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青春期“叛逆”的应对与心理干预策略

青春期“叛逆”的应对与心理干预策略——Psy525.cn

许令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安徽省教育督导专家库成员)

叛逆,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语境里,往往是指一个人行为的品质问题。但是,现代心理学从人的心理发展角度认为: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合理”表现、必经过程,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品质问题,而是自我人格形成过程中认知冲突下的情绪和行为表达的不合理现象。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应对方式方法的不合理,则容易导致与叛逆者之间情感关系的冲突并伴随行为上的对抗,就青春期个案人格发展、形成而言,也将出现不良后果。

如何应对和干预青春期“叛逆”呢?    

    其一,具体化分析个案现象状态

所谓具体化分析个案现象状态,就是对所谓的“叛逆”要分析是观念上的(心理认知)?还是行为上的?亦或情绪表现上的?是观念上的叛逆,要具体分析有哪些方面的观念,比如生活观念?社会政治、道德化观念?等等。分析个案现象状态,是教育干预者找到具体干预行为的基本过程。往往出现反向情况:教育干预者不分青红皂白,大而化之,以偏概全,纠其一点、一言、一行而否定其人格全部。如此,非但不起矫正作用,反使得“叛逆”扩大化,导致孩子破罐子破摔“全面抗战”。具体分析个案现象状态,就是为了“就事论事”而不“推论旁及”,避免出现因一言一行一事而“全盘否定”个案个性。

其二,细微化分析个案心身原因

    在具体化梳理归纳分析个案叛逆”现象状态的基础上,接下来的核心问题是,细微分析个案心身原因。从现象上看,叛逆,就是一种“对着干”、一种“反叛”,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说,是人的思维发展过程中独立性自我表达主张的一种欲求,是心智、心身发展向独立、成熟迈进过程的一个必然阶段。(某种程度上说,叛逆期没有“叛逆”或许是“有问题”的过去并由此导致“有问题”的未来。)而且,这种“反叛和对着干”,或许是个案对自己所处“境遇”的理解出现不合理、不周全的原因;或许是对成人世界“陈规陋习”、“潜规则”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不舒服感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比如,大人的应酬,为了体验社交礼仪,总想带个案一起参与,而针对大人的“社交礼仪”,新生代的心智和生活阅历及其知识经验复合作用的理解,就存在不能理解或无法理解的现象,于是就出现阻抗或“反叛”。因此,就具体表现而言,他的这种独立性自我主张的表达,却因为其客观上生活经验、知识能力、综合分析、概括推理能力的局限,很难对自我主张的合理性有足够的“认清”,从而出现其内心感受上,存在着外界对他内心的巨大束缚和阻碍力量,比如,既有对自然的风雨变化与自己的不合意;也有对人文的风俗人情与自己的不合情;还有自我行为与世俗的常态化不合拍等。因此这些“不合意、不合情和不合拍”形成的是一种对其自由发展和表达欲求的阻碍和束缚,从而产生心理冲突,导致行为和情绪异常。因此“叛逆”的表现是叛逆者自我(内心)对其身处的“境况”的不舒服的反抗。因此,细微分析原因就是要找到个案叛逆现象背后具体是哪个原因导致个案叛逆”的表达。不把握住具体原因、直接原因、心底的原因,任何教导都是乏力的,甚至适得其反,强化叛逆

    其三,合理化用“损益法”应对个案需要。

具体化分析个案表现、细微化分析个案原因,都是为了找到合适于化解个案“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对个案叛逆处理不当,带来的问题通常是对个案人格发展上造成障碍或人格变异;其次,当即导致个案在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上的情绪化而出现人际关系冲突;第三,导致当下生活、学习目标任务完成的效果效率不好,等等。

那么,用“损益法”合理应对个案需要,这既是进一步深究原因,也是化解的途径和方法。这里有三个关键词:合理化关注、需要、损益。

个案叛逆,反映了个案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需要”的表达,需要是什么?是自我自主主张表达的需要;是表达自我全能感的需要,等等。

