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养的蚕,是从伙伴那里好说歹说讨来的十几只蚕仔。蚕仔很小,身躯和头发丝一样细,比笔尖还要短,从比芝麻还要小的乌黑色的卵壳里钻出来没几天。把自己喜爱的文具盒里的东西拿空,在盒的底层铺上一层纸,把趴在桑叶上的小家伙连带着桑叶一起小心翼翼地放进去,一个养蚕的小房子就形成了。
家的附近没有桑树,每天清晨和傍晚,我都会跑到村西去摘新鲜的桑叶。有一天早晨,给它们换完桑叶,就去学校了,等上完上午的课回到家,发现蚕死了好几只,心痛得要死,一问朋友,才知到原因。由于春天的早上露水很大,桑叶上沾满露水很湿,刚摘来的桑叶必须擦干才能给这些小家伙吃,不然就会拉肚子,严重的就会死去,在擦得时候还要确保桑叶不受损伤,同时在换桑叶的时候手要轻,用叶子尖轻轻地把它们拨到新换的桑叶上,一切都得万分小心。从那以后每天早上换完桑叶时,我都很小心,耐不住性子的我竟然能花费大量的时间认真地去做这样一件事。我还带着它们去上学,上课的时候,经常乘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掀开课桌看它们一眼,然后继续听课。
蚕吃桑叶时的样子别提多可爱了!它们趴在叶子的边沿,用所有的脚抱着叶子,就这样一口一口的吃起来,叶子的边缘会出现一个个小小的缺口,然后缺口慢慢变大。它们特别聪明,知道自己现在还没有能力直接咬开叶子,于是从容易下口的地方开始吃,而且它们不吃的叶子的茎。蚕长得特别快,你会发现它们一天比一天大,看着他们的样子,我总是忍不住开心得手舞足蹈,一股巨大的成就感在心中升起,这比受到老师的夸奖还要高兴。那个时候,我的心思似乎完全放在这些蚕宝宝身上,对其它的事完全不感兴趣,出去和伙伴们疯的时间都减少了。
蚕慢慢长大,身子已经有中性笔的笔芯那么粗了,过不了多久就得给它们换一个更大的房子。文具盒内还剩下七只蚕,其中的两只全身布满黑白相间的条纹,连额头上也有黑色的条纹,在这些蚕中特别显眼,神气得很,连吃桑叶的样子都那么神气。当初给我蚕仔的伙伴看见了那两只蚕,硬要我把这两只蚕还给他,说这是虎蚕,他的八九十只蚕里面一只虎蚕都没有,给我的蚕中竟然有两只虎蚕,还说还他一只也行,用十只换一只也行。我肯定不给,不仅不给,还经常把它们拿出来在伙们中炫耀,甚至在班上让同学们观赏。哎,那两只虎蚕,着时让幼小的我得意一段时间。
无意中听朋友说,在另外一个村子里有种叫做奶桑的桑叶,比起一般的桑叶个头大了不少,叶子特别圆而且特别鲜嫩,撒开叶子,开口处会慢慢渗出白色的汁液,蚕特别喜欢吃,而且长得快。于是每天放学后,便和伙们跑到另外一个村子去摘桑叶,等回到家的时候,天都快黑了,可是我们一定都不觉得累,不觉得麻烦。也不知为什么,那时候的我们会有如此耐心去做这样一件事。蚕也吃柞叶,柞叶不大,尖尖的小小的,中间宽两头窄。柞树的根茎枝上全是刺,摘叶子的时候得小心,不然整个手掌都会被扎上刺。当我摘来几只柞叶之后,发现叶子比桑叶要硬上许多,蚕会这种东西?放进去之后,蚕真的爬过去吃了几口,可是吃的不多。我想,柞叶就像人类的粗粮一样,吃惯了精制的食物,就不爱吃粗粮了,尽惯粗粮也有营养。
过了不久,蚕的身体已经长得似乎和钢笔一般粗了,已经给它们换了几次家。看着它们胖乎乎的小模样,常常忍不住用拇指和食指把其中一只轻轻的的提起来,把它怀中紧抱的桑叶拿开,放在手心。小家伙在手心中淘气地爬着,可是爬来爬去只爬了一丁点距离,一股轻轻的酥痒的感觉从手心中传来,愈发让人喜爱了,只要看它们一样,所有的人都会忍不住爱上它们。
蚕的身体变得越来透明,是要结茧了。我把快要结茧的那几只移放在装鞋的大纸盒子内,它们便在盒子壁上爬起来。它们爬到两面盒壁交接的地方,便在那里吐起丝来,先是稀稀疏疏的,然后越来越密,然后在像被子一般的丝幕的中间把自己包裹起来,一个椭圆形的茧就形成了,这给我很深的印象。茧的颜色有三种,有雪白的,有鲜黄的,还有橙黄的。看着悬挂在纸盒角落里的黄色的、白色的茧,忍不住佩服起它们来,它们不停地织,直到自己再也没有有丝,没有气力为止。它们朝着心中的目标努力地前行,直到自己沉睡。但它们不只是沉睡,还在沉睡中集聚破茧的力量,去孕育下一代。
这些蚕一天天长大,吐丝,结茧,破茧成蝶产卵,然后死去,一个生命的旅程呈现在眼前,虽然短暂,确值得人去敬畏。也许当时喜欢它们,只是因为它们可爱,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欢乐,自然不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始干”的道理。可是,现在,想起它们,提到它们,就会想到它们身上那种品质,对生命对人生也多了一份理解。其实,我们的一生就如蚕的一生一样,也需要在束缚中集蓄暴发的力量,克服人生旅途上的困难与挫折,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