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度:
推荐度: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数除法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目标】
1、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
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并提高分析、判断、探索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2、难点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学习过程】
一、复习题:
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5,还剩多少千克? 8
1、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
2、交流讨论并解答。组内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
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
直接用乘法计算。
二、探索新知
1、补充例题: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
(1)吃了5,还剩15千克。买来大米多少千克? 85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8
(2)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例2
(1)阅读例5的主题图及题目,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说一说“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
小组多1”的含义,把谁看作单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自己动手,画线段图表示两个小组的人数,将已知条件和问题标注在线段图上,图
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
(3)结合线段图,写出等量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出方程式并解答,算完后梳理一下自己整道题的解题思路?(注意解题格式)
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P40练习十第4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1、巩固训练:完成练习十第10--13题
2、拓展提高:练习十第14题以及P42最后一题“思考练习”。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
【学习目标】
1、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3、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2、难点是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复习题: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4,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35
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35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2、观察题目,看看题目中所给的三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么。
3、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说出数量关系式。_______________
4=体内水分的重量 5
4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索新知
1、解决例1的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2)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写出等量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
(
3)这道题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
1”设为χ,列方程来解决问题。 注意解题格式。(将此题在反面按正确格式解答一遍。)
(5)也可以应用算术方法来解答此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例1第(2)个问题,并思考下列问题,若有问题可以小组讨论。
(1)要求爸爸体重,需要题目中出现的哪两个条件?
(2)画出线段示意图,将已知条件和问题标注在线段图上。想一想上一题的线段图和这一
题的线段图有什么区别?
(3)写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在反面)
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P38“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1、巩固训练:完成P40练习十第1、2、3、5题。
2、拓展提高:练习十第6、7、8、9题。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26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
1.引导操作:出示一张7等份的纸,让学生涂一涂,用它表示一个分数。
2.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一)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提问:如果把这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2.把这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又该怎样解决?
3.引导归纳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4.想一想;整数除法也有类似的规律吗?
5.填一填,验证猜想。
1÷4 1×1/4
7÷3 7×1/3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26页试一试。
2.指导完成26页练一练的`1~3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还有什么问题?
2.布置预习:27~28分数除法(二)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一)
4/7÷2=4/7×1/2=2/7
4/7÷3=4/7×1/3=4/21
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9~50页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第51页练习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
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
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列方程解决简单分数实际问题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
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
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自己算算看。
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
2、揭示课题: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教学例5
1、出示例5,学生读题。
提问: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用除法计算。
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
(2)用方程解答。
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让学生在教材中完成解方程的过程,并指名板演。
3、引导检验: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
交流检验的方法。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4、小结。
三、练习
1、做“练一练”。
各自独立解答后,进行交流汇报。提倡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
2、做练习十二第1题。
(1)读题,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
(2)学生说题意
(3)引导学生说出并在书上写出数量关系式。
(4)独立解答,并指名板演。
(5)集体评议并校正。
3、做练一练第2题。
启发: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为什么要列方程解答?
3、小结解题策略。
四、作业:练习十二第1、3、4题。
板书设计:(略)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先通过分月饼来导入新知,再通过实例验证,自己总结归纳出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如下特点:
1.注重对算理的探究。
探究算理是计算教学的根本。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借助除法的意义和直观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与思考,发现整数除以整数(0除外)与整数除以分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初步体会“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与“乘这个数的倒数”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理解分数除法意义的机会,还教会了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即分数除法的意义可以联系整数除法的意义进行学习。
2.突出自主探究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计算方法,再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经历独立探究、小组探究的过程,还可以使学生对“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和算法的理解更深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分数除法(二)(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4张饼,平均每人得到了2张;还是同样的4张饼,平均每人得到了1张。你能猜出两次分别是几个人分的饼吗?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以猜一猜的形式导入新课,生动地呈现例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初步探究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57页上面例题。
(2)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前两个小题,明确数量关系。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每2张一份,可分成几份?4÷2=2(份)
每1张一份,可分成几份?4÷1=4(份)
(3)组织学生讨论后,明确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①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用圆形纸片代替饼,画一画,分一分,完成填空,并汇报自己的分法。
生1:我把每个圆都平均分成2份,一共可分成8份,可以用算式4÷=4×2=8(份)来表示。
生2:我把每个圆都平均分成3份,一共可分成12份,可以用算式4÷=4×3=12(份)来表示。
②观察算式,明确计算方法。
组织学生观察下面两个算式,交流自己的发现。
4÷=4×2=8 4÷=4×3=12
小结:一个数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利用学具,独立完成整数除法的计算,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借助画一画、分一分的方法完成除法到乘法的转化。通过自主观察、小组讨论交流,真正理解一个数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
(1)出示教材57页中间例题的表格。
(2)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前两行,讨论、交流表格中各项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组织学生填写表格。
(4)讨论:从表格“算式”一栏,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数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算一算,巩固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教材57页下面例题。
(2)汇报交流,说明计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能约分的要约分)
⊙巩固练习,提升反馈
完成教材58页3题,集体订正。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58页1、2题。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二)(1)
4÷=8 4÷=12
教学内容
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教材第46、第4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加深对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2.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灵活解题的能力。
3.在整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概念和计算法则的整理。
难点:运用所学概念,灵活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
练习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整理本单元的知识
1.课前布置作业,学生自己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2.展示学生的知识结构图。
二、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1.回忆。
分数除法可以分成几种情况,请你分别举例说说它们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组讨论。
2.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成下表。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四、思维训练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