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人都说,东东是个大学生。
有人亲眼见过东东双手同时写字,笔走龙蛇,龙飞凤舞。前段时间通往奶奶顶的官路上贴了一纸告示,四六字骈句叠加,韵味十足,好像是在告状。围观的人议论纷纷,说没有大学文化写不出这样的东西来,有人就怀疑是东东所写。
顺着奶奶顶的官路往下走,沿山而走的一条路,本是北齐皇帝高洋往返邺城和太原的官路,当年纣王女娲庙降香也走过这条官路。后来迁居来的人多了,都沿着官路建房子,就形成了今天的镇子。我一直相信邯郸到长治是走这条路的,不然没法解释袁绍把上党屯粮之地选在附近的茅城。山西的小米就络绎不绝的运到这里,再源源不断的运到武安,邯郸。镇上就这样繁华了起来。后来邯长公路修通了,不走这里了,小镇也就衰落了。镇上也出过好几个大学生,但都不在镇上,镇上就没有了大学生。
镇上的大学生都不回来,不过还是为村里做了一些事的。北街四毛子和东街大平子都在武安的一个钢厂里,二毛的哥哥就办起了耐火材料厂,当年是村办企业,名字叫#县第一耐火材料厂。还是“要想富出人物”,本县也有一个大钢厂,却没有争到“第一”的名号。大平子是搞技术的,这几年钢铁业大发展,被派到南方一个分厂了。听说村里人数他有钱,有多少呢?有人说他的钱一百元的捆成一捆,照着镇上的人夯过去,把镇上的人都夯死了,他的钱却还没用完,大家听了大惊,那该有多少?镇上可有好几千人啊,又有人好奇起他哪来那么多钱来……
如今却来了一个大学生,不是找不下工作了,国家安排来的“村官”,也不是镇机关的冒牌大学生。
东东是和三四个要饭吃的一起来到镇上的,那几个应该不是大学生。这几个人就站在官路十字路口东南角的店铺台阶上避雨。东东和别的要饭吃的不一样,他还很年轻。东东每天会在戏院晒太阳,跟镇上的几个单身汉呆在一起。偶尔有人把他们领走,去干些活,然后管顿饭。谁家买东西算不过账来,也会问路过的东东。
东东九十年代初就来镇上了,待了好几年。有人说东东是山西人,考上大学被顶替了,脑筋受了刺激,就成了这般模样。后来东东有次被人追问急了,把碗摔了,也走了。
东东走了,镇上就再也没有大学生了!