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散文:美丽传说的“艾里克湖”》

散文:《美丽传说的 “艾里克湖”》

  “艾里克湖”……位于新疆兵团第七师一三七团乌尔禾魔鬼城风景区东南大约16千米处,由白杨河来水汇集而成……

春天来了,“艾里克湖”,随之解冻,渔民们在这里开始打鱼……是第七师境内惟一的天然湖泊,也是第七师面积和储水容积最大的湖泊……多少年以来,没有对“艾里克湖”进行开发,为的就是尽可能恢复原始生态,最大程度的保护天然地貌……

“艾里克湖”,当地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成吉思汗率军西征时,一支骑兵小分队在沙漠中迷了路,几乎绝望之时,一位士兵忽然说:“老马识途,把老马放缰看看能不能带我们走出绝境”……被放缰的老马在原地转了几圈后,突然向着西北角小跑起来,小分队紧跟不舍,不知跑了多长时间,突然发现前方出现一个青色的湖,绿苇环绕,烟波浩淼,小分队人欢马叫。这是什么地方,这个湖叫什么名字,谁都说不上来……大家沿湖边前行,见不远处有几个蒙古包,一位老妇端出刚刚做好的酸奶招待他们,一位士兵端起碗一口气喝光后抹了一把嘴说:“这酸奶,跟刚才喝的湖水一样好喝!”另一位士兵迎合道:“那这个湖,就叫‘艾里克湖’吧!”

“艾里克湖”,由此得名。小分队与大部队会合以后,添油加醋地讲述他们传奇般的经历,说湖水变成了酸奶,岸边是用珠宝铺就的五彩路……

“艾里克湖”的名气,随之传开,到“艾里克湖”寻宝成为一些贪婪者的梦想……可是,成吉思汗大军凯旋归来时,却再没找到“艾里克湖”,“老马识途”,也失灵了……老人说,上苍为保护“艾里克湖”,所以让老马变傻,将“艾里克湖”,神奇地隐藏了起来,很久很久以后才又真的出现……如今,历史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中,只有故事代代相传……

据《新疆图志》书中记载,“艾里克湖”,至少已经存在1300年以上,在新疆大湖中排名第二十位。

然而,美丽的“艾里克湖”,注定命运多舛……随着克拉玛依石油工业的发展,附近居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陆续搬离……为保证克拉玛依市的用水,“艾里克湖”的上游,建起了一个又一个水库,“艾里克湖”的水流量越来越少,一九八九年,当第三座水库——黄羊泉水库建成,“艾里克湖”的水源,被彻底的截断,曾经“温润如玉、碧波荡漾”的“艾里克湖”水域,面积只剩下十五平方公里,湖心最深处水位不到一米。芦苇倒地了,草地枯黄了,鱼儿消失了,只有几只执着的水鸟,围着湖面发出凄厉的哀鸣……没有河水补充的“艾里克湖”,最终在一九九五年彻底干涸。

一九九九年,“艾里克湖”的景象,四处一派荒凉,裸露的湖底龟裂成两指宽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裂缝,周围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褐黄,没有生命,没有传说,没有思维,只有无言的哀伤……成为废墟的土坯房,被时光雕刻成凄凉的雕塑,这些塑像,就是一座座无字的碑,讲述着“艾里克湖”的兴与衰……

自从“艾里克湖”干涸以后,乌尔禾的地下水位,由原来的2米降至14米以下,草场逐步荒漠化,大片胡杨林死亡,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那些半移动的沙丘,步步逼近魔鬼城风景区,湖域野生植被大量枯死,飞禽走兽也再难觅踪迹……

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水深不超过6米的湖泊称为湿地,湿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珍稀水禽繁殖和迁徙之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被誉为大地之“肾”……“艾里克湖”,便是克拉玛依市的“肾”……

