一。
有了良好的制度和机制,我才能够离开
一个人长期盯下去不是一个好的方案,但是有那么几个人长期盯下去还是必要的。这是学术的需要,跟援助关系不大
南都:大半年过去了,我不知道你在灾区看到的一切,地震给当地人带来的心理创伤,到底有多大,或者说是否跟你的预期相吻合?
刘猛:基本上跟我预期一样。两极分化,好转的人在持续好转,恶化的人在持续恶化。这种创伤,分地域。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群,带来的创伤是不同的。最严重的是北川。
南都:你说过一句话,北川的心理创伤程度,抵得上整个灾区。
刘猛:对,这句话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仅仅是我自己的感受,却有它的理论基础。北川县城是群体性的毁灭性打击,而且还有个特点是:北川主要是羌族。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每次迁徙,都有一次大的毁灭性打击;历史又一次赋予羌人这么浓重的悲情色彩,这次地震给这个民族的伤害是巨大的。
南都:但是你的办公地点却选择在了都江堰,距离灾情最重的北川还是有一段距离。
刘猛:对,我接到的北川的求助是最多的。(但)因为我到达灾区的时候是5月13日,当时不是特别了解灾区情况,而心理援助的特点是你到了一个地方,就不能再动了。
南都:你的意思是,从(都江堰)那里开始了,就必须在那里延续下去。
刘猛:是的。你只要接触了他们,他们对你有需要,你就必须在那里。这里不存在你想走不想走的问题,由不得你来决定。
南都:有人觉得,你在灾区做志愿者长达9个月,是需要靠激情和勇气的,这句话你认同么?
刘猛:我既没有激情,也没有勇气。
南都:那你靠的是什么?
刘猛:好像什么都没有,很空白。不需要我考虑为什么、靠什么支撑下来。这个事情,本来就应该这么做,那么我就做下去好了。我没得思考,没得其他的选择。
南都:如果这么说,这个工作何时才是你结束的时候?
刘猛:当这个团队在我离开之后,依然正常运转,依然可以对需要援助的人继续援助下去,才是我离开的那一刻。就像我以前设想的一样,每个志愿者都来这里工作一个月,他知道上一个人是怎么工作的,下一步该去做什么。一个人长期盯下去不是一个好的方案,我不希望其他心理咨询师像我这样。但是有那么几个人长期盯下去还是必要的,最好是专家级别的人,用同一双眼睛,盯住同一个群体,才能知道整个地震经历的变化,这是学术的需要,跟援助关系不大。
南都:现在不能离开?
刘猛:现在不行。现在可以说我已经弹尽粮绝,我只有呼吁这样一种制度的出现。有了良好的制度和机制,我才能够离开。
旁白:春节期间,北川连续出现了几起受灾群众因思念地震逝去亲人而自杀的案例。譬如自杀者母广翔,事后只有刘猛一个人为其提供了心理救助。但报道刊出后则又一次出现了多名咨询师重复关心的局面。
如果有好的制度,不会出现这么多的自杀现象
灾区缺少的是持续的咨询师。咨询师们只来一下就走了,关系都没有建立起来,就无从谈起心理援助,结果只能是一次次伤害他们
刘猛:系统性,持续性。
南都:你认为春节期间出现的几起北川群众自杀的事件,和目前混乱的心理援助现状有关?
刘猛:如果有好的制度,不会出现这么多的自杀现象,也不需要我过多去关注北川,而仅仅是在都江堰,做好我应该服务的这个社区就可以了。
南都:听说你建立了一套灾后心理重建系统工作模式?
刘猛:是的,我认为心理援助是个系统的工程,不仅单兵不可以作战,甚至单兵种都不可以作战,必须把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工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四方面的专家有机结合起来,系统协作,有长期计划和近期目标。
刘猛:6月份时我听到有专家在电视说,灾区在“防火、防盗、防心理咨询师”。但是我所在社区,居民对我们是很信任的,几乎每天都有居民请我们到家里吃饭,吃饭的时候心里话就说得更深入透彻,呵呵!信息有点儿不对称,不好说。
南都:也就是说,灾区缺少的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刘猛:不,灾区并不缺少专业的咨询师,缺少的是持续的咨询师。如果不能持续下去,不能让受帮助者信任你,就无法建立起良好的援助关系。关系是一切心理辅导的前提。咨询师们只来一下就走了,关系都没有建立起来,就无从谈起心理援助,结果只能是一次次伤害他们。
南都:你说过一句话很让人震惊,是过多的心理援助志愿者的“扫荡”才导致自杀现象的出现。这种说法是负责任的吗?
