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南门到北门,七里三分。”这是太太传下来的一句话。用脚步计量出靖州县城南北间的距离,可想而知,当时的靖州县城只有多大。那时,大南门、北门、东门、西门以外都算郊区。如果要到江东(靖州县城以东,由渠江隔开)去,还得靠小木舟在渠江里晃晃悠悠才能过去。
当时靖州的工业、交通可怜得很,城里一些“机械化”生产,是手拉风箱打铁、臂膀推大木头榨油、背插竹弓弹棉花……交通工具则是一双脚行走,人力板车拖运货物,木排、竹筏运送木材……那时也没有钟表,晴天看太阳的影子,阴天、雨天看天色的早晚……
瞧瞧今天的靖州,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的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一列列
飞驰的火车呼啸而过……夜晚,路灯、彩灯、霓虹灯五颜六色、交相辉映,怎么也望不到尽头……
这一年多来,靖州县城的变化更是与时俱进。大型的购物超市随处可见;原来的十字路口建起了天桥,安装了红绿灯、摄像头、室外电子显示屏;拓宽后的飞山大道、梅林路、永平路六辆汽车可以并行,高速公路、环城路的畅通更是我们靖州人的骄傲。宽阔宏伟的大型体育场、众多的健身器材供人们强身健体;望不到尽头的绿化广场供人们散步、游玩、跳广场舞、呼吸新鲜空气……外出打工回来的人们都情不自禁地惊叹:“咱靖州的变化多么巨大!真是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