二ΟΟΟ年八月,克拉玛依引水工程建成,克拉玛依市决定从二ΟΟ一年起,每年定期向“艾里克湖”放水,逐步恢复“艾里克湖”原有的自然风貌。八年的时间里面,沿着白杨河流域向“艾里克湖”放水3.5亿立方米。水域面积已达50多平方公里。年水流量达4000万立方米,与蒸发量基本平衡。“艾里克湖”,在消失了10年之后又奇迹般的重新复活了。……

站在劫后重生的湖畔,内心里充满温情的感慨……如今“艾里克湖”,除通过注水恢复湿地生态外,还开展了人工植树种草工作。植树上万棵,种草3000亩。并对区内4.5万亩胡杨林进行了灌溉,使林区约5000亩植被得以成活……每到秋天,金色的胡杨便炫透天的发际,带给人震撼心灵的纯美……如今湿地面积达339.33平方公里,已经成为支撑乌尔禾区和克拉玛依市发展的重要生态功能区,是“生物多样性和人文保护”基地,也是克拉玛依市重要的风景景观区和生态旅游区之一……

如今“艾里克湖”,那些消失的野生鱼种回来了,那些野生动物和各种飞禽再次在湖区栖息、定居,云石斑鸭回来了,大型全蹼足的鹈鹕也来了,这里又成为千里跋涉的候鸟的中转站,每日清晨和傍晚,飞鸟翩翩起舞,钻云如水,十分壮观……如今湖中芦苇茂盛,鱼跃鸟鸣,岸边林木丛生,游人如织,湖水澄澈,云天倒映,渔船划着波浪而来,惊起鸥鸟一片……如今每年可产鱼近400吨,销往“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塔城”等地区,二00六年底,“艾里克湖”所产的鱼类,被国家环保部门认证为有机鱼,二00七年,在“艾里克湖”边放养的牛羊,被认证为是有机牛羊……

“艾里克湖”,又名“艾兰湖”,位于准噶尔西部山地东麓,玛纳斯湖群区的西北部,地理位置:东经85°44"~85°51"、北纬45°48"~45°59",白杨河从该湖西北畔注入。在第七师一三七团滨湖平原区的湖岸为小型陡岸,高1~l.5米,北岸、东南岸是高达50~70米的陡坡。在靠近东坡处有两级平坦的阶地,分别高出湖面30~35米、55~60米,上覆中小卵石。水淡,六十年代时水深达5.5米,湖水位随白杨河水补给量的多少而涨落,变幅1.5~1.7米。

现在的“艾力克湖”,湖面波光粼粼,水天相连,一望无边,湖水之中,“泥鳅、鲤鱼、五道黑”等野生鱼种上下翻腾,“黄羊、野猪、水獭、天鹅、野鸭”等野生动物,经常出没,树木成林,农田纵横……湖边湿地,芦苇丛生,杂草簇拥……

六月的准噶尔,热浪逼人,然而,进入湖区,一阵阵湿润的凉风顿时扑面而来,在苍凉粗犷的背景下,“艾里克湖”,像一幅飞来的画卷,水天一色地静卧于戈壁深处……“艾力克湖”,生机盎然……半个世纪以前的原来模样,又重新浮现在游人们的眼前了……

在“艾力克湖”畔不远处,在盛夏季节,开着一种艳丽的“马兰花”,又名“蝴蝶花、蝴蝶兰”,为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根茎短粗,肥壮。花大新奇,花色绚丽,鲜艳夺目……“马兰花”开,有“蓝、白、黄、青”,偶同名人物和影视。花期5~6个月,每次花可开花7~10天,颇耐观赏……“马兰花”,在我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前“欧、亚、非”三大洲均有分布,品种极多,难以计数……

春天再次来临,山坡、河边、草滩、戈壁到处都盛开着“马兰花”……那些绿油油的茎叶中,怒放着簇簇蓝幽幽的花瓣……她虽不骄人,不艳丽……但寒风中,她却倔强地伸展着苗条的身姿,晃动着枝叶,向游人们展示她的英姿……

