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优美的音乐中,数九寒冬的北风夹杂着北方城市的雾霭,淡淡的给这一切附上了魅惑的色彩,却只见那身着白色仪仗兵装的军人,列着正步,走向天安门广场。
我以前不太清楚,那些军人们,为何如此坚决。大冷的天,北方的夜又长,长的像李煜笔下漫漫的亡国之恨。而军人们却非要赶在旭日东升之前,将国旗运到天安门的旗杆下,这种事,在我小时候显得无足轻重,就草草的认为是责任使然了。
直到有一次去看升旗,虽是站在老远——天安门的位子,可不是进去了就有的———前方天南海北的人语言音容各不相同,来这却是为了相同的目的:看红旗飘飘。早晨五点钟,天青的似铁一般,却又无棱无角,月还依依不舍的赖在天上,不肯下去。人群中人头攒动,有些急不可耐。终于,人群中有人操着生疏的普通话:“那儿。”护卫队的人昂首挺胸,目光像只鹰,腰肢像棵松,身姿像雄狮,壮哉,扬我中华之威!
人群中突然肃穆下来,听着整齐的钟点一般沧桑厚重的脚步声,自觉排成一条长龙,像群蚁排衙,每个人都尽力站成自己最满意的姿势。全场只有
脚步声,走上国旗台,操枪,出旗,一行人的动作行云流水,为首的人紧握住国旗一角,身体微微弓起,所有人仿佛石化,空气仿佛凝固,呼吸开始细微而深重。“哗……”随着五星红旗迎风而起,在国歌的附和下随着风腾起波浪,所有人的心业已如滔滔江水,对祖国的感怀再也无法扼制,如洪水,决堤了。场内的掌声,响彻了天安门,回头望去,却见所有人眼眶中的晶莹和晶莹中折射的虔诚。红旗在空中,在橙色的旭日之下飘飘。
为何五星红旗的含义如此深沉啊?后来,我才懂得,一面红旗,不只是一个国家。这面旗的红,是千千万万气吞山河、血染山河的壮士用血染成的。从百团大战号兵的“人在,旗在;人不在,旗也在。”再到后来重庆渣滓洞党员们用被褥与黄纸绣出的“第一面国旗”。从奥运会上孙杨要求重升国旗,再到天安门广场每周伴旭日冉冉升起的红旗。红日映照下的饱经沧桑的土地,都烙印着中国的记忆,镌刻红旗的身影。它映照的,不仅是我的一切、我的生命,还有每一寸土地上的泪点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