“损”和“益”是《周易》里的两个卦名,“损”和“益”二卦的卦辞意义也就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意象。损,“损上益下”;益,“损下益上”。用其理,其理何在?叛逆,通常是个案对家长、老师、学校、社会的“反叛”,在叛逆的关系中,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谓之“上”,个案谓之“下”,所谓“损上益下”之意象,即为“上”者,要接受被叛逆者之损“情绪、面子”,由其认知、行为、情绪的自主自我的表达,如此而“益下”发展,疏导其对抗行为。其次,从个案的心身角度,其“知”(认知)为上,其“行”(行为、情绪表现)为下。用“益”卦之道,“损下而益上”,即:叛逆行为在可控情况下,任其信马由缰表达,那么必然会出现碰壁、阻碍,这种被阻碍和碰壁,谓之被“损”,在这样的被“损”的情势下,会促进自我自主的主张(认知)的反思和调整,“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益卦象辞),从而促进合理化认知的形成,即为“益”上(认知的合理化)。

再说合理化“关注”,损卦辞说,需“有孚”,便可以达到“元吉,无咎”,这个“有孚”的“孚”,恰是说到了关注的要害,这个“孚”就是指信任。合理化关注,就是用“孚”(信任)法,“损上益下”,“损下益上”。合理化关注是一种保持信任的态度下的控制行为。很多的案例表明,在对待叛逆问题上,往往是教育干预者,处于上位,怕自损,而过多的阻扰叛逆行为,甚至也与个案“对着干”;有的是难以接受个案(孩子)对家长老师权威的冒犯和顶撞,所谓的尊严受损而用威权控制,从而导致关系冲突愈演愈烈;有的缺乏“有孚”(信任)之心,自身安全感不足,一方面对叛逆者缺乏信任,另一方面缺乏关注能力,导致最终放弃合理关注,任其由性而然,于是出现破罐子破摔局面,愈管愈判,愈控愈逆。

其四,多样化丰富生活交往内容

现代社会生活,分工的越来越细化,加剧了个案生活视野的封闭性,尤其是独生子女人口结构环境以及儿童少年“留守”等现实家庭型态,导致的个案缺乏业余生活的同伴互动、亲子互动,形成的心理现实空间的孤寂,都更容易导致处在青春叛逆期的个案在认知、行为和情绪情感表达上的“偏执    ”。尤其是在片面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和“唯考试分数论英雄”的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过度”观念指导下的行为,更是对个案心身发展的束缚、心智发展的束缚,这些都使得“叛逆”表现复杂化。

因此,多样化丰富个案生活交往内容,与用“损益法”合理化关注个案需要,是对个案心理健康管理的因势利导之策。合理化关注是一种“管束”,丰富生活交往内容是一种“放飞”。因为叛逆从根源上是个案心身发展过程中阶段性偏执、另类追求自我独立自主的表现。合理化关注的同时,要积极营造和创设丰富的生活环境、生活交往氛围、社会实践体验机会,从而丰富其经验,拓展其思维能力,感受多样化情境,达到引导、疏导情绪,矫正“叛逆”性认知、行为和管理情绪情感表达的目的。

对“叛逆个案而言,具体化分析个案现象状态、细微化分析个案原因是化解“叛逆”者个性心理发展方向走偏的前提;合理化用“损益”法关注、应对和多样化丰富生活交往内容是积极引导“叛逆”行为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原文发表于安徽省《教育文汇》第5期)

作者简介:

许令智

已帮助过

846人

入驻年限

5.3年

预约咨询

私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青春期  青春期词条  干预  干预词条  叛逆  叛逆词条  应对  应对词条  策略  策略词条  
综合

 八零后为什么比我们那时还艰难

八零后对未来的乌托邦有憧憬,他们有梦,尽管那么大的压力,但他们看到了很多的美好。他们的眼神是清澈的,他们的笑容是阳光的。——昨天晚上,与同事吃饭。回办公室后,发...(展开)

综合

 嫁了人,就一切都会变好吗?

文/猫奴老妖—喵喵丨豆瓣十一的时候回家,晚上跟我妈一边看电视剧一边嗑核桃一边聊天。我妈问我:涨工资了吗?我说:没啊。又问我:谈恋爱了吗?我说:没啊。我妈大惊: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