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墙,银灰色的水泥地。构成了村里的公共食堂,食堂不豪华,很简朴,承载了我欢乐的回忆。
小的时候,在奶奶小小的房子里吃完饭,等奶奶洗完了碗,夜幕降临了,外面的知了也唱起了歌。奶奶总会带我到食堂去玩耍,食堂前偌大的空地十分热闹,女孩子跳房子,男孩子玩弹珠,奶奶与隔壁老伯谈论村中的趣事,当小伙伴玩累了,坐在台阶上休息时,我总是意犹未尽。
我会面对他们,背着双手,装模作样地清一下嗓子开始讲故事:“很久很久以前……”这时,其他爷爷奶奶便会停下讨论,看向了我。当看见小伙伴们眼中闪着光时,我便会停下来,卖一个关子。一个故事讲毕,奶奶总会发出爽朗的笑声,极力为我捧场,伙伴们总会用羡慕的目光看着我,我也十分享受这种被簇拥的感觉。
在那无忧无虑的日子里,食堂是我们的乐园。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与父母搬到了镇上住。食堂也进行了翻修,门前建起了几个娱乐措施,有滑梯、秋千、翘翘板……门口那儿,还多了一个公告栏,贴着村中大大小小的告示,空地周围也种起了绿植,生机盎然。
村里的红白丧事,重大节日,人们都在这里聚集。这里有离别的伤感,有成家立
业的责任感,也有重聚时的欢喜……食堂渐渐成了村民的感情寄居所。
清明节,父母带我回到故乡。那些在外拼搏的人们陆续回来,聚集到这个食堂。时光荏苒,食堂的娱乐措施已经有些老化,村委建起了一个篮球场地。去扫墓前,村里会自发筹钱,在食堂里吃饭。幽暗的厨房乒乒乓乓的响着锅碗碰撞的声音,水槽里的青菜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案板上的鱼还在活蹦乱跳。几个妇女坐在小板凳上剥蒜切姜,几个壮汉娴熟地颠着锅。
穿过厨房,我来到了大厅,头顶上的风扇在吱吱作响,大人们卸下平时的疲惫,在这个小小的大厅里谈天论地,小酌一杯。
他们不再有平时的盔甲,隔壁老伯同自己在外工作的儿子讨论近况,讲到动情之处,老伯流泪了;叔叔见到了故友,眸子里闪着光,嘴角不住地向上扬;村西的奶奶看见女儿抱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子,脸上的皱纹笑得挤作一团。我坐在父亲旁边,吃起饭来。太阳落山,橙红色的光映在人们的笑脸上。
吃完饭,妇女们用水冲刷着水泥地,粗糙的水泥地在时间的冲刷下,变得越来越平滑,白色的墙也沾上了灰色的污渍。但食堂还是一如既往的美好,那旧日时光里的快乐在我们心里,永远不会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