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难忘的年代 第二章第一节 在大炼钢铁的日子里-1
一九五七年开学后,我还在溉澜溪十四中学初三102班念书,韩光老师担任班主任,他丰富渊博的专业学识和任劳任怨的工作作凤,始终是学生们学习的好榜样。
五七年六月中旬的一天下午,艳阳高照热浪滚滚,当我坐船至朝天门码头登岸,气喘吁吁地赶到民族路爱仁堂家中时,穿在身上的白衬衣都湿透了。
冬姐带着辉世、辉仙正在大厅里复习功课,她悄悄地告诉我,妈妈上月十七日生下小幺妹,王伯伯专门从南岸上新街赶过来帮忙,这会儿正忙着呢,快进去看看吧!
我推开房门,只见辉天小弟紧跟在离开我家一年多的王伯伯在收拾房间,看见我们进去了,王伯伯快活、慈祥地向我打招呼,我亲热地走到王伯伯面前,紧紧地拉着她老人家的手向她问好。
我们拉开纱帳,看见妈妈身边躺着一个大眼睛,白皮肤的乖女孩,妈妈笑着对我说:你爸爸给她取的名字叫辉莲,以后就叫她辉莲小幺妹好啦!
由于拼命往家赶,我的全身衣服都湿透了,赶紧走去冲了个澡,然后上楼去向爸爸请安。
爸爸开办的诊所生意红火,一个患者才刚刚离去,诊所里一片狼藉,我抓紧时间清除医疗垃圾,清扫完毕后,爸爸慈祥地对我说:牛儿,明天大清早我俩爷子到沙坪埧杨公桥走一趟,还有些事情等待我们去处理呢。我好奇地问爸爸:甚么事这么神祕?爸爸笑着说:到时候你就知道啦!
第二天天刚亮,爸爸上楼来叫醒我,我们俩人搭上公共汔车就直奔牛角沱,转车后再直奔沙坪垻。汔车经过化龙桥的时候,爸爸指着窗外临江一带高兴地对我说:54年西南军政委员会拆消后,罗君彤伯伯被安排在这一带某个国营大工厂担任领导职务,工资比你外工还要高些呢!我高兴地告诉爸爸,好久都没见着罗伯伯罗妈妈和怀静弟弟了,希望早日能和他们会面,爸爸夸我好懂事。
长途汔车一路呼啸着狂奔,经过龙隐路、小龙坎就到了沙坪垻,沙坪垻一带当时有好几个大的百货公司、还有剧院、公园、文化氛围十分浓厚。
从沙坪垻下车后,我们父子俩人顺着马路朝前走,経过三中后门再走到热闹的陈家湾,经过建筑工业专科学校大门就到了杨公桥小街上,街道端部一憧新建的二层楼房快竣工了,爸爸轻声对我说:这是我家新盖的楼房,陈冕久伯伯帮了不少忙。
爸爸带着我进入楼房内,向四、五个正在干收尾活的工人热情地打招呼,然后就带着我楼上、楼下认真地看起来。看完新建的楼房后,爸爸也很满意。他对我说:我家新楼房快交工了,我想在十月底前搬过来。
看完新房后,爸爸特地带我去看望老朋友陈冕久伯伯,並就我考高中的事情佂求意見。陈伯伯开门见山地直言道:沙坪垻区是重庆出名的文化区,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一中、三中、七中都集中在这里,你家孩子多,搬到这儿后念书就不用愁啦!
我的意见是人要尽快搬过来,户口也要尽快迁过来,千万不要拖泥带水迟疑不决。牛儿现在还小,今年考试走走过场,搬到杨公桥后设法在补习班附读一年,明年保证能考个好高中!你家大女儿转学的事更好办,只要是户口迁过来了,不是转学三中就是七中,都是好学校!
陈冕久伯伯一席话讲得爸爸茅塞顿开感激不尽,不停地向老朋友表示由衷的谢意,然后就带着我急急忙忙赶回家。
下午3点多钟,爸爸带着我和冬姐在卧房里开了个家庭会,专门商讨搬家的有关事项,大家都认为陈冕久伯伯讲的很有道理,决定尽快搬家。事后,我把搬家信息告诉住在二楼的陈先儒大姐,陈先儒大姐很是支持我爸妈的决策,她还高兴地告诉我: 现在是实行分区录取制度,你家搬到沙坪坝以后肯定能考个好学校!说完后她又笑着对我说: 以后想溜冰,大姐还会带你到中山公园去玩,可不许赖账啊!
