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推荐度: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推荐度:

《詹天佑》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推荐度: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推荐度:

实验设计方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10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做一个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2.从多角度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二)科学知识:

1.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古代计时工具——日晷及其他计时工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三、教学准备: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电筒、日晷模型、制作日晷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铺垫: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让学生说出时间,“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太阳钟

(二)、探究新知:

1、了解有关日晷的知识:

( 1 )古代有时钟吗?他们怎么知道时间?

( 2 )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知识;

( 3 )讲述: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呀。确实,在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根据这个规律推算时间,并制作了计时工具——日晷。

( 4 )看书,认识各种日晷;

( 5 )讨论:日晷为什么能反映时间?

( 6 )碟片介绍:日晷;

2 、制作简易太阳钟:

( 1 )谈话: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长期观察制作了各种形状的日晷,你们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日晷吗?

( 2 )看书、讨论本小组的制作方案。

( 3 )动手制作;

( 4 )展示、评比。

3 、玩手掌日晷:

( 1 )讲述:在古代除了借助物品制作日晷外,埃及人还发现可以借助手掌做日晷。

( 2 )看书,了解具体情况;

( 3 )教师讲解、演示;

( 4 )室外活动:玩手掌日晷;

(三)、归纳本课教学知识

1.无论是古代的计时器还是日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学生汇报。

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

课题: 太阳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过程与方法: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人探索时间的过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

【教学难点】

制作使用太阳钟计时。

【教学准备】

关于日晷计时的资料、立竿、制作太阳钟的套材(小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如今,我们只需要看一看钟表就能知道现在几点了。可过去的人们并没有我们今天使用的钟表,在时钟发明之前,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学生充分交流)

2、揭题:太阳钟。(板书课题)

二、用太阳来计时。

1、关于古人利用太阳计时的资料交流。

如:一天是怎么确定的?(古人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如:古时候一天分为几小时?是怎样划分的?阅读课本P52资料

等等。

三、用光影来计时。

1、师:古代的人还常常用光影来计时。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2、引导思考:在太阳下,将一根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短会花生变化吗?

3、组织观察活动。(课前老师画一次影子,课中和学生再去画一次,使用太阳钟时还可以画一次。)

4、如有录象片段,可适当代替上面的观察光影的活动。

5、讨论:古人是怎么利用太阳的光影来计时的?

6、出示日晷及日晷面图,解释怎样计时。

7、师结合日晷面介绍“时辰”资料。

8、师提供太阳钟套材,小组合作组装。

9、师介绍使用方法,学生尝试计时。

四、延伸。

1、为什么古人选用太阳来记录一天时间的流逝呢?

2、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弊端?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蒙、喃”等7个字。会写“并、夜”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一、教学目标:1、认识“蒙、喃”等7个字。会写“并、夜”等8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能用“快活”等词说句子。4、读写结合,扩展阅读,激发学生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以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能用“快活”等词说句子。

4、读写结合,扩展阅读,激发学生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从字里行间去感受“父亲”那份非同寻常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词卡 小鸟图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播放鸟叫的录音,引导学生谈话。你喜欢小鸟吗?你了解小鸟吗?

2、是啊,鸟儿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鸟有关的故事-------《父亲和鸟》(板书课题)。

3、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的脑袋瓜里会迸出那些问题?父亲和鸟有什么关系?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父亲和鸟”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快读读课文吧! (要求:先自己读通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反馈,课件出示词语,指导认读;

雾蒙蒙 鸟味 猎人 黎明 一瞬间嗯

喃喃地说 焐得热腾腾 浓浓的草木气味

(1)借助拼音,指名领读。重点正音:蒙和腾是后鼻音,瞬是翘舌音,前鼻音。“热腾腾”变为第一声

(2)去掉拼音了,你们还会读吗?

(3)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了哪个字?学生自由记字形,再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的方法: 喃 浓 嗯 味

换一换的方法:焐---悟,猎----借

(4)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3、指导难句子朗读。

句子1: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句子2: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句子3: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读准多音字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转载于:父亲和鸟教学设计)、小朋友真能干,不但读准了词语,而且能把难读的句子读通了,

相信你们也能把课文读通顺了,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进行评价)

2、交流感受。读完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

父亲和鸟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课文中句有一句话已明确告诉我们,快速找一找。

3、生汇报,引出第一自然段: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①指名读句子

②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父亲知鸟,爱鸟)