“马兰花”,开放在六月的大地,一身傲骨映着那蓝天,微笑在鲜花盛开的牧场,美丽芬芳拥抱着阳光……“青幽幽的草原上,蓝幽幽的‘马兰花’”,美轮美奂,极具诗意……戈壁沙漠中盛开的朵朵“马兰花”,在雨后天边的彩虹中,发出光彩,绚丽夺目……

撷取那朵最美的“马兰花”,洗去人世间虚荣的纤尘,回归生命初始那份纯真……

据相关人士介绍:第七师一三七团“艾力克湖”湖面的面积,已恢复到70平方公里,二OOO年以来,已累计聚水7亿立方米……

开车驶过越来越葱绿的原野,驶进戈壁滩的深处,伴随着流行歌曲的荡漾,驶过金灿灿的彩石滩……“艾里克湖”,泛着一湖原始的淡淡的蓝出现在眼前……远远的望去看见戈壁荒滩中的一湖碧水和绿洲,这真是奇迹……总算看见湿地了,好大一片芦苇地……沿着湿地前行很快到了湖边,心中不免有无限的感慨……放眼望去湖面很大,还可以看见鸥在水面上飞翔……

白天,放眼远眺,“艾里克湖”,高低不平,“沙丘、水洼”参差不齐,写满历史的沧桑……夜晚,寂静的夜色之中,透出星光点点,在无比宽旷原野中,燃起的希望之火……

“艾里克湖”,众多古树奇木,苍翠挺拔,千姿百态,构造出独特的荒漠自然景观,让游人们感受到生命的奇迹……

千百年以前,湖泊山水,美丽景色,极得诗人赞赏……南北朝代,阴铿写有:“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南北朝代,无名氏写有:“褭褭东风吹水国,金鸦影暖南山北。蒲抽小剑割湘波,柳拂长眉舞春色。白铜堤下烟苍苍,林端细蕊参差香。绿桑枝下见桃叶,回看青云空断肠。乌足迟迟日宫里,天门击鼓龙蛇起。风师剪翠换枯条,青帝挼蓝染江水。蜂蝶缤纷抱香蕊,锦鳞跳掷红云尾。绣衣白马不归来,双成倚槛春心醉。”

唐代,李白写有:“清晨登巴 陵,周览无不极。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山青灭远树,水绿 无寒烟。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风清长沙浦,霜空云梦田。”

唐代,王维写有:“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

宋代,苏轼写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代,徐俯写有:“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宋代,张孝祥写有:“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元代,杨载写有:“两两三三白鸟飞,背人斜去落渔矶。雨余不遣浓云散,犹向前山拥翠微。”

明代,李桦写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仲夏夜之梦,垂柳依依,西湖暖风醉游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船头研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映山黄帽璃头肪,夹道青烟雀尾炉。”

清代,张问陶写有:“风迥五两月逢三,双桨平拖水蔚蓝。百分桃花千分柳,冶红妖翠画江南。”

清代,胡翼廷写有:“山四百水围村,一带人家翠掩门。鸡犬桑麻风景异,俨然世外作桃源。万顷荷花红照水,千丛荷叶碧连天。轻舟直到中央泊,杯酒临风便欲仙。”

清代,王尔鉴写有:“湖环微山,湖心挺翠微,有如大江之中之浮玉,舍舟更无云可梯。惊涛拍岸白雪飞,晓光潋滟浮晴晖。扁舟荡碎青玻璃,山气愈近近愈佳。”

这一些赞美湖的美景诗,也是一些写景状物的诗,写于诗人赞叹美丽的湖光山色,冲淡了内心的烦恼和抑郁,也唤醒了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非常之大,将“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这一些精妙诗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与“艾里克湖”毗邻,大约有一公里长,靠近水边及坡上紧紧地立着极多的“芦苇”,大约用来护坡之用……堰子上遍植槐树、楝枣树及一些不知名的本土树……仲春,“芦苇”刚刚发芽,从堰坡一直延续到水中,根根直拔,尖尖向天,似一地倒放的绿色长钉……