一九五七年八月十八日,我们举家搬迁到沙坪垻杨公橋一憧自建二层楼房里居住,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吸引了不少左邻右舍的乡亲们前来看望,陈伯伯还特地带着家人们前来祝贺。
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工人们揭开了二层楼上虚掩着的条幅,露出了汪润祥中医诊所几个苍劲有力的红色大字,底层诊所临街一侧有一個颇大的宣传櫉窗,櫉窗里陈列着用工整楷体字书写的汪润祥医生从医简介,爸爸双手抱拳向前来祝福的乡亲们表示诚挚的谢意,现场又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我家新盖的二层楼房座落在沙坪坝向乐村对面的杨公桥小街的端头,临街部位底层共两间,一间诊所和一间主卧室,二楼部位两间主卧室和一间书房,采光, 通风良好。
主卧室右侧与邻居房屋之间预留了两米左右的空间,可以置放不少杂物。诊所及主卧室后侧是大厅和室内天井,大厅上空是二楼书房。大厅后侧是廚房。大厅右侧有一个朩制楼梯直上二楼主卧室,左拐后还可直接进入二楼书房。
我家二层楼房的右侧是宽约5M,长约15M用竹籬围起来的庭院,可供衣物晾晒和孩子们玩耍嘻戏。
庭院竹籬外侧,紧靠建筑工业学校围墻外,有一块很大的荒地和一条颇大的撗穿马路的排汚道,夏天暴雨时可以清楚地看见奔流不息的污水穿过涵洞排至马路另一侧。
十四中学初中毕业后,为了就地上个好学校,我在沙坪垻一个补习班附读了一年,一九五八年九月顺利地考上重庆第七中学念高中,重庆七中是四川省属重点学校,高中部学生全部住读。因为离家很近,経常都能回家看望父母和弟妹,很巧合的是,当我在七中上高一时,冬冬大姐也转学到七中高三唸书,我们都是同一个学校的学生。
在溉澜溪十四中唸初中时,学习生活总是那样和谐温馨,充满喜悦与欢乐。但是一到七中念书,一股极左的狂风呼啸而来,搞得学生们晕头晕脑,不知所措。
刚进七中时,每个学生必须如实填写“家庭成份”“家庭出身”和简历,这是解放后上小学,唸初中都没有过的事情,出身不好的同学难免要受到其它同学的岐视。但是,一般情况下,学生们的学习生活还是比较正规,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相处得也比较融洽,和十四中学差不多。
我还记得,外公有个同事姓王,是原金陵兵工厂职工,与外公关係很好,解放前也都住在21兵工厂家属区金陵村。妈妈带我到外公家拜年时,外公总要带着我到南京迁来的朋友们家中看望,王爷爷家中也常去。
当时王爷爷女儿正好在七中敎书,她告诉我,你家的情况我知道,应当属于共产党团结依靠的民主人士,你如实填写就行了,我给领导反映一下,共产党是一心为民,实事求事的政党,我相信不会有老师给你小鞋穿。
由于我们全班都是住读,很快就和不少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有个同学叫周德勤,比我小半岁,家住在两路口学田湾一带,由于他父亲在解放前是个开造纸厂的资本家,家庭出身不好,稍有疏忽大意,就要受到班干部的敎育和批判。由于我俩合得来,我总是护着他,大起胆子帮他讲几句话,到了星期天,如果他不回家去,我就带着他到杨公桥家中玩半天,吃了晚饭再回学校。
回到家中,我经常向爸爸妈妈谈起周德勤在班上的处境,他们都非常同情,要求我多关照他一点,希望他多听老师和班干部的话遵章守纪,争取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在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涯中,特别是在三年自然灾荒的困难日子里,每逢周六,周德勤经常到我家去玩,偶而还在我家住一宿,妈妈总是像招待贵客一样招待他,在烫饭里加入大量的蔬菜,让他敞开肚子吃个饱。有时候他也会给弟妹们带来几个“高級点心”,让他们慢慢地撕开,一点一点地细心品偿。
岁月在晨曦中缓缓逝去,1961年高中毕业后,我们俩人同时考上四川冶金学院,1962年又同时转学到重庆交通学院学习,1966年大学毕业分配后才各自东西。
改革开放初期,当时我还在交通部马鞍山港务局工作,曾隨同交通部考查团到大连、青島、天津港等地考查,我特地到天冿港务局看望周德勤和冯汉英,老同学见面真有说不完的心里话,周德勤谈到三年灾荒时期父、母亲对他的爱护和关照,眼里闪烁着晶萤的泪花。
我们班的班主任是个廋高个子的女老师,也教我们语文,不管她走到哪里,旁边总跟着几个班干部,刘老师总是对他们说,一定要把我们班办成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就找到刘老师反映情况,希望她能出面管管那几个工人出身的小干部,不要刻意去欺侮周德勤。想不到她反而批评了我一顿,说周德勤是大资本家出身,班干部批评他主要是帮助他改造思想,本意是好的。
过了一会,这位刘老师又对我说:你家也是资产阶級出身,要十分注意改造自已的资产阶级思想,不要老帮周德勤讲话,要跟上新中国前进的步伐!
我那时候虽然只有十五岁,急了也会蹦起来。我气愤地说:重庆刚解放时,我家还敞开大门欢迎进驻解放军呢!一位驻军首长对我爸爸说:你们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表现都很不错,是党和政府团结依靠的对象!后来,为了支援重庆发展经济,爸爸和罗君彤伯伯商量后把重庆泰裕银行全部资产上交人民政府,离开银行自力更生行医治病养活家人,难道不是革命行为?