父亲是不是真的像作者说的那样知鸟,爱唱歌的小鸟吗?下节课我们再来读一读父亲和鸟的故事。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观察讨论:在这些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提出来讨论,交流,提出解决的办法。

2、指导书写:

(1)比较“并、喜、重、群”,发现规律;一个字中有多个横画,排列的距离应当大致相等,每个字中只能有一个长横。

(2)教师范写喜和重,让学生观察体会,进一步感悟以上两条写字规律。

(3)学生临写,再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词语朋友,这些词语朋友你们还认识吗? 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齐读第一自然段: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说说知道了什么?(父亲知鸟、爱鸟)

过渡:父亲是不是真的像作者说的那样知鸟,爱唱歌的小鸟呢?这节 课让我们再来来读一读父亲和鸟的故事吧。

二 品读课文 ,感悟情感

品读之一——体会“父亲的知鸟”之心

1、 那么,你们又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父亲的知鸟呢?请大家快速读课文,划出有关体现父亲知鸟的句子。

2 交流反馈,深入研读

(1)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A、 雾蒙蒙的树林是什么样的?

B、 “喃喃地说”是怎样地说?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轻,这样慢地说?

C、 谁能学学父亲说话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D、父亲在雾蒙蒙的树林边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师:父亲上上下下望了又望,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师:父亲用鼻子闻了又闻,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2)父亲真了不起,简直就是一位鸟类专家!这鸟类专家为什么知道树林里有不少鸟呢?谁来读一读?

出示: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谁知道,父亲在说的时候,会有什么动作、表情呢?

在“嗯,还有鸟味。”前又会有什么动作或神态呢?说话的声音呢? 你能把父亲的话读出来吗?(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轻一点,别惊动林中的小鸟!

(3)真的有鸟味吗?出示:“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冬天,我们的小手都快冻僵了,妈妈拿什么为你们焐手的?小鸟们是怎样将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4)父亲还知道什么?

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什么时候鸟最快活?你能给快活换个词吗?你什么时候最快活?快活的时候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到林子里感受他们的快乐吧!

是啊,此时在我们的眼里又多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小鸟们成群地站在枝头上,面对着初升的太阳尽情地歌唱。他们在空中时而盘旋,时而低飞,那么活泼,那么可爱!你听,它们掩藏不住内心的喜悦向我们诉说________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尊严、逃难、款待、朴实、狼吞虎咽、例外、骨瘦如柴、喉结、赞赏、思量、疲惫不堪、面呈菜色、僵硬、许配等词语。

2.能通过把哈默与其他难民进行比较,从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等描写中体会到人物自尊的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不同人物的形象。

教育:通过对哈默、杰克逊这两个人物的认识,从中懂得人不仅要有自尊,还要懂得尊重别人。

发展: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什么是尊严。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杰克逊对女儿说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解决办法:采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教学方法】

诵读法谈话法

【教学媒体】

幻灯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课题入文,学习生字词,能读,会写,识记。

2.初读课文,能读通、读顺。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请你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年轻人、杰克逊)

【设计意图】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高年级的重点能力训练目标,学习内容的解读应该有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初知到深化的逻辑过程,所以在进行深入的探究之前,我让学生回顾全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锻炼学生用凝练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欣赏人物--品味表现人物品质的语句。

(一)、找准切入点,表层解读年轻人。

1.师:这一节课吴老师和大家再次走进这个故事。一个寒冷的冬天,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者(出示:逃难者)问:看到这三个字,在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那文中又是怎样描写这些逃难者的呢?

出示:默读课文,用线画出描写逃难者的句子。

3.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句子(一)

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1)请学生齐读这两个句子。

(2)理解词语:“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3)问:那你能从这些描写逃难者的词语中感受到什么?

(4)指导朗读这两句话。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29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爱的奉献”。所以《掌声》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感受爱,更要让学生学会奉献爱。

《掌声》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掌声的激励下,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课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言简情浓,透过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词句,展现了两次“掌声”带给英子的内心变化过程。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鼓励和尊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设计思路:

1.与文本对话,注重品味 (复习导入,整体感知英子的前后变化)。

2.与人物对话,深化体验 (细细品读,品词析句,互动交流,深化主题,情感升华)。

3.与自己对话,联系生活,升华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懂得课文中两次“掌声”的含义。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掌声的深刻内涵,了解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珍惜别人的爱,奉献自己的爱。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描写两次掌声的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英子的心理变化过程。

2.感悟“掌声”的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谈学法:

1.朗读感悟法。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获得是自主习得的过程。”因此,要在自主阅读、自由品读、自悟表达中体会情感,让学生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2.想象体会法。挖掘教材空白处,让学生开启想象的闸门,抒发内心情怀,发表独立见解,揣摩人物内心,产生情感共鸣。

3.联系生活法。将课堂与生活有效整合。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

2.启发点拨

3.创设情境

4.抓重点词和读写相结合

教学流程:

第一个环节:课前交流,引出掌声。

第二个环节:复习导入,引出英子变化后的段落,揭示英子变化的原因。 第三个环节:解读2、3自然段,创设情境,品词析句感受英子的心理变化。 第四个环节:升华主题,引出课文最后一段,揭示掌声的内涵爱的主题。 第五个环节:观看短片,学会给他人掌声,学会奉献爱。

第六个环节:作业设计展示,结束本课教学。

设计理念

本课时的教学主要着眼于“情”扎根于“读”。抓住课文中提到的两次“掌声”为线索,以 “英子掌声前后的内心变化过程”为突破口,运用“以情促疑,直奔重点;以情激情,多元感悟;以情导行,情理相融”三大模块,紧扣文本,以情会文。指导学生用“抓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用心去学,动情去读。围绕一个“爱”字,深入体验感悟,张扬情感,让课堂充满真情,构建学生精神成长的摇篮。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今天来听课的老师真多呀!你们用什么方式欢迎他们呢? (生鼓掌)

师:掌声这么热烈,真是一群热情好客的孩子。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的心情紧张吗?

生:(大部分说)不紧张。

师:好啊!这么自信,不过老师第一次给你们上课,我有点儿紧张,你们怎么鼓励我呢?

(生齐热烈地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支持,你们是想用掌声告诉我什么呢?

生1:兰老师加油!

生2:老师别紧张,我们会支持你。

师:听到你们的鼓励,我的心情平静了许多。现在老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掌声比恩赐更重要” ——

“一个街头卖艺人,琴声悠扬,让人感动,吸引了不少行人。拉完一曲,周围的人纷纷向钱罐里丢钱,转眼工夫,钱已装满了罐子,但卖艺人脸上并没有一丝欣喜的笑容。后来,一个旅游者抬起手来为他鼓掌,卖艺人眼里竟流出了感动的泪水。

师:故事讲完了,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呢?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掌声比金钱更重要。

生2:老人需要的是别人对他的肯定,需要的是掌声。

师:是呀,这个卖艺人听到掌声后眼里流出了感动的泪水,可见,卖艺人寻找的是知音,期待的是掌声。

正式上课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阅读了单元导读,知道了这单元的主题是一个什么字? 生:“爱”

师:同学们记忆力真棒!是的,爱的力量是很大的,用掌声表达出来的爱更是非同一般。就像刚才老师讲的故事一样,掌声比恩赐更重要。在我们的生活中,掌声无处不在,它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和赞赏,它还曾经改变了一个小女孩的命运,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那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小女孩,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英子,她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因此她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身体的残疾让英子躲躲藏藏,失去了快乐,她变得非常的(自卑、忧郁)。

二、品读现在,感受自信,揭示英子变化的原因

可是后来,英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英子的变化呢?同学们快看看书,看谁先找到?

生:课文第四自然段

师:能读读吗?

师:原来英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现在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此时的英子还忧郁吗?

生:不忧郁

师:性格变得?

生:乐观、开朗

师:以前英子因为腿脚落下残疾,从来不敢让人家看见她走路的姿势,现在竟然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说明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师板书(开朗 自信)

师:看到英子的变化同学们高不高兴?

生:(高兴)

师:好,那咱们读出高兴的心情,把你们的情绪酝酿到脸上,笑起来才会漂亮。(师起头,生齐读)

师:现在的英子和原来判若两人,是什么让英子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老师这里有一封英子的来信,同学们想看吗?(出示课件信的内容)谁来为我们深情地读一读,其他同学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找找看是什么让英子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

生1:读

师:同学们大声告诉老师是什么让英子变化这么大?

生:掌声

师:原来是掌声使英子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那课文哪些自然段写的是同学们送给英子掌声这件事呢?

生:2、3自然段

三、聚焦“掌声”,品词析句,揭示掌声的内涵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2、3自然段,同时划出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英子的感受,开始吧!

师:好,同学们先划到这儿,哪位同学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

生: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同学们把这句划起来)

师:同学们,轮到英子讲故事的时候,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那一刻英子的心情你们能体会出来吗?谁来说说,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忧郁 自卑)

(出示课件)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 地)把头低了下去。“

(忧郁 紧张 自卑)

师:还有吗?如果上台同学们就会看见她走路的姿势,而英子最怕就是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因此这一刻英子的心理一定特别的?..?

