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里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剃头挑子——一头热。”,是形容单相思的。面对城里林立的美容美发厅,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剃头挑儿是什么玩意儿了。
打我记事时,理发叫剃头。那时,我们村有3个剃头匠,一个是本家远门的一个叔,另外两个一个叫韩孬,一个叫许孬。论手艺俺那个叔技术高,论服务态度是许孬。村里有4个生产队,他们3个转着圈剃头,常年不闲。生产队给他们记工分,所以剃头是不要钱的。解放前剃头的属于“下九流”,地位低下,解放后有所改变,叫服务行业。
剃头挑儿一头是一个凳子,另一头是一个用破铁皮做成的小火炉,上面坐着一个尖底的铁锅,是用来烧热水的。先把劈柴点着,将水烧热,生意就开张了。剃头,夏天在凉爽的树荫下,冬天就挪到了温暖的牛棚里。
剃头先洗头。一锅水一般用一晌。先把前一个用过的变凉了的水倒进烧水的锅里一部分,然后再用一个小葫芦锯成的小瓢,舀起一些烧热的水,倒进洗头的盆子里,用手试试温度适宜,就用这点反复使用过的浑浊的温水,给下一个来剃头的男人洗头、洗嘴巴,烫软了毛发,才好进行下面的程序。
看剃头是一种享受。他们的所有动作,都有套路。洗头时会发出“呱唧呱唧”响声,那声音听起来十分悦耳。洗完头就开始动刀子了。首先要把刀子在鐾刀布上“噌噌”地打磨几下,使刀子锋利无比才开始剃头、刮胡子。鐾刀布是用生土布做成的长条型带子,上面沾上一层厚厚的黑脑油,被刀子磨得油光发亮。耍刀子是一种艺术。刀子在剃头者的手中,上下翻转,运用自如。干到兴头上,能把刀子抛两尺高,看都不看,接着后翻一下刀刃又刮下去,“唰唰”地一阵响动。你要是初次看,准吓得不敢睁眼。尤其是用锋利的刀刃掏人的鼻毛,手艺非常娴熟,一点也不会伤鼻子。
那时的剃头匠除了程式化的动作外,还会给来剃头的人按摩、“捏老晕儿”。现在想按摩,只要有钱,在洗浴城里全是漂亮的小姐。可是在那时,别说小姐,就是剃头师傅那样的大男人按摩的待遇一般人也享受不到。只有村里的大队干部和极个别有头脑儿的人才有这种福分。按摩现在的人都懂得,“捏老晕儿”可是一种绝活。剃头师傅用双手捏紧那人脖颈上某一处动脉血管,不一会儿,一个相当疲劳、昏昏欲睡的人突然就扯起了呼噜。剃头师傅用两个手掌猛击那个人的肩膀,再用两个手指在额头的眉宇之间狠狠捏一下,一个豆大的红点就出现了。那人立即醒来,一身的疲劳一扫而光。此时,剃头师傅一拍巴掌就结束了程序。我们这还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剃头的拍巴掌——完蛋了。”
剃头挑儿在我们生活中永远消失了,假如有人还保存着的话,那已经成为民俗文物了。然而,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那种理发的方式,却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