游人们取其软茎,做攻击武器用,反正打到也不疼,且碰人就断,没有伤害,更主要是遍地都是这些,断了再折就是……

游人们还可以就地拔一种叫“茅芋”的来吃,“茅芋”似是茅草长芽时的嫩茎,紧紧地包在冬日留下的干草节子里,味道很甜,细长如针,剥开,绿玉一般……游人一般不是剥一根吃一根,而是剥了很多的“茅芋”肉一起放嘴里嚼着,清香味甜,久久不愿离去……

夏天,在这里“芦苇”荡,早已经长得十分的高了,加之无数的野鸟参于其中,更给了游人们无穷的乐趣……

往“芦苇”深处钻,只为找一些野鸡野鸭窝,因为这时的野鸡、野鸭实在太多,呦喝几声,总有鸟儿飞起,划向水面……

在这里,游人们可以扯一些叫“河瓢”的剥来吃……“河瓢”不知其学名,从小就这样叫着,绿绿地缠着“芦苇”及一些低矮的权木,花是白色,挨挨地挤在一起,河瓢果实似核桃,一般拇指大小,剥开就是鳞状的种子,里面才是肉,种子和肉都可吃,香甜软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秋水伊人,在水一方……早已遗失的古代淑女的灵魂, 在微风舞动的诗经中隐隐约约……谦谦君子筛风弄月,嵌入血液的笛音,徜徉于辽阔的“芦苇”荡上……

一片白茫茫的“芦苇”,翻阅着光阴的波浪,翻尽了心的淡泊……穿越风的曼妙,亭亭玉立, 羞羞涩涩,飘飘若仙……顾盼湖边的倩影,摇拽着深深浅浅的梦……

在风中的“芦苇”,山野中一个孤独的守望者,那柔软的手臂,不知在殷殷地召唤谁……万千思愁,说出来的全是温柔……把所有的爱恋都交付给了纷纷扬扬的风,交付给了阳光和大地……

唯有这生命中饱满的、丰盈的最后一刻, 凝固成远方游人们眼眸中,永远不能挥去的掂念……

秋末时分,“芦苇”扬花,鹅绒绒的芦花,搔首弄姿,扭捏作态,掀起层层絮潮,引来队队鹭鸶,双双野鸭……于是整个“芦苇”荡中,充满了生气,撞击出诗的韵律,叩击着游人们的心扉……

远远望去,翠绿的芦叶和灰白的芦花,在秋风中起伏着,一直绵延到远方,悬在半空中的芦花,与阳光交相辉映,不知疲倦地和着风的节奏,跳着奇谲诡异的舞蹈……这是“艾里克湖”的“芦苇”荡,原始而自然,游人们喜欢这风中的芦苇……

清晨,在“艾里克湖”的岸边漫步,浓浓的雾气罩在芦苇荡上面,轻轻地流动着,海市蜃楼一样在眼前飘来飘去,心也不由地轻轻摇起来……忽然,一声清脆的鸟鸣,从“芦苇”荡的深处传来,把游人们拉回到现实中来……抬眼望去,风中的“芦苇”荡,芦花连着芦花,芦叶牵着芦叶,密密的斜织着,温柔而坚强地挺立着,挺立成一个芦花飘飞的梦,而这个梦很长很长,开满了从乡村到这座都市的每一个真实的脚印……