生:紧张

师:如果你就是英子,当时你会想些什么?

生:如果上去,同学们一定会嘲笑我的。

师:你道出了英子的担忧。

生:如果不上去,老师又会不高兴。

师:你的内心很矛盾,是吧?

师:是呀!从英子低头的这个动作我们体会到了她的紧张和忧郁,男生能把英子紧张、忧郁的心情读出来吗?

男生读: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师:这个英子还不是很紧张,女生能读得更好吗?来试试吧。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师:好,还划了哪个句子?

生: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师:现在我请大家都来当一回英子,老师则是英子最知心的朋友,你们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我吗?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的】

1、知识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课后作业)。

2、能力训练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扩展思维,想象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样,写下来(课后作业)。

(3)继续提高观察能力。

3、德育渗透目标:

懂得应当全面看待自己和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老牛说的话。

一、准备教具

多媒体课件、角色头饰

二、教学课时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猜谜语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动物王国今天出大事儿了!你看,动物法官牛伯伯家门口围着一大群动物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哦!原来是牛伯伯在给两只发生争论的动物评理呢!生:老师,到底是谁在争论呢?

师:这个呀,老师也不知道啊!不过,牛伯伯给大家出了两则谜语,大家猜一猜就知道了!

出示课件:

谜面1?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管见到谁,开口叫妈妈。

谜底——(头饰)山羊

谜面2?沙漠一只船,船上两座山,个子高又大,耐暑顶呱呱。

谜底——(头饰)骆驼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两只发生争论的动物就是:(板书)骆驼和羊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讲的就是他们俩的故事。

2、整体感知课文

展示课件视频,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带上头饰,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一齐朗读旁白。

骆驼和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呢?咱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要求:(1)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得通顺、流利。

(2)用序号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思考课文讲了骆驼和羊的什么事。

老师根据学生朗读时,读音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强调。

3、详细讲解各段落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己读一读,找一找,他们俩有几次对话。

2.读第一次对话,思考:为什么骆驼说高好,羊说矮好

板书:骆驼 高

羊 矮

3.读第二次对话,说说第二次对话讲的是什么。(他们都要做一证明自己好。)

4.分角色练习对话,指导读出他们俩自信、互不服气的语气。

[这一环节以指导学生朗读为主,引导学生弄清楚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通过骆驼和羊说的话,初步理解他们想的是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骆驼心里想,山羊啊山羊,你等着瞧吧,我会让你相信个子高才好的!于是它做了这样一件事——

请看屏幕:

课件(课文图一)

2、仔细观察,回答:骆驼把羊带到哪里?骆驼想要干什么?此时此刻它们分别会想些什么呢?

(骆驼得意洋洋地想:看,我比你强吧!这样的美味你吃得着吗?还跟我比,哼!你比得过吗?认输吧!)

(羊很不以为然地想: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才不服气呢!我会让你明白自己说的是错的!走着瞧!)

3、指导朗读(找出描述羊动作的词语)。

4、课件出示——讨论:骆驼为什么要把羊带到这里来?羊为什么不服输?

(骆驼想借自己个儿高的优势来贬低羊。而羊认为个子矮才是优势,所以不服输。)

5、再齐读课文。

小结:尽管羊不肯认输,在这一件事情上,骆驼还是证明了“高比矮好”。

[图文对照,再加演示,使学生对图意和课文内容都有了较清楚的理解。在理解课文内容时主要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动脑,主动学习,同时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山羊虽说是比输了,可它不肯认输。心里想:矮就是要比高好,我总会证明给你看的,等着瞧!

2、出示课件(课文图二)

3、仔细观察,回答: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什么?(理解:又窄又矮、大模大样)此时此刻,它们又会怎么想呢?

(羊得意地想:进来呀!你那么大个子能进来吗?哈哈??认输吧你!)

(哼!得意什么!你刚才还不是输了吗?)

4、指导朗读。读出怎样的语气?(羊——得意的语气;骆驼——很费劲,也很不服气)

5、讨论:这次,羊为什么要把骆驼带到这里来呢?为什么骆驼也不服气呢?小结:尽管骆驼也不肯认输,在这一件事情上,羊还是证明了“矮比高好”。 问题:骆驼已经证明高好了,羊会怎么办呢?