刘猛:对,这句话是我说的,但有点儿断章取义,原文在我的博客里有。我的原意是说,心理咨询师重复扫荡给灾民造成了重复创伤,同时也让灾民否定了心理援助这样一个事情,即使心情压抑也不愿意再去找心理咨询师,屏蔽掉了一条可以缓解伤痛的途径。有的居民曾忍痛为十几批心理咨询师填写了问卷,但却没有得到过一次结果反馈,对心理咨询的否定和拒绝是北川多自杀的原因之一,另外还有很多更重要的原因。
南都:地震给这些灾区的群众,到底带来了多大的伤害?
刘猛: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不可估量。
南都:实际上比我们这些媒体和旁观者们感受的更……
刘猛:根本不是同一个概念。当你作为一个咨询师,当你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看到的表象和他们内心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所有人都看不到的。
南都:比如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
刘猛:报告自杀案例是三个,但是我这里的资料里,有自杀想法的还有一些,另外还有一些,在实施过程中被阻拦了。所有这些群体,基本上都是失去孩子的家庭,他们不看春节晚会,也不看元宵晚会。
南都:面对这些现状,政府或者媒体,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刘猛:他们需要关怀,这个关怀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关怀。他们还需要心理援助,这种援助不是蜻蜓点水的一带而过。正如我常说的,心理援助不是用嘴来援助的,是用手和脚,甚至不是用手和脚,而是用心。
为什么助人者反而成了被防范的对象
心理援助志愿者的激情是令人感动的,同时给灾区带来的灾难也是巨大的,甚至难以弥补。志愿者必须按照支援领域的规定性去做
南都:你的这个援助者联盟站,最初和你一起并肩战斗的也有100多人,现在只有几个人了。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去,我不知道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刘猛:前期时候来的人特别多,流动也很频繁。大家走的时候都会抱头痛哭,我从来没有哭过。我觉得没什么好感动的,来不是因为我而来,走也不是因为我而走,我感哪门子的动呢?无论谁来,都帮助灾区做了一些事情,都是很好的。“我敬我佛无大小,佛看我香无短长。”
南都:这时候,你的心情孤独么?
刘猛:好像不太会。用他们的话说,“刘猛这个人长了颗铁心。既累不垮,也受不到伤,更不会感动。”的确是这样,在我看来,心理援助既不神秘也不神圣,它仅仅是一份工作而已。身边的人时多时少,最少的时候,只剩下我一个人,但我不会去为这个而忧伤,只会想办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人多干人多的活,人少干人少的活。
南都:最初你来到这里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会呆这么久?
刘猛:我刚来的时候,只想呆几周。但当时也很清楚,很有可能并不是自己所想象的样子。如果我只呆几周,那么就是说我确定这里已经有了比较好的援助机制,我走之后会有人接替我的工作。但其实在我内心深处,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事实上可能不会如此简单。
南都:但是,你还是来了。
刘猛:是的,虽然潜意识里可能明白,但它不愿意向我的意识报告出来,所以来的时候我宁愿欺骗自己,相信:灾后心理援助工作一定开展得秩序井然。
刘猛:我的最大反思就是:为什么助人者反而成了被人防范的对象呢?
南都:现在网上都在炒你被央视剪掉的理性对话,你觉得那段对话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猛:中国不缺少志愿者,但是缺乏志愿精神,缺乏志愿者制度。后两者的缺失加上前者的充足,就会导致激情之时一拥而上、激情之后一哄而散的混乱局面,最终好心办了坏事。心理援助志愿者的激情是令人感动的,同时给灾区带来的灾难也是巨大的,甚至难以弥补。所以我在呼吁,志愿者不能够因为自己不拿工资就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志愿者必须按照支援领域的规定性去做。
南都:这段难忘的经历,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烙印?
刘猛:人活着,总共有多少天?只有3万多天,如果在这3万多天里,我能够做一件自己想做、愿意做,也有价值的事情,这就足够了。
链接
那些选择离去的人
●2008年
10月3日,北川县农办主任董玉飞在自己的住所自杀身亡;
10月18日,都江堰受灾伤员罗桂琼在成都市第二医院跳楼自杀身亡;
11月11日,安县花荄镇雍峙村村民陈开华上吊自杀;
11月15日,北川县擂鼓镇男子杨俊在家中杀妻后自杀;
11月19日,绵阳市政府办人事教育处处长何宗华跳楼自杀身亡;
12月5日,北川邓家海光村村民朱华会在家中上吊自杀;
12月10日,绵阳海天公司职工赵学亮在绵阳市中心医院跳楼殒命。
●2009年
大年三十夜,北川曲山镇永兴板房区一男子母广翔自杀,后获救;
大年初四,北川擂鼓镇板房区刚刚过完40岁生日的女子王雪梅上吊自杀身亡;
大年初七,平武县南坝镇石坎片区建全村袁照贵上吊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