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蜡块说:主要内容与局限性
在认识论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蜡块说”是指:感觉是感性灵魂的一种机能,它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不是质料,正如一个蜡块一样,当刻有图纹的金属印记作用于它的表面时,它所接受的是刻印的花纹而并非是金属本身。因此,在他看来,灵魂有认识的能力,但自身不会产生知识,感觉和思维都是在外部对象的作用下产生的。“蜡块说”对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其首要意义在于它肯定了人类的知识起源于外部世界。
但是,亚里士多德“蜡块说”所提出的这个比喻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因为:人的灵魂与蜡块是不能完全等同的。当感觉印象进入灵魂(即意识)时,经过思维加工,它能够引起灵魂性质的改变,人的灵魂换句话说就是各种感觉印象的综合加工的产物。蜡块在接受带花纹的印记时,蜡块仍然是原来的蜡块,它的性质没有发生丝毫的改变,它接受的印记仍然是外在的,且附加于其上的。与此同时,人与外界的关系不是纯粹被动的关系,人本身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因此,这个论断具有局限性,但其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是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