[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就有意识按一定顺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就可以让学生按上述方法学习,这样,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两段的叙述顺序是相同的,都是先写来到什么地方,再写看到什么、分别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最后写对方的态度。

2、出示课件——羊摇了摇头,不肯认输。

骆驼摇了摇头,也不肯认输。

3、都不肯认输怎么办呢?总得有个结果啊!哎——!

4、向同学们提问:

(1)提问:“长处”是什么?骆驼有什么长处?羊有什么长处?

(2)提问:“短处”是什么?骆驼和羊各有什么短处?

5、他们俩去找老牛评理去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老牛的怎么评理的。

[通过读书和理解老牛说的话,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并且此时的理解是围绕“长处”“短处”等词语展开的,使词语、句子和课文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小组准备的是小学二年级语文课《骆驼和羊》。针对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们更多地采取寓教于学的策略,大部分内容都采取情境引入的方法,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理论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然而仅仅有理论的指导并不意味着教学便会无往不利。实现教学目标的道路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才有可能达到好的教学。这次教学实践活动便给了锻炼我们的机会,只有面对学生和课堂,我们才有更深切的体会。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课前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不仅要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还要充分考虑到课程内容与时代的联系,与学生的联系。备课要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做充分的分析与准备。备课教案内容的任何环节任何内容都要考虑详尽,想清楚,看明白。一堂准备充分的课,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就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我们小组采取谜语导入课程的方法。谜语导入简单易行,并且能让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以教师为中心,而应该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教学环节的设计就应该考虑怎样能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参与进来。

课文的讲解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的要求,小学二年级学生,重点在在于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读准字音,训练他们生词的掌握。同时,应注意对学生书写规范

的要求,而此次我们忽略了这一点,这是我们的不足之处。

此外,课文知识拓展是讲课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要从学生的水平出发,以课文内容为基点,向外延伸拓展。比如,要求续写《骆驼和羊》,可以让学生得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在原有的认知上获得新的建构。

同时要注重对所学内容的巩固与复习,及时强化。回顾原有知识,联系新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作为老师,上课要轻松自然,面部表情要放松,这是目前我们还欠缺的。上课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与学生互动,对学生及时予以表扬,讲解连贯,知识点的过渡要顺畅。

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更活跃,学习更愉快,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2、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二、学习新课

1、了解文章内容:

⑴ 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

(不知道)

⑵ 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

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⑶ 小结:

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⑷ 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

(“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⑸ 反复读:

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⑹ 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2、演课本剧:

⑴ 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⑶ 汇报演出。

3、本课小结。

(根据当时情景而定)

【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 尽义务 有益的)

帮助别人 有用的 养活别人

幸福的

【教学后记与反馈】

这篇课文时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故事情节奇异,充满了幻想。在教学时,我以“讨论幸福是什么”为线索组织学生学习,首先放手让孩子们自读课文,在学生充分子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体会。交流时,我重点引导了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谈对幸福含义的理解,还注意扩展,联系生活加深学生对幸福含义的理解。课后,我还让孩子们搜集很多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相信孩子们对“幸福”二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6—6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让孩子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知道1分=60秒,体会分与秒的关系。

过程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感受时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及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生活和数学的密切联系。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一分钟的概念。

教学难点: 对一分钟的感知

教学准备:学具袋、、秒表、篮球、跳绳。

教学过程:

(一)体验 一分钟有多长

师:同学们,我们放松一下唱首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师:刚才我们唱首歌曲用了一分钟,那一分钟还能干什么呢?今天我们来看看一分钟能干什么。

板书:一分能干什么

(二)动一动 感受一分钟

师:首先我们来认识钟面上的指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时针和分针,那钟面上还有一根指针很特别,他叫什么名字呢?有什么特点?

师: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一秒到底有多长,ppt看大屏幕看两遍

师:你可以用动作或声音来表示吗?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师:我们知道了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也通过这么多方法我们记住了一秒。

(三)数一数:感受1分=60秒

师:秒针如果走一圈,是多少秒呢? 生齐说:60秒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师: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秒针走60个小格就是60秒,那么当秒针走一圈时,分针又走多远呢?

师:是啊!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ppt,那你觉得他们俩是什么关系?(板书1分=60秒)

我们知道1分=60秒,看来一分钟真的很短暂,

(四)活动体验 试一试

师:那大家来猜猜一分钟究竟能干什么呢?

师:老师位同学们准备了10钟不同的活动体验一分钟,现在我们体验一分钟到底能做什么呢?能做多少

师:谁再来说一说,你都做了什么?