“艾里克湖”的水碧绿,原汁原味地荡漾着,盛开的芦花漂浮在茂密的“芦苇”丛中,是雾里一片透明的云,是云中一团迷蒙的雾,随风摇荡,犹如舞蹈着的精灵……踏进“芦苇”荡,整个人顿时就被淹没了,这里的天空、大地、蒿草、芦花,似乎都是为游人而在,游人俨然成了这里的主宰,迎着秋风,游人张开双臂,尽情拥抱着风中摇曳的“芦苇”,享受着对自然的全情回归……那一刻,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消失了,隐退了,没有了城市喧嚣,没有了得失困忧,心不禁亢奋起来……然而,很多时候,游人因找不到自己想去的路而心理失衡,心中阴郁的慌乱常常会让自己感到手足无措,到最后才发觉最坚强的心最易破碎,而且碎得最彻底,不能快乐……有位哲学家说过“生命就像一根芦苇”,那么,为什么“芦苇”这般的生命,不能和“芦苇般”快乐呢?

岸边到处是“芦苇”,漫漫成片,连绵不断……也许,这唯美的画面太容易让人感动和联想,游人们迎着萧瑟的秋风,站在河畔的“芦苇”丛中,正如这芦花一样随风飘散,面对周身瑟瑟的芦花,只觉得长风荡里满是秋……

芦苇”深处,不时响起蛙鸣,黑影划过的是飞鸟的掠影……夜色初上,皓月当空,游人们沿着山野间的石径散步,路边的蒿草和“芦苇”在风中簌簌作响,秋虫低鸣,似乎在为这寂静的夜晚欢歌鸣唱……走出不远,就是“艾里克湖”的岸边,湖水已经没有了白日的喧闹,如同一位温柔的女孩,静静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安然入睡……秋夜的寒意渐深,朦胧的月色下,这秋风、这明月、这大海、这湖水、这芦苇、这蒿草、这飞鸟……交融着,如诗如画……凉风有信,秋月无边……席地而坐,游人慢慢品味着菩提岛幽幽的秋韵,体会着那种天、地、人、景合一的奇妙感觉……

次日凌晨,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往前走,不一会儿,游人们便被密密匝匝的“芦苇”所包围……淡淡的阳光下,“苇叶”毫不吝啬地挥洒着即将褪去的绿色,似乎努力烘托那泛白的芦花……“芦苇”丛中湿润的泥土上,布满了核桃般大小的洞眼,偶有蟛蜞悠然地爬行……见到蟛蜞,游人的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夏日的夜晚,不光是蟛蜞倾巢出动匆匆觅食,还有青蛇盘踞在芦杆上伺机捕捉蚊虫,金蛉子与青蛙比赛歌喉而胜负难分,萤火虫忽闪忽闪着跟满天星斗较劲……哦!“芦苇”,原来有如此神奇的集聚效应……它不单单涵养水土,又是特定条件下的植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怪不得这里被命名为生态之地……

一只小鸟从头顶掠过,飞向远方,无意间牵引了游人们的视角:蓝天、白云,一直拓展到“芦苇”的尽头……呈现出的,是广袤而又无比纯净……游人忽然想起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个中意蕴,与此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微风轻拂,摇曳芦花无数,此起彼伏的“沙沙”声,把游人们带入了另一种情境……这就是天籁之音,人间乐曲的鼻祖……

在“艾里克湖”岸边不远处,游人们登上了此处唯一的建筑——圆锥形的木塔……据深秋之高而仰望苍穹,踏“芦苇”之空而环顾无垠,不由飘飘然生出几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人生有此瞬间,也不失为一大快事……

夕阳的余晖,给茫茫芦花镀上了诱人的金色,连绵不绝,延伸至天际……渐渐地,风势转强,掀起阵阵波涛,“沙沙”声变成了“哗哗”声……游人们犹如置身于大海里的礁石上,彻底摒弃了困扰都市人的喧嚣与紧张、污染与拥挤,无遮无挡地感受着实实在在的返朴归真……游人觉得,这原始的粗犷,丝毫不逊于西部地区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但其骨子里的清新洒脱,则是后者无法企及的……

