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动物园的价值
■武夷山
(发表于2021年4月29日《中国科学报》)
众所周知,动物园和水族馆是深受欢迎的热闹去处,但是,在那里产生怎样的学习过程呢?这种学习经历能否转化为保护自然(包括保护动物)的行动呢?
2021年3月,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线上推出了美国保护心理学家John Fraser和美国协作型作家Tawnya Switzer女士合著的新书The Social Value of Zoos(本文作者译为“动物园的社会价值”)。本书中的“动物园”涵盖了动物园和水族馆。
本书将趣闻轶事和科学数据结合起来,介绍了学者们目前对动物园和水族馆的认识——它们是机构使命、公众认知和现场意义构建之社会文化交汇处。
两位作者借助保护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其他研究成果,探讨了动物园如何产生和提供更有效的学习体验,以促进和培育自然保护价值观与集体行动。
不管人们出于什么动机、按照什么优先次序来利用动物园,动物园总归是社会性场所。由于动物园属于一种重要的、巨大的和可信赖的社会事业,它们就有极好的机会来改变形形色色的公众的行为方式,使之能更好地认识、认同和对待动物及更广泛的生物物理环境。
全世界的动物园和水族馆已经做出了可观的贡献,它们帮助专家和百姓了解野生动物,了解动物的生物习性和需求,了解动物物种所受到的威胁。与此同时,作为文化性机构,它们也经历着竞争,必须适应新形势,对未来有前瞻性,方能保持其社会地位和存在感。
本书将有关动物园和水族馆的叙事、视角和认识交织为一体。过去,关于动物园的研究聚焦于对个体的影响、单次游览和计划好的知识转移。这样的研究路径不利于动物园实现其使命。本书采集了一些关键群体(在动物园工作的人、逛动物园的人和从不逛动物园的人)的看法。
人类与动物建立起情感关联的触发点主要是敬畏感、讶异感和关怀心。而与动物的情感联系又使人们体会到了这一关系的道德维度的张力。此张力会激发人们围绕“我们是谁”“我们珍视什么”等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因此,动物园和水族馆在文化类机构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它们具有促进意义构建的能力,个人和群体通过游览动物园和水族馆的学习体验,可以对同情心、伦理、实用知识、认同、行动等概念加深理解。
本书概括了公众感知、珍视和使用动物园的多种方式,说明了动物园可以如何提供学习体验,而这些体验能够转化为保护自然的行动。
总之,本书为世界各地的动物园和水族馆提供了行动理由和行动路线图,大家可以共同努力来支撑一个人类生存离不开的、生机勃勃的生物圈。
多个群体都会获益于阅读本书,如动物园从业者、动物园志愿者及广大学生,以及希望自己所关注的机构为实现“具有自然保护意识的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教育者,普通读者也能从中受益。
本书分为12章,分别为背景;本体论:动物展览和保护目标;学习:社会体验和圈养动物;道德:作为道德促进行动者的动物园;愉悦:具有教育功能的休闲价值主张;意义:经由话语对话和隐喻来构建知识;建立关联:人类的这一社会生物学需求对于动物园使命具有重要含义;互联性:动物延续性和归属感;认同:发现自我;触发行动:亲环境的行为;影响:集体性的保护行动;整合:具有社会价值的动物园。
《中国科学报》 (2021-04-29 第7版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