师:同桌互相说说你一分钟做了多少?

(五)说一说

师:太了不起了,一分钟做了这么多事请,看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做更多的事

实际上一分钟除了能做这些事以外,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里还能做很多的事,发生很多的事(PPT)

师:看到这些你想说点什么?

师:是啊,一分钟能做很多的事,也会发生但很多的事,所以我们要把握现在,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啊!

(六)估一估

师:刚才我们一直是在钟表的帮助下来认识一分钟。可是如果没有钟表,你能用什么方法来估计一分钟有多长呢?老师请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最多。(小组合作,师到小组中参与合作)

师:都找到好办法了吗?哪个小组先把他们的好办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师:看来大家都找到好办法了,老师要看看你们的方法灵不灵。现在老师要播放音乐,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计老师是不提醒的,听明白了吗?预备——开始!

(七)猜一猜

师:我们学习了这么久,大家放松一下,老师请大家听一首歌,不过可是有要求的:请你用最喜欢的方法估一估这首歌大约多长时间。准备好了吗?开始!(播放音乐)

师:想好了吗?这首歌大约用了几分钟?

师:估计得很准确,我来考考大家!

72秒=( )分( )秒 你是怎样算的

师:当秒数超过60时,就可以把60秒变成1分钟,再把多出的秒数写在后面就可以了,所以72秒就可以等于1分12秒。85秒=()分()秒 100秒=()分()秒

120秒=()分()秒

巩固练习

师:分和秒是我们常用的时间单位,下面是小明写的一篇日记,请同学们看一看他写得怎么样?改一改

(八)比一比

师:想必大家累了老师播放一分钟动画片,但是要闭上眼睛仅仅等待一分钟,等老师说好了,再睁开眼睛,能做到吗?

师:好了,同学们看得意犹未尽,那么你们觉得,等老师弄和看动画片同样是一分钟说说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师:同样是一分,如果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会觉得很短暂,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会觉得很漫长。

师:这节课上到这儿已经过了将近40个1分钟,这40个1分钟,你觉得是短暂的还是漫长的呢?为什么?

师:珍惜每1分钟有时会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你们能珍惜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分!让我们共同来读一句有关珍惜时间的话来共勉吧: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最后在《时间像小马车》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这节课!

板书设计:

一分钟能干什么

1分=60秒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对资料的分析研究,感受到环境和人们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到破坏大自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作业。产生向往美好家园的感情。

2、在活动中培养初步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爱护家园的责任感,掌握一些简单的保护生态环境和用自己行动美化家园的具体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移情体验,引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思考,树立环保意识和爱护家园的责任感,能尽自己的力保护生态环境,美化家园。

教学难点:

做一个“环保小卫士”,让自己的环保行为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教学准备:

师:相关课件、垃圾桶等。

生:环保棋、垃圾等。

教学流程:

活动一:环保大讨论。

1、师:小朋友,你喜欢旅游吗?说说去过哪里?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那里的风景吗?

师:今天老师也带大家去个地方,看看这天、这水,猜猜这是哪里?(国家AAAA级景区富春桃源景点——岩岭湖)

2、师:“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其实这样的美景在我们富阳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走近它,规划方案《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作业》。

4、你喜欢这样的环境吗?(揭示课题——美好的家园)

5、讨论:怎样的家园才是美好的家园?

6、然而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在我们身边,并不是每一个角落都是这样美好的,你瞧!

△关注被砍伐的森林。

1、这只小鸟飞来飞去在干什么?

2、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会说些什么?

3、有些地方的人们随意砍伐森林,会导致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师:同学们,破坏动植物的家园,最终只会毁坏我们自己的家园啊!

△关注废气、废水污染。

1、你又看到了什么?想住这儿吗?为什么?

师:这样的生活环境会给人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老师就在网上见到过这样一则报道

3、讨论:同学们,看着刚才的一幕又一幕,想想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

4、你有什么要跟那些破坏环境的人或者我们大伙儿说说吗?

活动二:环保小实践。

师:保护美好家园,人人有责,就拿咱富阳来说,富阳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称号,那我们小朋友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丢垃圾做起。

1、了解学生平时是怎么做的。(及时评价和表扬学生。)

师:保护环境不能光凭一颗心,也要讲学问,你瞧: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家,垃圾一般有三个家: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

2、你了解他们吗?比如说什么样的垃圾是可回收垃圾?