我的一席话讲得那位刘老师一时间说不出话来,这时,一位女同学走过来把我拉开了。她了解情况后轻声对我说:今天我才知道这个情况,你和周德勤都还小,集中精力学习才是正道,你先忍几天,我去作作其它干部的工作,你看好吗?
李卫俊同学是班上团支部书记,平时接触並不多,短暂的接触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过了没几天,团支部组织全班同学开座谈会,特地邀请刘老师参加。
座谈会上,特别强调团结的重要性,李卫俊同学还说:人的出身无法选择,然而革命道路是可以选择的!有的同学家庭出身不好,已经揹上了思想包袱。家庭出身好的同学绝不能无缘无故地欺负出身不好的同学,如果有人姿意妄为,他的行为和解放前那些恶霸地主有什么差别?
李卫俊同学是革命干部出身,比我大两岁,对人十分隨和,同学们都很敬重她。她在学生圈子中有很大的影响力,自从那次开会以后,周德勤的处境可好多啦!李卫俊还有意识地安排我们做一些政治宣传工作,写墙报,大标语都安排我们去干,我们就很快的融合到集体中来了。
那时候,我们虽然己经开始上高中了,但是,大家对政治上的事儿並不太关心。有一天,我们的班主任特地问大家: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好多同学都答不出来!后来,还是一个姓邵的同学站起来回答:“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刘老师才带头鼓起掌来。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条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的建设道路的一次尝试。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是,这条总路线的核心内容,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一条不讲科学,盲目打拼的错误道路。
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 决议,比1957年钢产量翻一番,号召全党全民为此奋斗,开展空前规模的大炼钢铁运动。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新中囯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犮展阶段,所有新中国公民,包括那些在抗日战争中支持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全面抗日。在解放战争中支持中国共产党推翻国民党政权,新中国成立后又积极支持共产党,努力改造思想,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民族资产阶级,民主人士都十分热烈地支持,擁护共产党犮展经济的政策,整个新中国呈现一片蒸蒸日上热火朝天的局面。
校领导向全校学生讲话,积扱宣传毛主席关于超英、赶美的思想,要求学生们积极投入到大炼钢鉃的群众运动中来。同学们虽然年龄都不大,但是,对于快速发展经济、攺善人民生活的措施都非常支持,
每当我回到家中,无论爸爸的医务工作如何繁忙,他都要关心地询问关于大炼钢铁的事儿,尽可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看得出来,爸爸、妈妈也都希望中国的经济会尽快犮展起来,让老伯姓过上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不过,爸爸、妈妈心里头也总有个疑问,他们问我,你们都是小小年纪的学生,究竞怎样参加炼钢运动啊!我兴高彩烈地吿诉他们,老师每天带我们到江边的二钢厂拾废鉄,学校也正在建高炉,据说还有专家来指导学生们炼钢,一定能保证质量,爸爸、妈妈这才放心了。
一九五八年底,我家几个小弟妹也慢慢长大了,最小的小幺妹叫辉莲,都一岁半了,长得白白浄净的,十分漂亮乖巧,五五年七月出生的小弟娃也满三岁了,长得很帅气,大家都很喜欢他,只要冬姐和我回到家中,他老远就会跑过来,拉着我们的手寸步不离。
解放初出生的小辉天已经七岁了,辉仙小妹儿是四九年四月出生的,九岁多点,二弟辉世是四六年出生的,己经十二岁了,他们都在离我家不远的津南村小学念书。
我家搬到沙坪坝杨公桥后,由于交通十分方便,住房也比较宽敞,住在江北长安厂藕塘村的外公、外婆和家住市中区十八梯的杨外婆和三姨娘,家住化龙桥的王成芝四姨娘都经常到我家来玩,后来,舅舅张广祥也带着舅妈贾汝诚来过好多次,还在我家诊所左侧院垻里摄影留念,当长辈们知道孩子们都在沙坪垻一带唸书时,不约而同地齐声夸奨我爸爸,说他真的有眼光,这个地方确实选对了。
冬姐和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回家看望父母亲,只要一回到家中,弟妹们都会围过来,要求我们讲讲大炼钢铁的新鲜事,有时候患者上门治疗后离去,二弟辉世总是主动到诊所打扫卫生,让妈妈多休息一会。
那时候,妈妈身体不太好,冬姐带着大家利用星期天回家的日子帮助妈妈打理家务,有时候她还领着我们揹着换洗衣物到扬公桥小河沟里洗衣服,辉缔小弟娃总是吵着要跟着去玩,他快乐地又蹦又跳,还用双手拍打清涼干净的河水,非常开心。冬姐和我可是提心吊胆,生怕他掉进河沟里去了。
每次回到家里,他都要向爸爸、妈妈叨咕个不停,爸爸总会十分快乐地把他举起来亲个夠,全家人都沉浸在天伦之乐的和谐气氛中。
那时候,爸爸的医疗业务开展得十分顺利,不少骨折患者,腰椎、颈椎患者,颈部肿瘤患者都幕名上门求医,有时往往还忙不过来,不得不请家住市中区十八梯的扬外婆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