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所谓的文学,是小学时候,叔叔送我的一本带着拼音和图画的《红楼梦》,玫红色的封面,绘着宝黛葬花的美丽。
初中时候,有个语文老师偏爱于在课堂上读文章给我们听,那些文章来自于《读者》或者《意林》,读完之后他会告诉我们,不要打向他借书的主意,他是不愿意把书借给任何人,因为谁都不会如他那般保护自己的书。我们课下会讨论他的小气,也会表达对他的崇拜,只有我会跑进办公室,告诉他我想借他的《读者》。虽然很不情愿,但他每次还是不会拒绝我,作为报答,我也会好好照顾那些泛着木香的纸张。后来大家会偷偷看一些校园文学小说,羡慕着文字中的校园男女主角浪漫的爱情。我还记得小四的那部《梦里花落知多少》让我哭了很多天。
高中时候才开始看名人的散文和小说甚至传记,首先接触的是三毛,我想知道这个和荷西一起的女三毛,和我小时候看的《三毛流浪记》的三毛有什么不一样,是不是一样悲情。渐渐的同学开始说我和三毛很像,如果再梳个中分就会更像。初听这句话的时候我是不开心的,因为我觉得三毛不漂亮。可我现在再翻开她的相片,却觉得她很美,一种有过悲情、透着沧桑的韵味美。我羡慕她的才情,什么文字都好像信手拈来,不需要思考,已然成为了一部小说。
慢慢的又接触了张爱玲、张小娴、安妮宝贝、李碧华、亦舒、饶雪漫等等,当然那个时候有两个80作家很受人关注,韩寒和郭敬明。我敬佩韩寒的犀利文字,却更倾向于学习郭敬明的明媚忧伤。
碰到一个很浪漫的女语文老师,只是一篇《再别康桥》的释析就让我们接触了很多人物:徐志摩、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梁思成、金岳霖。很多女生敬佩张幼仪,她用果敢和坚强向世界证明她离开徐志摩不会过得一塌糊涂,她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女性。当然很多女生会羡慕林徽因,她的一生有三个很爱她的男人,金先生甚至为了她终身未娶。自然也会有很多人鄙视陆小曼,然而又有多少女生经得住大才子的追求呢?
高考过后的假期,为了更好的理解“以不争而达到无所不争,以无为而达到无所不为”,专门买了几本老庄的书,怕自己枯燥,还特地选了一本彩色的《道德经》。顺手也买了两本川端康成的书,那个时候就是想看看这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笔下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很多时候我不看作者,不会因为哪本书是某个人的著作就去看,不过安妮宝贝例外。我喜欢她阴郁、冷艳、尖锐又充满温暖的文字。我到现在也没看过莫言的一本书,对于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很不在意,当然,他也不会在意我会不会在意。安妮宝贝或许跟我想象的差很多,不喜欢穿球鞋,不喜欢穿灯绒芯的旧裤子,然而我却迷恋于她的文字。而我从来不看莫言的书,却告诉别人我不喜欢他。所以说,这个世界很奇怪,有些人你根本就不了解,就会随意的很喜欢或者很讨厌。
大学时候,会没目的的去图书馆二楼和三楼瞎翻,因为学习历史的缘故,会喜欢与项羽、曹操有关的的书,因为有学中国文学史和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所以又知道了不少的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赵树理,因为是一个变态的中文系老师,每次上课会给我们讲述他哪个朋友又婚外情了,我是鄙视他的。前段时间回滁州复习的时候,还在图书馆碰见过他几次,忘记了他的名字,我就会给人文的小伙伴说我遇到了“赵树理”。
《黄金时代》中汤唯扮演的萧红,我没看过她的书,但我看过她的好朋友丁玲的书,很迷恋《苏菲女士的日记》,然后就因为这部书,我无意中翻到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的时候特别惊叹于这个女人对爱情的观点,后来又看了徐静蕾改编此书拍的电影,竟也不错,我还是欣赏老徐的才情的。
刚进大学的时候翻了姑姑的书,接触了《白夜行》。说实话我不喜欢外国文学,我觉得最美的还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甚至对中国古代文学抱有自负的心理。所以除了川端康成外,东野圭吾是我接触的第二个日本作家。而后我又看了电视剧版的《白夜行》,迷上了那个现在都忘了名字的男主角。韩国也拍了电影版,我总觉得比不上日本的电视剧版,可能是我不喜欢电影版的结局吧。
大三大四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开始准备考研了,北校的自修室不需要一日一清,我于是也在那里占了一个位子。每次别人问我考哪个学校的时候,我就会很尴尬的回答说我不考研,我在看课外书。她们会惊讶我会在自修室占个位子,就为了看课外书。那两年的时候,我已经决心了好好学习,也会在自修室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不是坐在电脑前一字一字的抄写。
有些书我已经想不起来我看过,有些书我虽然看过现在回忆起来却仍然是一片空白。所以我又开始去翻开之前看过的书,这些天翻过了张小娴的《面包树上的女人》系列,高中看的时候还纯粹沉浸在主人公的爱情之中,甚至遗憾为什么他们最后又遇见了彼此,却不在一起。现在看,喜欢上葛米尔对程韵说的一句话:“不再爱任何人,是对林方文最肤浅的怀念。”这也是三本书我唯一流泪的地方,我甚至庆幸程韵最后没和林方文在一起。
因为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我两次翻开《追风筝的人》;因为“治愈”两个字我找来《偷影子的人》;因为一个“解忧”我去了《解忧杂货店》。我说过我不因为某个作家而看一本书,却会因为一句或两句话而去找它们,甚至会为了一个字和一个不解的桥段去翻一整本书。我只随心,不随外在环境。
现在的工作就是写稿子,一周四天班,然后会用一天看书,一天练琴,一天学做饭。上班路上我喜欢塞上耳机听音乐,或者翻几页书,或者也会胡思乱想一番。我以前胡思乱想的时候,会很难过,因为我总是想一些不让人高兴的事,而现在,不管想的时候多难过,下了地铁或者公交车之后,我就会把它们都抛在脑后,马上换上另一种心情。或许这就是长大成熟了。
大一时候,因为被认为不成熟而没能和喜欢的人谈恋爱,可是现在怎么想都是一个借口。大四毕业的时候,一个朋友说被社会锻炼五年之后,我便会不幼稚。其实,大家对成熟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我理解中的成熟不等于理性,而是哭过之后,一转身又是一张笑脸,是哪怕知道面前的人在骗自己,也能装出很相信的样子,是明知道会有怎样的结果,还是坚持去完整的做完一件事。
这不是任性,而是不辜负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