重点关注:

△电池

1)了解电池的作用、危害、回收。你身边有这样的有害垃圾吗?赶快放到我们的回收箱里来吧。

△可回收垃圾

牛奶盒回收变废为宝、废纸的回收、塑料的回收。

△不可回收垃圾

活动三:环保游戏常

1、师:你们平时喜欢下棋吗?垃圾朋友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助,特意奖励我们二(5)班的小朋友一副环保棋。我们一起来看看。

2、学生活动。

3、反馈采访,你为什么能这么快走到终点?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初步句式的训练。

3、初步写左右结构的字。

4、熟记成语。

5、朗读背诵诗歌。

6、按要求连贯地说几句话,写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拼音训练、词句训练、写字训练、读背训练、说话训练。

教具学具安排:小黑板。

主要板书:练习1。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教师讲清题目的要求。

2、指导。

(1)指导读字母的呼读音或名称音。

(2)教学《汉语拼音字母歌》,熟记字母名称和顺序。

(3)背诵大写字母,并练习默写。

3、练习。

(1)出示卡片,集体练读。

(2)按字母表顺序背诵。

(3)默写大写字母。

4、反馈。

(1)请学生试背字母表,从读音、顺序、连贯等方面给予评价表扬。

(2)展示默写写得好的字母,表扬默写写得好的同学。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教师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要求。

2、指导。

(1)。指导学生学习第一组句子。

a. 朗读句子,要求读通顺,读连贯。

b. 再读句子,想想每句话的意思。

c. 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d. 初步认识句式。

第一句:用两个句子把意思说明白。

第二句:用一个并列复句把两个意思说明白。

第三句:用一个单句把句子说明白。

(2)。指导学习第二组句子。

a. 指名朗读,读正确、读流利。

b. 分角色朗读。注意语气。

c. 师生共同评论朗读情况。

3、练习朗读。

4、反馈。

用开火车的方法,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争取检查到每个学生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教师谈话,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认读汉字。

(2)引导学生回忆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3)指导书写。

(4)学生练写,师巡视。

(5)反馈。

表扬姿势好、写字写得好的学生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范读。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

a. 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

b. 第一、第二节分别写什么?

(3)学生边读边想象庄稼的样子和水果的色彩。

(4)再读诗歌,读好停顿和轻声,逐步达到生动和流畅有感情。

(5)练习背诵。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4、反馈:检查朗读、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第六题

一、审题

1、揭示说话的话题:9月10号是教师节,小朋友给老师祝贺节日,还亲手做了贺卡送给老师,大家都是尊敬老师的好孩子。那天,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

2、板书课题;老师,祝贺您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投影出示图画,问:教师节到了,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小朋友怎样做贺卡?贺卡上会写些什么?

2、指导说话。

(1)看看图,想想你自己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是怎样做贺卡的。说话时用上“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做,卡片上写了些什么”等,用几句连贯的话说说。

(2)你把贺卡送给哪位老师?送贺卡时,你对老师说了什么?老师又会怎样?

(3)分角色扮演老师和学生,练习对话。

3、句式训练。

(1)你去送贺卡,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句子练习。

找老师

a. 你去送贺卡,怎样找老师?

b. 你看见老师正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把“找老师”是这部分内容连起来说说。

送贺卡

a. 你找到老师,把贺卡送给他,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b. 全班讨论,板书动词。

c. 要把内容说具体,还可以加上:你怎样走到老师那儿,怎样把贺卡递给老师,怎么说的,是什么神情?

d. 出示句式:我()地说:老师()。

把“送贺卡”的经过说说。

收贺卡

这时,老师非常高兴,脸上是什么神情?会对你说什么?

句式:老师()地说:“()”。

4、练习说一段话。

个别练说、指名说、集体评议。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教材分析

《世纪宝鼎》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说明文。课文通过对“世纪宝鼎”艺术造型和文化内涵的介绍,表现了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本课时的教学以第二、三自然段为重点。课文第二自然段具体细致地描述宝鼎是什么样的,写得极有层次。先写鼎的艺术造型及它的艺术特点。第三自然段介绍宝鼎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说明了世纪宝鼎的深刻寓意。本课教学要求教师能通过品读、赏读引导学生领悟文中表达方法,并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文内容和语言,使学生从具体语境出发,把书面语变成口头解说语展现表演,从而让学生感受语文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进而将这种快乐内化为乐学语文 的动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激发学生 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既改变了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又根据新课程所倡导的“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性发展”的核心理念,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展示潜能的机会,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统一起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课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是:熟读——领悟——表演。即在多读中领悟宝鼎的样子、艺术价值及文化的内涵,通过表演把对世纪宝鼎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

