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525.cn
记得有一年我到某个城市参加某个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下飞机之后主办方有专人接待,另外两个地方的两所大学的教授也和我同时到达。于是我们三人就乘上了一辆车赶赴宾馆,其中一个教授很善于言谈,我们相互交流关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话题,从理论流派到具体技术,还有社会发展现状等一些方面。由于自己年轻气盛,多谈了一些自己在社会上开展心理咨询应用的一些浅薄认识。第二天做大会主题报告时,该先生在30分钟的报告当中,竟然多次出现“广州来的韦主任说......”,我做在台下暗暗发笑之余,也在问一个问题,一个名牌大学的心理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这一年来难道你没有做任何的研究吗?为什么非要东拼西凑一些观点在这样严肃的学术论坛上做主题报告?该专业论坛每年召开一次,如果今年你没有研究和应用成果要分享,为什么不选择“闭嘴”呢?
这次会议之后好长时间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直到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解释。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在学术领域内有两种人很值得我们思考。第一种人是“可悲的人”,这一种人天资聪慧,在他所从事的科学领域内很有建树,很年轻时就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取得一些点成绩之后,所在的单位为了能够留住这样的人才,就会对他采取一些行政权力和经济的奖励,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开始,这个“天才”就开始往“可悲的人”进步了。他不再像过去一样专心做学问了,也不能有足够的精力像过去一样投入到自己的专业领域研究与应用了,更多的精力逐渐消耗在权利斗争和维护已经取得的成绩上面。当一个学者在30--50岁之间就取得了一些成绩,然后接下来的人生中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保住自己的学术地位、学术面子上,这个人就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可悲的人”。
在众多的科学体系学术队伍中还有一种人,本身布什很有天赋,在他所从事的科学领域还很不成熟的时候,他就开始在这个领域的工作了,由于“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样的情况,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就“自然地”成为了这个科学领域的“权威”、“砖家”。从这一天开始,这一群人中就会出现一些“可怜的人”,他们没有办法在自己所从事的科学领域取得成绩,但却拥有主要的科研资源和“学术地位”,伴随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迷迷瞪瞪地就成为了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国家某某科研计划核心成员等。要知道人类的自我暗示和陶醉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一旦在这些位置上待久了之后,他自己就坚定地认为自己就是“最厉害、最权威”的了。这一部分人在整个的职业生涯中“毁人不倦”,做的工作大多都是在如何保住自己的所谓的学术地位,会一直“可怜”下去,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当然,还有一部分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很清楚自身的条件和所从事的科学领域之间的关系,虽然不是“天才”,但一直努力不让自己成为“庸才”,尽管没有取得更大的成就,但一直努力不让自己成为“可怜的人”,也是让人尊敬的。
无论是“可悲之人”又或者是“可怜之人”,都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对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没有把人格的塑造作为主线来进行,教育过程更多地围绕知识体系建设。一个人的人格修养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社会人格,一个部分是心理人格。前者是社会道德、伦理等修养,后者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价值观、情感模式等修养。肖传国雇凶袭击方舟子事件可以看出,他在社会人格修养和心理人格修养两个方面都存在严重的不足。我们试想一下,要是一个人在心理发育与成长的关键时期,家庭和学校就给予这两个方面的主导性的教育,他长大之后就可以更多地避免:“自欺”、“欺人”、“被人欺”这样的人生尴尬了。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就有了良好的人格基础,到大学以后再遇到一个人格修养极高的导师,这个人未来即使不是某个科学领域的天才,至少不会成为“两种人”之一。
社会物资文明的推进速度太快,就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心理紊乱现象”。社会就好像一个人一样,工作量太多、太大,身体内部就会出现紊乱,表现出来就是“青春痘”、“痔疮”等症状。当下的社会就是属于快速发展一段时期之后的紊乱期,内部有“毒气”就会出一些“脓疮”,他们可能会是:“富士康事件”,“张悟本事件”,“唐骏事件”,“李一事件”等。这些都是社会心理紊乱,社会内部潜伏了一些“毒气”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所以,从这个趋势来看,方舟子未来可能会非常地忙。中医理论讲究“欲先补之,必先泻之”,我认为对于目前的社会心理紊乱现象,也是需要用这一种思想来指导。必须有一副或者多幅“泻药”给社会吃下去,然后那些“病毒”就会伴随着大便排出体外。而方舟子就是这一副“泻药”中的“一味药”,他可以让部分“病毒”望而生畏,但不能把所有“病毒”逼出体外,所以,还需要更多不同类型的“药”一起吃下去,彻底“泄”一下,让身体虚弱下来,然后再走向强壮。当然方舟子这样的“泻药”们之后,“补药”也要及时跟上来,不然虚脱之后会感染其他疾病也是有可能的。另一个方面来看,有时候一种药可能是毒药,但和其他药配在一起就可以治病,有的中药是好药,但和另一些药放在一起就可能是毒药,所以,方舟子是一味什么药,还要辩证来看。
现在我们需要重视的是,不能总是在恶性循环了,总是在社会出现一个“脓疮”之后,大家群起“挤”之。如何做才能避免“社会心理紊乱”,社会心理预防和社会心理教育如何开展,才能减少社会体内病毒。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