深秋的“芦苇”,魅力无穷……不过,为之黯然神伤的也不乏其人……最早有《诗经》中,思念心上人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后来演绎成哀叹个人身世的不幸,如白居易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再后来,所有的深秋景物都被蒙上了灰暗的色彩,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便是一例……有极端颓废者,干脆直言“自古逢秋悲寂寥”,把整个秋季渲染得肃杀凝重,了无生机……

久而久之,“芦苇”竟沦为嘲讽和挖苦的对象……那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简直把它贬得分文不值……殊不知,“芦苇”的好处太多太多,其实芦苇真的浑身都是宝物:芦根是一味中药,具有着清胃火、降肺热,治疗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痈的作用;而那些坚挺的苇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搭建房屋不可或缺的材料。到了现在,它们的用途,正在被人们不断的发现和拓展着,它们不但可以用来造纸,更可以用来制造上等的纤维,让人们用上纯绿色的高级织物,比如“毛巾、衣服、凉席”等等,并且,它们现在也是故乡的人们收入的一份主力……必要时还能生火做饭,算得上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最难得的是“芦苇”默默无闻地于荒芜之处,捍卫人类家园的忠诚和不畏严酷的非同寻常的生命力……这,不正是游人所尊崇与讴歌的植物……事实上,喜欢、眷念深秋乃至“芦苇”的更是大有人在,原因恐怕不仅仅在于丰收的季节、单纯的野趣……是深秋的“芦苇”,让游人们们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而来此地,可谓“我言秋日胜春朝”……

“艾里克湖”离游人们,渐去渐远,芦花还在不停地招手,仿佛齐齐呼喊着:热爱秋天的游人……游人们喜欢风中的“芦苇”,看着飘荡着洁白芦花的“芦苇”荡,心就不由地生出一种掩饰不住的冲动,那种冲动不是流动的音乐,仅仅是很粗朴的对生命的渴望……其实,一缕阳光,一阵秋风,一声鸟啼,一根“芦苇”,都是一份生活,都值得我们去关心和爱护,拥有一颗善待一切的美好之心,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艾里克湖”的深秋,又该是芦花飞舞的季节了……每临傍晚,当夕阳染红了天边的云霞之后,它也染红了弯弯的湖水,也染红了湖岸的“芦苇”……在那如火似幻的河水旁边,整个的“芦苇”成片的都像是被红色的液体晕染了一样,连那些飞舞而起的芦花,也是红色的。这个时候,游人们置身于其间,游人会发现,游人也是它们中的一员……生于斯,长于斯,它们和游人,和脚下的这片热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芦苇”也更像人类,更像那种顽强与执着,纵然是一根苇草,它也活的高尚无比……

“艾里克湖”,没有赛里木湖那样的盛誉,更不像天池那样遐迩闻名,但它却以独有的风姿,使许多探索者心旷神怡……四面八方的溪流注入湖中,使“艾里克湖”,长久地保持着沉静深邃的生机……

春意盎然,“艾里克湖”畔,小草发芽,树木增枝,漫山遍野,绿色一片,渐渐开放的花朵,处处飘洒春的气息……盛暑夏天,“艾里克湖”蓝色的波涛,荡漾不息,岸边茂密的芦苇丛,绿意正浓,湖面上游戏的水鸟,婉转啼鸣……到了秋季,碧水长天,芦花飞扬,朝日起,夕阳下,“艾里克湖”面,流彩溢霞,景色更为绮丽迷人……观日出、各种水鸟、亲近野生动物,已经成为游人们十分感兴趣的活动……都说城市的太阳,是从楼顶上升起的……乡村的太阳,是从地平面上升起的……“艾里克湖”的太阳,是从“芦苇”荡中升起的……早晨,遍地的“芦苇”,托着火红的太阳,似乎要燃烧起来,却缓缓地擦身而过,留下来一丝丝温暖,呵护着这里周边的一草一木……漫长的冬季,“艾里克湖”大多时候沉静于雪白的世界,异常的寒冷,残存于冰面的只有枯黄的“芦苇”……如果说“赛里木湖”,是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那么“艾里克湖”,就是一名伟岸粗狂的男子汉,历经风沙磨难,写满男人的刚毅……

