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渐渐深了,街灯依然灿烂,霓虹依然闪烁。街面上,耀眼的车前灯和红色的车尾灯汇成两条渠水相对流动,点缀着现代城市的繁荣和辉煌。一袭凉风穿过窗户,送来丝丝秋意。不意间,秋风为我翻开了书桌上的唐诗,杜牧的那首“秋夕”映入了眼帘: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我的心一阵悸动。啊,久违了,遥远的神话,古朴的乡情!这首小巧清丽的“秋夕”展开了我心扉中尘封已久的漫长画卷。天上的流星,地上的流萤,曾经伴随我多少个童年的夜晚!流萤,是萤火虫形象的最好形容。萤火虫,在我们乡下又称作亮花虫,像灯、又像花,在草丛中、在稻田间、在树林里穿梭、摇曳,和我们在同一个空间嬉戏玩耍。美丽鲜活的山村夏秋之夜、斑斑点点的亮花虫,给我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回忆,永驻心中挥之不去。
萤火虫在昆虫大家族中属于鞘翅目,萤科。世界已知它们的远房或近亲约有2100种,我国已记载76种。一般萤火虫体长几毫米,最大的长达17毫米以上。萤火虫是一种神奇而又美丽的昆虫。修长略扁的身体上带有蓝绿色光泽,前胸背板较平阔,常盖住头部,头上一对带有小齿的触角分为11个小节。三对纤细、善于爬行的足。雄的翅鞘发达,后翅像把扇面,平时折迭在前翅下,只有飞时才伸展开;雌的翅短或无翅。有的类群有群居性,萤火虫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完全不同的虫态,属完全变态类昆虫。
关于萤火虫,千百年来流传了许多美丽的故事。“囊萤夜读”的故事可以说是脍炙人口。1700年前,有位叫做车胤的穷孩子,读书很刻苦,就连夜晚的时间也不肯白白放过,可是又买不起点灯照明的油,他就捉来一些萤火虫,装在能透光的纱布袋中,用来照明读书。有一天,大风大雨,没有办法捉到萤火虫,车胤在家长叹:“老天不让我学习啊!”一会儿,飞来一只特大的萤火虫,停在窗子上,照着他读书,读完了,它就飞走了。后来车胤成为有名的学者。
我国古书《古今秘苑》中记载着用萤火虫捕鱼的方法:“取羊膀胱吹胀晒干,入萤百余枚,系于罾足网底,群鱼不拘大小,各奔其光,聚而不动,捕之必多”。
传说隋炀帝游山时,用斛(古代量粮食的工具)装集萤火虫。到了夜晚,在酒甜兴浓时,开笼放萤,霎时光照山谷,似万盏灯火,经久不熄,用以取乐。
萤火虫为人利用在国外也有记载。非洲有种萤火虫,个体大,发的光也亮,当地人捉来装入小笼,再把小笼固定在脚上,走夜路时可以照明。古代墨西哥海湾海盗很多,航海人不敢点灯,就用萤火虫代替。英国人也用玻璃瓶装上许多萤火虫沉到海里引诱鱼来,可以捕到很多鱼。西班牙的妇女用薄纱包住萤火戴在头上,闪闪发光。小小的萤火虫,点亮了一个世界。
“红楼梦”中林黛玉解释谜语萤火虫“草化为花”给人以梦幻般的想象,而它那微弱的灯光却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渡过的。我隐约记得,那是一个丘陵地区,村后一脉小山静静俯卧,村前一条小河蜿蜒而去,夏秋之季,一片青山碧水,一抹蓝天白云,满眼稻谷金黄,满贩瓜果飘香。入夜,当轻轻的晚风吹拂山村的时候,正是孩子们的欢乐party。我们提着用鸡蛋壳做的小灯笼,里面装满了亮花虫,就着一片蛙声,在朦胧的星光下游戏。等到夜深,我们又将这小灯笼挂在蚊帐里,仰望着这满心的喜悦进入梦乡。
几十年过去,再回到乡下的时候,那里已是翻天复地的变化。一条条村间公路,一排排簇新的现代民居,高速公路比邻而过,还有许多已经或正待开发的工程项目。蒸蒸日上的繁荣,迷住了人们的眼睛。到了晚上,灯光点点,可是再也看不到那一群群自由飞翔的亮花虫了。大自然将时光分成白天和黑夜,将大地分成山脉、河流、森林,人们又用灯光将黑夜变成了白昼,用水泥复盖了大地。但是在我的心中,没有黑夜的日子是那样的单调,而没有亮花虫的夜晚永远失去了曾经的无言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