学校与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属于市级学校,多媒体设备齐全。本课介绍的“世纪宝鼎”,创意基于中国传统鼎文化,而现今学生对此接触很少。文中一些专业性词语,如“浮雕、铭文、纹饰配制等”对于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鼎的样子”及专业性词语都可通过多媒体展示的“世纪宝鼎”加以理解。学生们都有表现欲,课内设计的“赠鼎表演”环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文的积极性,激发积累词语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理解“浮雕、铭文、一言九鼎、鼎志昌盛、龙兆吉祥”等词语。

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2、领悟课文中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纪宝鼎”的精湛艺术和深刻的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教学流程:

一、 激趣导入,激发情感

1、在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前夕,我国人民赠予联合国一件珍贵的礼物,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板:世纪宝鼎)

2、读课题。质疑: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的问题一般可归纳为:世纪宝鼎是什么样的,我国人民为什么要在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前夕赠予世纪宝鼎等。

[用问句来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乐于探究的愿望。]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想一想作者从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世纪宝鼎。

2、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初步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获得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同时,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与交流,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

三、 精读第二、三自然段,自主探究。

1、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对照插图,了解世纪宝鼎的样子。

2、 出示“世纪宝鼎”图片,引导看图,理解“纹饰”“浮雕兽面”、“云纹填底”等词语。

3、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图文对照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于文中的专业术语的理解由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学生以读为主学习课文,同时有目标地思考相关的问题,在读中感受到世纪宝鼎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4、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

① 在自己感受较深的语句旁写自己的体会,把不懂的词句画下来,与大交流讨论。

[学生运用批注的方法独立学习,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② 讨论交流赠送宝鼎的意义。

重点弄懂“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中国赠送宝鼎表达的美好祝愿。相机引导理解“钟鸣鼎食”、“一言九鼎”等词语。

③ 说说带“鼎”字的词语。

如:三足鼎立、鼎立相助、鼎鼎大名、人声鼎沸等。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围绕研究的主题,在读文中、在讨论中摄取相关的语言信息,起到了信息共享,扩大学习面的作用。]

④ 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四、 品读课文,领悟表达方法。

1、 品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品味这两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2、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如:介绍鼎的样子,用了数字写了鼎高、象征意义;词句准确、简明、语言精练等。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感悟表达的角度再读文章,学习一些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为学生了去“无米下锅之苦”。]

五、 熟读课文,准备赠鼎表演。

1、 我们已经了解世纪宝鼎的样子、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联合国人员并不知道中国代表团所赠鼎的意义,假如让你代表中国向联合国赠送这一世纪宝鼎,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假如你是联合国人员,你在接受礼物时应该怎么表示?

2、 同桌互练,一人为中方代表,另一人为联合国接收礼物代表。

3、 各组推选代表上台进行表演。(分两三组进行)

① 提出表演要求:说话口齿清楚,仪态热情大方。

② 评选优秀演员,颁发奖品。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创设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说、演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 布置练习

自主选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附板书设计:

教学自我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本课教学抓住文章重点,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读中了解世纪宝鼎的样子、艺术价值。通过多媒体展示“世纪宝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对世纪宝鼎的感知和体验,为学生“赠鼎表演”奠定基础。“表演创造”这一环节,能创设具体情境,发挥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发展了语言,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在本课时的教学中,需要今后注意的是语言要更加简练,小组合作要更加细致。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在表演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存在不到位的地方。

点评:

本教案设计能根据教材特点,学校与学生的具体情况,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了教学目标及具体教学步骤。教案能立足于大纲提出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完成教学目标。学生理解课文后,以“表演赠鼎”的形式,让学生在演练中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交际,重视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品读、领悟写作方法”一环节,在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很好地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如果本课时的板书设计能用简笔画展示,会使学生更直观、更明了的感知课文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如时间允许,可让学生用“一言九鼎”说话或出示某艺术品,让学生加以介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词条  方案  方案词条  教学设计方案词条  
教学设计

 《火烧圆明园》教学设计

《火烧云》教学设计推荐度:火烧云教学设计推荐度:火烧圆明园优秀观后感推荐度:火烧圆明园读后感700字推荐度:《火烧云》教学反思推荐度:相关推荐课文《火烧圆明园》...(展开)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推荐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推荐度:《詹天佑》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推荐度: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推荐度:元旦活动设计方案推荐度:相关推荐【推荐】教...(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