“艾里克湖”,淙淙潺潺,碧波荡漾,绿柳垂丝,雏燕斜飞,桃李杏花,如焰如霞……“艾里克湖”,波涛汹涌,忽急忽缓,忽聚忽散,参差错落,境界清幽,蔚为壮观……“艾里克湖”,富饶可爱,如梦如幻,蓝色天空,万里无云,一望无垠,水天相连……

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它巧夺天工的技艺真让人惊叹,它造就了一方圣土,开凿了一湾湖水,撒下了一片风景,养育了一方人民……这正是:一方圣水,万种风情……

“艾里克湖”的景色,十分妖娆迷人……让天下的旅游爱好者,去感受大自然的无尽魅力和赞誉……

横越艾里克湖泊,

波光粼粼水连天,

鱼跃龙门浪儿涌,

飞鸟儿翩翩起舞;

 

流览此地情所喜,

绿草葱葱景更佳,

山雨原野飒然来,

风儿飘香浩无涯;

绮丽山水好诱人,

古木参天更壮观,

自然景观扑面来,

景色迷人风光美;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驾驭轻舟空里泛,

游人似镜中之行;

 

微波荡漾在湖里,

婀娜多姿柳丝飘,

湖水畅流那么蓝,

翡翠颜色难媲美;

 

鸟瞰清洌的湖水,

破风激起的鳞波,

仿佛花边时隐现,

低沉委婉人遐想;

 

日暮艾里克湖水,

相邀归渡两相投,

落花流水如有意,

来来去去逐船行;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清澈水野花美丽,

摇曳芦苇飞鱼鹰;

云缭绕红日艳照,

石望一夕众生姿,

流水只奔山涧处,

石壁陡峭树延年;

 

丘俯瞰着水温柔,

溢出春季红柳绿,

水仰慕着山雄巍,

酿出秋季微波纹;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湖水滚滚来,

孤帆远影碧山尽,

唯见艾里克湖流;

 

云帆望远不相见,

白云一片去悠悠,

沿湖春水绿堪染,

湖堤两岸连云际;

 

湖流天地山色有,

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依旧夕阳美,

风和日丽醉山翁;

 

轻红流烟湿艳姿,

行云飞去明星稀,

石壁千重树万重,

白云斜掩碧芙蓉;

 

马兰花开不起眼,

它没有玫瑰妩媚,

无有荞璐花浓艳,

平易近人放光辉;

 

团团蓝精飘逸美,

风姿卓越恣意纵,

雨雾弥漫雨点脆,

吟唱自然最美诗;

 

倾听自天宇之声,

细嗅着雨后奇香,

滚处落连绵不断,

血液腾涌天籁音;

 

蓝油油婀娜多姿,

折射着七彩光彩,

生机盎然喧闹处,

丰韵迷人荡情怀;

 

此地有雨迷茫茫,

霁云无处晓苍苍,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东方;

 

驶过金灿彩石滩,

千古奇观慰征途,

  戈壁碧水与绿洲,

  夕阳西下入画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里克  里克词条  散文  散文词条  美丽  美丽词条  传说  传说词条  
散文

 喜迎黄河回故里

 2009年4月8日,对内黄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有着共同记忆的一天,是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天。这一天,远去的黄河荣归故里,人们翘首期盼的引黄入内工程已梦想成真。  ...(展开)

散文伤感

 开到荼蘼花事了

 “不知校园南墙蔷薇是否花开已半月,老师暇时可一赏?”  “蔷薇刚开一周多,倒是憩园的紫藤,已经开了半个月了啊。”  又一年四月的光景,走在陕师大的蔷薇大道上,...(展开)

散文

 恭王府之思

       去年,我到北京游玩了一个礼拜,看了故宫,爬了长城,游了颐和园,然而最让我心动不已、思潮...(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